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巴黎当地时间12月15日下午,由中国发展简报主办,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协办的【CDB沙龙-中国NGO国际人道主义工作案例分享会】,在法国巴黎欧洲时报文化中心顺利举行。本次活动得到了德国世界粮会、欧洲时报、北京大学法国校友会、法国巴黎新社区文化交流协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来自法国当地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工作人员、华人华侨代表、留学生及社会各界等关心全球议题及中国发展的爱心人士,通过线下或线上形式出席会议。
中国发展简报理事长汪庭馀从澳大利亚悉尼发来致辞,与欧洲观众分享了中国NGO的发展情况及其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活动的现状。他指出中国NGO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日益重要,不仅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也为全球人道主义事业贡献了力量。
中国发展简报副理事长兼执行主任张耿瑞,通过视频为现场观众致辞。他对德国世界粮会等促成本次沙龙活动的各个相关方表达感谢,并期待中国NGO能够更多的走进海外华人社区,与全球华人携手推进国际人道主义事业发展。
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驻日内瓦代表刘茜,日内瓦万国宫
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驻日内瓦代表刘茜,从日内瓦来到巴黎沙龙活动现场并致辞,她介绍了近年来平澜公益基金会在人道主义领域所做的工作,并援引了*总书记关于“人道主义是能够凝聚不同文明的最大共识”的重要指示,期待未来在国际人道主义行动中有更多中国NGO参与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同时她也期待这次纪录片展映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引领更多人关注并积极参与人道主义领域的工作。
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救援项目发起人埃马努埃尔-诺奇先生视频致辞
来自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救援项目(Kilimanjaro Aid Project, KAP)发起人埃马努埃尔-诺奇(Emmanuel Rocky)发来视频致辞。他感谢中国NGO在当地的工作,指出中国NGO在国际人道救援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期待中国NGO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驻坦桑尼亚代表王婧视频致辞
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驻坦桑尼亚代表王婧发来英文致辞,介绍了近年来乞力马扎罗地区因全球气候变化而产生的各类次生危机,并介绍了该机构以帮助当地机构开展乞力马扎罗山火防护项目为起点,逐步开展社区经济发展援助工作的情况。
致辞环节结束后,为与会观众展映了9部关于中国NGO国际人道主义工作的纪录片。中国发展简报发展经理王卓伦作为主持,在每部纪录片的开始和结束,为现场观众答疑解惑,解析纪录片背后相关中国团队援外工作的故事。
首先播放的,是讲述中国民间志愿者团队在非洲津巴布韦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的纪录片——《我在非洲反盗猎》。
多年来的象牙盗猎已经让非洲象陷入50年内可能灭绝的危机。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购买力的增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象牙走私目的国。“盗猎者帮凶”成为中国人国际形象的一大负面标签。为了改变这种错误的刻板印象,平澜公益基金会等中国NGO团队发起了非洲反盗猎志愿活动,决心改变这一现状。“这不仅仅是志愿活动,也是我们为公共外交工作尽绵薄之力。”
第二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NGO团队在柬埔寨开展排雷工作的故事。
柬埔寨深受雷患困扰,其排雷工作从1998年开始,迄今依然存在大量未清理区域。然而在该领域内,仅有极少数如HALO Trust在内的民间机构参与排雷与清理工作。
2019年3月4日,平澜基金会和洪森首相担任主席的柬埔寨地雷行动与救助受害者机构(CMAA)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发展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约定项目在吴哥窟附近地区进行排雷试点工作。
截止2023年,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柬埔寨排雷项目累计完成70公顷雷患土地的清扫工作,共计排除63枚地雷及99枚未爆弹弹药,惠及暹粒省班蒂斯蕾县达崩特莫村247户家庭1164人。
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埃塞俄比亚办公室提供的徐工水窖项目纪录片,引起了巴黎观众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就中国企业届参与国际人道和社会治理、中国水窖和其他净水技术在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应用等问题与现场的中国NGO代表热烈交流。
巴黎当地观众观看《徐工水窖项目》纪录片
活动中,还陆续展映了关于中国民间志愿者团队在土耳其叙利亚地震、阿富汗地震、伊朗水灾等海外自然灾害中开展紧急救援工作,以及关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尼泊尔办公室自2015年尼泊尔地震救援以来在南亚地区开展发展援助工作的纪录片。
沙龙结束后,中国NGO项目代表参访了欧洲时报文化中心。
右一: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驻日内瓦代表刘茜;中间: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中文学校校长徐嘉蓉;左一:中国发展简报发展经理王卓伦
通过本次CDB巴黎沙龙活动,中国NGO团队向法国当地社区群众,尤其是旅居巴黎的华人群体,展示了中国志愿者们在国际人道主义工作中的贡献和挑战。
与会各界人士纷纷表示,期待以此次CDB巴黎沙龙为契机,团结全球华人,共同助力国际人道主义实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