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1日,市政协副主席邓基联、钟晓渝率市政协委员前往市社会组织孵化实验基地调研我市社会组织建设情况时,多家社会组织提出,资金困难、人才流失成为制约社会组织发展的瓶颈,希望政府、社会在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更加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
“前方打仗,后方粮饷要跟得上才行”
委员们首先来到市社会组织孵化实验基地。2010年3月,该基地开业以来,首批入场的橄榄树国际公益互助中心、癌友康复互助会等6家社会组织已经“孵化”成功,其中5家获福彩公益金资助262.03万元。今年,第二批6家社会组织已进驻基地。但不少参与座谈的社会组织都表示,社会组织尤其是“草根”社会组织,面临的困难不少,其中资金是最大的问题。
点点青少年药物滥用戒断中心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较少药物成瘾戒断社会服务组织,该中心在这一领域可说是一枝独秀;但因为缺乏资金支持,中心开展工作非常困难。
深圳融雪盛平社工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也表示,深圳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对社工工作开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财政支持与社工项目运营在时间上对接不上――用于购买社工服务的福彩公益金每半年开一次评审会,通过评审之后才能获得支付。因此,扶持资金到位往往滞后4-6个月。“我们每个月的流动资金至少要15万,如果需要垫付几个月资金,就很难支撑!前方打仗,后方粮饷要跟得上才行!”
“各界要关注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生存”
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创办人廖艳晖表示,该会曾做过一项问卷调查,深圳的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流失率是35%,而珠三角地区的比例为15%。“很多时候,我们费很多功夫培养出来的社会组织服务人才、经营人才,做不到四五年就离开;而很多社会服务是需要有经验的人员持续服务的。”廖艳晖说,人才流失的最大原因是待遇过低:“很多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月工资比保姆还低!”廖艳晖呼吁,社会各界要关注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生存,让他们觉得自己从事的是有职业规划、有价值的工作。
市政协常委会将开专题协商会为社会组织建设支招
邓基联表示,社会组织反映的问题,市政协委员将通过提交社情民意、提案的形式向市有关部门反映。同时,今年9月,市政协常委会也将举行专题协商会,关注社会组织建设问题,与会的政协委员将为社会组织建设支招。他希望政府和社会加大力度,把社会组织培育好,使其规范运作,更好为社会建设服务。
市政协委员陈国雄则建议,在加强资金扶持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和评估工作。“要委托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评估,对社会组织的工资、开支制定科学的标准,既要公平,也不让从业人员难以接受。总之,要搭建起监督评估系统和平台,对社会组织的总体预算开支进行严格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