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者专栏 |王衍臻:谈谈我对社区慈善的观察与实践探索
来源:协作者云社工
作者:协作者云社工
2024-04-15
668



导读


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九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社区慈善组织,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发展社区慈善事业。社区慈善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广受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但如何做好社区慈善,却有待行业的探索。


本文是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会服务领域基金会第一联合党委书记、北京市思诚社区公益基金会党支部书记王衍臻对社区慈善的观察和实践探索的分享,对如何做社区慈善很有启发意义。


 王衍臻

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社会服务领域基金会第一联合党委书记

北京市思诚社区公益基金会党支部书记



社区公益慈善的挑战


现代社区治理不能没有慈善的力量,从前几年提出的三社联动,到近年来提出的五社联动,增加两社是社区志愿者和慈善力量,这两个都属于社区慈善。那么我讲讲我对社区慈善的观察与实践探索。


1、社区慈善的观察


我观察,社区服务包括公共服务、便利化服务和公益服务,前两者的主体分别是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公益服务的主体是什么?动力源在哪儿?社区慈善就是解决社区公益服务没有动力的问题。我在负责社区建设的时候,做过专题调研,我认为社区基金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实践探索


10年前我和黄浩明、张罗,引进资金创办了首都第一家社区基金会,热热闹闹,当时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亲自来揭牌,东城区民政局和朝阳门街道提供办公地点。但是在实践中如何运作这个机构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生存问题和人才问题。


我退休以后,民政局和街道的领导以及时任理事长邹学银找到我,说了社区基金会遇到的很多问题,最后的结论就是:要么关门,要么你来干!我不能舍得让这个新生事物、新机构关门啊!我就答应帮忙带带,这一带不要紧,所有的困难都来了。


首先是社区慈善人才难求,要招聘的人才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要懂得基金会的法规制度,特别是财务知识,更要懂社区,能与社区工作者和居民对上话。其次,筹款难,社区基金会没有名气,领导又不敢给站台,我就像一个托钵僧,到处跑,朋友问我:“北京的社区缺钱吗?不该是政府解决的吗?如果你个人需要帮助好说,给社区捐款免谈。”其三,养不活人,没人才干不了,有了人才又开不出工资。


当然,办法总比困难多,有的部门领导很支持,企业也体谅,社区慢慢理解,理事会信任支持,秘书处加油干。经过9个年头,北京市思诚社区公益基金会已经是一家4A级慈善组织,非公募基金会,中基透明指数连续多年100分。主要做法可以简单归纳为4个方面:


一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成立党支部,规范理事会治理,打造执行力强的秘书处,逐步形成运营规范化、服务专业化、管理项目化的社区基金会发展模式。


二是注重品牌建设。创建“三有四融合”“党建联建治家有方”等党建服务品牌项目,努力做到党建强、发展强。关注社区需求,资助建立“爸妈食堂”“乐龄食堂”等助餐点,帮助社区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开展“温暖家”困境老年人家电更新以及适老化改造项目,改善居家养老条件。


三是注重社区志愿者队伍培育和能力提升。帮助朝阳门街道、东华门街道成立社会工作联合会和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开展社区公益微创投项目,资助社区志愿服务,建设志愿服务积分激励系统,开展“友邻助老助残”行动,激励志愿者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环境治理等社区服务。


四是注重传播社区慈善文化,培育社区基金。持续开展中华慈善日和慈善月宣传活动,参与营造社区慈善氛围。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和执行单位,协助慈善协会开展“北京社区慈善专场”筹款活动。支持建立社区发展基金,整合社区慈善资源,打造“五社”联动示范社区,构建社区公益生态圈。


                                                                 对新机遇和挑战的展望


最好的机遇应该是新的慈善法修改以后在今年就要实行了。特别是明确了“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社区慈善组织,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发展社区慈善事业”。政府可以为发展社区慈善购买服务,支持慈善人才培养等。


如何应对社区公益慈善的机遇与挑战,我想重要的有三点:


1、关于发展社区慈善事业,构建良好的社区慈善生态。


社区慈善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凝聚社会共识和力量的抓手和平台。应重视社区公益慈善生态建设,加大调查研究力度,把慈善文化融入党建、文化、宣传、信用、行动等具体工作中,解决影响发展的政策、机制、人才、资金等瓶颈问题。


2、关于设立运营社区慈善组织(包括社区基金会和社区基金)。


根据社区基金会的专业性和服务性特点,要实行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社会运作、群众参与的原则。各级党建协调会、两新组织党建联席会议等党建议事协调机构,明确引领向上向善的工作目标,激励动员驻区单位和员工支持和参与社区慈善工作。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用房、人力、物资等支持,依法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慈善组织向社会提供服务。


社区基金会实行社会法人治理机制,去行政化,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实行规范化、专业化、项目化管理和服务。我最近给部分街道的社区慈善工作站的同志做培训,普遍反映不会干,没有时间干,干不好。社区慈善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社区志愿者是社区慈善工作的主要力量,要建立一支强大的社区志愿者队伍。我的理想是让社区慈善包括志愿服务深入人心,让奉献和受益的人都有获得感,向上向善成为社区成员的共同信仰。


3、关于社区慈善工作运行体系建设。


社区基金会要求运行效率高,一定的成本投入,人才专业性强,在街道和社区层面设立并养活社区基金会的难度较大。建议在区级或市级层面设立社区基金会,帮助街道或社区设立和管理社区发展专项基金(简称社区基金),从管理监督、运营成本、人才配置等方面综合考虑。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