倍能分享会|社会组织能力提升系列培训(2)——财务管理
来源:西安市倍能公益服务中心
2022-12-06
324

2022年11月22日,西安市碑林区民政局、西安市碑林区社会组织发展培育中心与西安市倍能公益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碑林区社会组织能力提升系列培训会(第二场:财务管理)圆满结束,全区43家社会组织负责人参与培训!

西安市倍能公益服务中心的王兰从财务会计模块和财资管理模块为切入点,结合社会组织财务工作实际,系统解析了社会组织财务相关法律依据、 财务原则与战略、财务管理制度、年报与等级评估和税务与审计等五个方面。各社会组织负责人踊跃交流,对社会组织财务管理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有什么区别?

目前中国的社会组织包含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原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区别如下:

 1. 优惠对象不同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是国家为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而赋予社会组织自身免交所得税的一项税收优惠政策。要注意,不是全部收入都可以免税,只有符合条件的收入才免税。

“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优惠的对象是捐赠者(企业或个人)。捐赠者将其所得进行公益性捐赠,可享受税前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三款规定:“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2. 作用不同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是社会组织“节流”的有效途径。获得免税资格后,捐赠收入是可以全部免税的,让善款发挥出最大的社会价值。

只有具备“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社会组织出具的票据才能抵税,社会组织获得该资格尤为重要。提醒热心公益事业的纳税人,若发生符合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条件的捐赠支出,请记得及时在当期的收入中进行申报扣除。这样既做了好事,又可依法享受税前扣除优惠。

3. 获得方式不同

社会组织必须主动向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递交“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申请,最后由财政、税务两部门联合进行认定,有效期为5年。

财政、税务、民政三部门结合社会组织登记注册、公益活动情况,联合确认社会组织“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并向社会公告名单,每年确认1次。

:非营利组织免税,免的是哪些税种呢?

非营利组织的下列收入为免企业所得税的收入:

①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

②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

③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

④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