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审计署:3部门4家基金会打着慈善旗号营利 3.41 亿元
来源:善达网
作者:新华社
2025-07-11
66



编者按




6月24日,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侯凯审计长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了《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中央部门预算执行重点审计的42个部门及所属244家单位2024年收到的财政预算拨款6199.57亿元,发现各类问题金额281.46亿元。其中部门本级和所属单位问题金额分别为20.1亿元和261.36亿元,占比分别为7%和93%。




报告指出,“对照以前年度审计情况,中央部门违纪违规问题向所属单位转移下沉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




其中提到,一是11个部门的12家协会学会等,通过在论坛中为企业品牌推介等不当获取收入3.08亿元。二是3个部门的4家基金会,打着慈善旗号营利等 3.41 亿元。三是9个部门的13 家文化出版单位,通过贩卖书号版面、搞有偿新闻等谋利 9879.29万元。




审计报告揭示的基金会违规案例,一方面暴露出当前社会组织监管体系还存在漏洞;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当前公益慈善领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不仅背离了社会组织的公益宗旨,也损害了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信任基础。




但我们不必悲观,因为近两年来,从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到进行穿透式监管和协作式监管,再到深入开展慈善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综合治理,我们已经看到了民政部门的治理决心与行动力。



当然,净化公益慈善领域绝非民政部门一家之责,需要审计、财政、税务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唯有如此,才能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管网络,真正守护好社会爱心流动的每一道闸门。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慈善法》配套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管网络的建立和信用惩戒机制的持续发力,公益慈善领域将逐步回归纯净本色,最终推动中国慈善事业走向更加规范、透明、健康的发展道路。




注:下文附《中央部门单位2024 年度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结果》链接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24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报告显示,审计整改总体格局进一步巩固深化,至2025年3月底,针对2023年度审计查出问题已整改问题金额6540多亿元,制定完善规章制度1710多项,追责问责4120多人。




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当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报告。他说,全面整改已形成分送转办、跟踪督促、汇总报告的工作闭环;专项整改与多个责任部门建立健全贯通协作机制,进一步形成整改合力;重点督办牵头承办部门进一步压实责任,查办力度和反馈时效明显提升。




报告中,中央财政管理审计结果显示,2024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约10.88万亿元、支出总量约14.22万亿元,赤字33400亿元,与预算持平。




中央部门预算执行重点审计的42个部门及所属244家单位2024年收到的财政预算拨款6199.57亿元,发现各类问题金额281.46亿元。其中部门本级和所属单位问题金额分别为20.1亿元和261.36亿元,占比分别为7%和93%。




审计署重点审计了防洪减灾重点工程、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数据资源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重大项目,重点关注了地方政府债务、金融等重大风险。




民生领域,重点审计了教育、养老、高标准农田、惠农补贴等4项资金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同时,紧盯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一批啃食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督促严肃问责,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国有资产审计方面,关注企业、金融、行政事业、自然资源资产等4类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及时反映影响经济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促进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重大违纪违法问题查处方面,报告显示,2024年5月以来,审计共发现并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430多起,涉及1400多人、630多亿元。




对于报告反映的主要问题,侯凯表示,审计署依法征求了被审计单位意见,出具了审计报告、提出了整改要求;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已依纪依法移交有关部门进一步查处,审计署将持续跟踪督促,年底前报告全面整改情况。




附:中央部门单位2024 年度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结果

https://www.audit.gov.cn/n5/n25/c10620150/part/10690743.pdf





来源:新华社、善达网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