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央视播出了99公益日十年的主题片。
2.3亿人善意的十年
刘原琳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虽然家境困难,一度险些辍学,但最终成为春蕾计划的资助对象,得以顺利读完高中,上了大学,回到家乡当了一名高中老师。
刘原琳知道,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在默默陪伴着她,见证她慢慢变好。她常常在想,是什么力量让这些人选择帮助他人,“哪怕我们并不相识”。
过去9年99累计筹款169亿元,用户参与人次(包括捐款、小红花互动等参与行为)13.6亿人次;参与的公益项目涵盖教育助学、乡村振兴、医疗救助、自然保护、关怀倡导等各类公益议题,已成为中国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广、场景最多元的全民公益行动日之一。
助力公益机构的十年
2015年9月,腾讯发起首届99公益日,主题定为“助力公益机构”。
每年的国际罕见病日,腾讯公益都会发声、动员和倡导。最近这两年,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跟腾讯公益合作,带着超过60家单病种罕见病的一线机构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大家参与的热情特别高,现在已经不只是在99那几天才集中做动员和倡导,这个事情已经变成日常的操作了。”
刷新99,成就久久
9月5日,新修改的《慈善法》将正式实施,对于慈善募捐的主体和方式,慈善组织的规范和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公益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如何让爱心捐赠人与公益机构建立基于信任的稳固关系,合力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如何让公益机构锤炼自身本领,提高连接社会资源的能力?如何让爱心企业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成就公益理想?
这也是一年来,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公益平台部总经理赵国臣在思考的问题。赵国臣说,“这都需要勇气与决心,也需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这正是99公益日升级为“久久公益节”的应有之义。所谓“久久”,需要的是长情的用户,长期的机构,以及捐赠人和公益机构之间长久的关系。
久久公益的时代来临了。
公益机构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不但要在项目设置上不断升级迭代,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留住捐赠人,让捐赠成为理性、持续的长期行为。
在春蕾计划一线执行人员李应华看来,一个项目是否吸引人,关键在于公信力,这就需要提高透明度。过去,公益机构只能通过官网或年报公开信息,信息也较为滞后,捐赠者也看不明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捐赠的热情。有了数字技术,一对一的捐赠者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了解帮扶女孩的具体情况,看到女孩有怎样的改变。
今年的久久公益节,基于微信支付实名认证及资金拨付的能力,腾讯公益联合公益机构打造了“公益项目数字化执行工具”,公益机构可以借此快速核验受助者身份、精准高效拨付资金,有效提高善款发放的执行效率。
数据显示,善款拨付的时间从原本的1~2个月缩短为10分钟;并且,“公益项目数字化执行工具”还能提高公益机构的进展反馈效率,从原本3个月一次人工反馈,提高为1个月一次数字化直接反馈。
在腾讯数字技术支持下,公益机构不断提升透明度,捐赠人更放心。长期的公益机构,为捐赠人更长久地服务,正在“久久公益”来临之际成为可能。
除了数字化技术的赋能,公益事业的高质量更体现在长期的社会参与和健康长久的行业生态上。
今年腾讯依然投入4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公众参与公益互动及捐赠配捐,分为“惊喜配捐”“专属配捐”和“多元化参与”其他场景配捐三种形式。其中,1个亿的专属配捐直接给到历年持续参与公益的用户,在年底之前,他们可以把这笔钱捐给想要捐的项目。这将促使公益机构更积极维护现有的长期捐赠用户,以获得专属配捐。
另外2亿元用于公益行业实践激励,具体细化到5个方面的指标。对于中小公募机构而言,将享有保底激励政策,只要在这5个方面达标,就能获得更多激励。
“应该说,规则的这部分调整,是对整个互联网公益生态建设的一次重构和刷新。”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认为,99的三大价值观,即人人可公益、资源合理配置和行业良善治理有了可具体落地执行的标准,参与99的公益机构和项目如何更好地、更健康地运用互联网技术,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引导。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这样的项目,就是“久久公益”一直想要鼓励的方向。据腾讯公益统计数据,99开启十年来,该项目无论是参与人数还是筹款金额,都在历年前五名之列。
李应华在春蕾计划工作的多年间,看到很多捐赠人变成项目的劝捐大使,通过现身说法的二次传播,又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项目中来,通过“一起捐”等方式,让捐赠的体量变得越来越大,为更多女孩提供了支持和陪伴。
史丽丽翻出2016年那张春蕾夏令营的合影,印象中那个青涩拘谨的女孩刘原琳,如今已经能够自信地向她的学生们传授知识,提供帮助。
这样的蜕变令史丽丽感到欣慰。作为2.3亿个捐赠人中的普通一员,她相信这2.3亿份善意,一定会发动更多的人和力量,最终催化人人公益的实现。
来源:中国慈善家杂志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