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赋能海洋保护:联合国海洋大会海洋教育边会国内分会 —— 海洋教育 2030公益对话
作者:海洋卫士
2025-07-29
45


联合国海洋大会海洋教育边会落地三亚 10位重磅嘉宾共启青年海洋保护新范式 2025年6月7日,“联合国海洋大会海洋教育边会国内分会——海洋教育2030:从课堂到海岸线的青年赋能暨PADI深蓝对话:从共识到行动”在三亚大东海潮汐生活节主舞台拉开帷幕。这场汇聚10位海洋科研、环保实践、媒体传播、青年志愿等领域重磅嘉宾**的公益对话,将严肃的海洋保护议题拆解为“轻量化行动指南”,以科学认知为基、情感共鸣为桥、实践创新为翼,为青年群体构建“可触摸”的海洋守护支点。大会由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海洋卫士OCEANWE执行长初腾飞和天津绿色之友国际交流合作部部长段贵荣主持。

1.jpg


跨界嘉宾阵容破圈对话,金句频出解构保护命题

活动现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珊瑚礁保护专家王沛政教授以“显微镜下的珊瑚再生”为切入点,揭示青年认知转变的关键节点:“当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氧苯酮对珊瑚DNA的损伤影像,自发设计的‘潜水手势教学卡牌’已在三亚潜水基地发放超5000份——科研数据正转化为触手可及的行动符号。”探险家纪录片导演豆豆则用鲸豚保护案例诠释传播哲学:“我们把声呐监测数据做成‘会唱歌的海洋垃圾’互动装置,让年轻人在触摸发光塑料瓶时,听见鲸歌因污染而畸变的频率——这比任何报告都更震撼。” 博物探索学校创始人大宝老师的童言童语科普理念引发共鸣:“曾有孩子在净滩时捧着被塑料缠绕的海螺说‘它戴了痛苦的项链’,这种具象化的情感联结,让环保课的出勤率从30%飙升至85%。”天津绿色之友理事段贵荣则以“微行动工具包”破解参与难题:“我们把净滩活动拆解为‘15分钟捡塑挑战’,配发光垃圾袋和垃圾种类识别AR小程序,让青年在游戏化体验中完成首次行动。”


轻量化行动矩阵落地,从共识到实践的中国方案

在“塑料的奇幻漂流”议题中,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初腾飞展示的“防晒平衡术”成为焦点:“我们联合企业研发的可降解防晒喷雾,在三亚景区设置‘环保防晒补给站’,游客用空瓶可换珊瑚认养资格——这种‘自我保护+生态保护’的双赢模式,使景区防晒霜污染率下降37%。”塑答联合创始人Peter则带来产业创新样本:“将废弃渔网转化为潮牌卫衣面料时,我们在标签印上‘每件衣服拯救0.5平方米海域’的可视化数据,让Z世代消费者在选购时完成‘时尚即环保’的认知升级。” 鉴鹏兄弟创始人见鹏以2.4亿播放量的纪录片为例,解读跨界传播密码:“在综艺中设计‘海洋垃圾盲盒分拣赛’,明星用磁力手套打捞彩色塑料颗粒时,观众实时投票决定垃圾处理方式——这种沉浸式叙事让公益理念渗透率提升60%。”而青年志愿者组的“00后”潜水员卡卡则演示了行动轻量化的终极形态:“我们把‘无触碰潜水’准则编成抖音手势舞,配合‘珊瑚健康指数滤镜’,让15秒短视频成为海洋保护的移动课堂。”

3.jpg

第一组嘉宾: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王沛政教授、博物探索学校创始人大宝老师、探险家纪录片导演豆豆

青年赋能体系现场成型,从个体到社群的守护网络

“第一次在海底看到自己布放的珊瑚苗成活时,潜水手电的光都在发抖。”三亚学院志愿者樊乐乐展示的“珊瑚育婴日记”手账,记录着青年科研实践的情感刻度。而三亚九小学生志愿者林芳睿带来的“塑料瓶海洋剧场”更令人动容:“我们把捡到的矿泉水瓶剪成鱼形,在瓶身写满海洋生物的控诉——这个校园巡演让300多个孩子主动拒绝了瓶装饮料。” 活动现场发布的“青年海洋守护工具箱”引发热潮,内含由10位嘉宾联合设计的“5分钟轻量化行动清单”:从“用手机AR识别海滩垃圾”到“给潜水装备贴环保标识”,从“发起宿舍旧衣换渔网再生袋”到“在社交平台用#塑料漂流瓶 话题打卡”。据统计,直播期间“工具箱”下载量突破10万次,#海洋保护轻行动#话题登上抖音热榜TOP3。

4.jpg

第二组嘉宾:天津绿色之友理事、国际交流合作部负责人段贵荣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海洋卫士OCEANWE负责人初腾飞、鉴鹏兄弟创始人、知名导演见鹏、塑答联合创始人Peter

从海边对话到长效赋能,构建海洋保护生态闭环

这场海边论坛的特别之处,在于将即时对话转化为可持续行动网络:现场设立的“再生塑料3D打印工坊”,观众可用收集的塑料垃圾定制海洋生物模型;同步启动的“深蓝青年智库”计划,将10位嘉宾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面向高校的“海洋保护微专业”课程包;而《海洋保护青年行动指南》则以“问题-方案-工具”三维结构,收录如“如何用小程序监测本地海滩污染”“潜水时遇到受伤海洋生物的应急流程”等实操内容。 “当珊瑚研究数据变成手机壁纸,当NGO的清理行动变成校园社团活动,当纪录片镜头语言转化为短视频创作素材——这才是海洋教育2030的真正图景。”

5.jpg

第三组嘉宾:三亚学院学生志愿者樊乐乐、三亚市第九小学学生志愿者林芳睿、潜水员青年志愿者范宇恒KAKA

2.jpg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
NGO发声热度榜
榜单说明
我要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