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籽的稻穗是低着头、弯着腰的。”27院儿-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以下简称“27院儿”)创始人牛瑞雪常常想起老师的这句话。 如今,她对自我、艺术的理解更实:“你是空的,世界也是空的。你是饱满的,世界便是饱满的。” 成立八年来,“27院儿”共培育文化创意项目400多个,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200余场,服务人群超过14万人次。 艺术被牛瑞雪种进了土里,她对自我价值的理解也更加明晰,“曾经需要更多外化的东西为自己增值,但现在,每天很多人来请教我‘在地经验’,无论我背什么包,穿什么衣服。”
“知识带来了偏见”
2016年9月,牛瑞雪接下北京市东城区内务府街27号的钥匙,她从未想过接下来的大半年会围着“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打转。
是时,恰逢朝阳门街道办事处辖区的东四南历史文化精华区,入选了全国第二批公共文化示范区,街道希望通过几处腾退院落,以创新的形式为居民带来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化生活场所。当时的领导班子,在看过牛瑞雪办的北京ONE艺术周后,向她发出了邀请。
风风火火的牛瑞雪喜欢公共艺术。让艺术走进大众,是她一直以来想做的事。而社区则是最合适的切入点。
然而,艺术与胡同的融合,充满了水土不服。
“怎么能写春梦呢,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院子投入运营的第一年,费了好大劲请来的法国艺术家在“27院儿”举办梦境展,此前他已经收集了来自非洲、巴黎与纽约市民们的梦。这次专门为了收集北京居民的梦而来。
收集的方式不限,可以写,可以画,可以录音。700平的院子里人头攒动,多是慕名而来的年轻人。意外的是,展览被社区一位老大爷举报,缘由是画展呈现了一位参与者的春梦。
当时的牛瑞雪感到有些荒诞。最终在社区的调解下,展览只好撤下被举报的梦。
就这样,开始的半年时间,围绕27院儿的问题,层出不穷。团队焦头烂额,每个人都急得嘴上起了一圈泡。除了无奈,让她感到犯难的是,如何从小众的公共艺术创作走到复合大众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这条路似乎艰难且漫长。
她意识到自己与团队分明是“闯入者”的角色,却秉持“帮你们”的姿态。“我们已经到了居民墙根底下,甚至是床根底下。居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生活,居民才是说了算的人。” 同时,仍然要秉持不做“盆景摆设”的“一次性艺术项目”,升级的意义就在于测试“艺术的驱动力到底有多大?”
用艺术的方法是否能调动居民对于社区建设的能动性?用文化的沁润是否能让大家更认可自己的家园?用美学的方式,公共文化空间是否能做到高质量创新型服务?用微小的社会力量是否能够完成一个社区文化空间的可持续运维?所有的目标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建立起来。
转变了思路,一切都顺了起来。要顺利融入,先从找到战友开始。
放弃居高临下的精英姿态,牛瑞雪开始带着团队悉心请教。在居民中交朋友,与居委会形成一条战线,不断在与社工的沟通下,拉齐彼此的认识。
她第一次正视了居委会的价值,“他们虽然不是专业做艺术的,但有做组织工作的丰富经验,而我们的内容看着不错,但我们在社区场域没有经验,二者应该相互补足。”居委会也正视了这个年轻团队要做的事情的意义重大,积极的协助他们融入社区。
“27院儿”开始融入社区。“九条胡同,我们每天走上两三圈,一个月下来,每个人都瘦了十几斤。”牛瑞雪和团队成员开始接通了这一片的地气儿,每个人都在胡同里交到了朋友,也成为了朝阳门辖区各个特色空间之间的连接通道。
为社区而生的艺术
牛瑞雪回忆,在正式签运营合同前,街道给她提了两个要求:第一,希望提高本地居民的幸福感。第二,把年轻人吸引回社区。
在最初运营的一年时间里,她反复琢磨这两个要求,“怎么会给两个如此没办法量化的命题呢?”她甚至安慰自己,“就当艺术实验了,干一年看看。”
经过一年的深入调研,她终于明白了街道的用意。
“27院儿”所在社区老龄人口占比60%以上,较多居民集中在65-80岁之间。相处中,牛瑞雪发现不少老人家能力突出,还有很多可能性。但同时,他们需要保持与社会和青年力量接轨,才能激活更多的价值感与幸福感。于是她发起兼具公共性与参与性的艺术项目,为居民提供相遇、交流和共创的平台,引入青年力量,与居民缔结新的社会关系。
“27院儿”关注的话题广泛,涉及老龄化社区、代际沟通、焦虑症、城市发展、社区文化、绿色生活与儿童教育。
原本的居民兴趣团队,日常需要政府出资支撑。有了27院儿之后,居民参与了更多类型的创意活动,文化参与经验逐步增加后,主动提出要组成新的兴趣小组。至此,“27院儿”开始了4个小组的孵化:戏剧小组、缝纫编织小组、老好使志愿服务小组和胡同居民应对气候变化小组。
同时,团队请来年轻艺术家与居民自组织合作,为他们链接外部资源。为增加青年力量与外部力量,“27院儿” 举办“超大杯社团计划”,招募青年行动者与居民共创。如此,戏剧小组多了年轻戏剧人,排演的剧目也开始丰富多样;气候变化小组的叔叔们走出院子,去公益组织担任专业宣讲员;缝纫编织小组成员则和青年艺术家合作,以艺术家的身份参与公共活动。
(社区居民参加活动)
与之前想着法儿让居民买账不同,现在,居民是主动参与共创的创变者。牛瑞雪咂摸出味来,“文化是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的。”她设想居民组织5.0版本,带动居民自组织,自造血,因地制宜,调动起社区的力量。
由此,就说到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可持续运营,钱从哪里来?
街道拨款?公共文化讲究的就是社会公平,全部政府大包大揽,压力巨大不说,财政并不富裕的地区怎么办?
筹款资助?基层的公共文化机构能给捐赠企业回馈什么?
收费造血?公共文化设施能不能收费?如何收费?
这些又是一层叠一层亟待解决的难题!
牛瑞雪只能带着团队尝试找答案。“我们必须要解决堵点,再难,也要往前走,就当实验了。”
经过几年的实践,27院儿运营团队提出了“三三三模式”,即政府、院落、社会(市场)三股力量成为资金的来源,比例则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进行调整。
首先,“27院儿”根据存量空间与时间的调研基础,分清了收费与免费的比例。活动对居民免费,向公众收取低于市场价的惠民型费用。
第一年,团队出资占比85%。第二年,团队与街道社区共同开展活动,政府出资就直接到达了30%。但社会层面,即使活动办得再热闹,几年过去,依旧卡在18%,最高不超过25%。
牛瑞雪告诉《社会创新家》:“卡住的比例就是需要我们创新的地方。市场是很残酷的,它只要利益。如何平衡公益性和利益,这又是一个难点。”
恰逢其时,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指导意见(试行)》提出,“允许承接主体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低收费实现延伸类服务的供给”。这让“27院儿”的超前实验有了合法性与合理性。
2022年,“27院儿”基本实现盈亏平衡。“我自己也没想到,我们做的社会创新能推动政策发展,我们团队真是踩在大词的腰眼上,在土里刨活,蹒跚前行。”
八年来,27院儿将天南海北的文化艺术吸引到胡同四合院里,老人、年轻人、外国人、小朋友争相成为参与者、培育者。
“27院儿就像是一块文化磁石。”牛瑞雪如此形容,她发现,想要让“磁石”持续发挥引力,让院子可持续运营就要有可持续的内容与资金,仅靠艺术推动是有限的,文化必须靠在商业上才能持续存活。
于是2022年,她带着团队开始探索朝阳门区域内文商旅融合的可能性。比如打造“可能有书”综合阅读空间,包含了书店、画廊、咖啡馆、放映室、自习室等多种功能。最重要,在书店最核心的窗口,推出了让退休阿姨参与公共事务的贰柒松针包子,用一种自然生发的便民升级来活化胡同生活。
八年光阴, 牛瑞雪和她的团队铆足了劲往前冲,靠着这股子冲劲,陪伴着居民与社区同步成长,也让27院儿成为了很多人的心灵家园。
这里不仅是为居民提供活动的平台,也是滋养青年创意人们的土壤,同时,也给了自身团队一个安放情怀的轨道。
牛瑞雪从胡同居民口中的“入侵者”,变身成为了大爷大妈的口中的“好闺女”;曾疑惑“搞艺术干嘛不去美术馆”的小姑娘柔柔,现在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策展人,坚信“艺术和美是能滋养人的”。
在社区场景下,代际沟通等社会问题变得非常具体,有了可以落地的聚焦场景。在共创的过程中,老年居民与年轻人多了互动与沟通,不仅会收获来自邻里的支持,社区的文化也在变更,自己乃至周围的人会因此变得更柔软、更亲切。
但新一轮的不平衡也随之出现。居民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提高了,活动质量得跟上居民的需求;政府的资金支持减少;团队的工资福利要调整……
“对于政府和居民,我们正在践行一名公共文化工作者最大的诚意与可能性。对于团队,我希望自己能让如此优秀的一群青年人可以更体面的去过他们的生活。所以,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升级,创造更多的动能以应对变化。”
牛瑞雪说她记得疫情最难的时候,曾问过柔柔,要不要考虑更好的前途和公司,柔柔急了,“牛牛姐,这个工作是我做得最有价值的事情。”牛瑞雪转过身,眼泪汹涌而出。
(团队合影)
“我认定了一件事,不信会做不好。只要找对方法,再咬紧牙关,局面很快会打开。27院儿现在已经是国家认可的基层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件不可能,完全不怕下一个。”牛瑞雪告诉《社会创新家》。
无所畏惧,随性而为的自信一直伴随着她。“我这人性子轴。”如果不是“轴”,她也不会离开“非常6+1”栏目,踏上去法国留学的飞机。从北京到巴黎,她用戏剧唤醒公众的艺术认知。从巴黎再到胡同,她用公共艺术传递“每个人都是自己美好生活的设计师”这一理念。
艺术终与大众相遇,并迸发了无限可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