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公益组织如何缓解江西萍乡尘肺病农民工的经济压力
来源:远行客
作者:张承元,赖菲菲,李沛玟,张文嫣,谢佳錡
2023-09-28
726
领域 环境保护



中国江西省萍乡市,四周环山,河川纵横。这里的地下资源曾经非常丰富,以煤矿产业为主,被誉为 “江南煤都”。在这个以煤立市的地方,有着许多因长年累月下井作业而身患肺病的农民工。


尘肺病是一种肺部疾病,属于职业病。由于长期在粉尘浓度较高的地区进行职业活动,并且没有做好防护,大量生产性粉尘被人体吸入并落在人体肺泡表面,使得人体肺部纤维化,影响肺泡的正常扩张,进一步导致呼吸困难,还可能引起其他的呼吸类疾病。


然而,由于肺部的纤维化不可逆转,因此,尘肺病无法根治,只能通过服用药物和康复训练来缓解病情。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农民工都会去当地的私营小煤窑工作。然而,因为不在国有矿场工作,他们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购买工伤保险,并定期进行职业病检查,在发现自己患病后无法开工伤证明,因此无法报销医疗费用。


来自秦岭的米元宝的故事曾让人们认识到了尘肺病的危害。他是一位44岁的农民工,十几岁就下井挖煤,工作了二十年。虽然诊断出尘肺病,他还是多次去矿上找工作,但是由于体检不合格,没有矿场给他工作机会。女儿和儿子都在上学,他认为自杀能扩大这件事的影响力,从而给孩子筹到学费。于是,他决定自杀。自杀那天,他对邻居说:“活得没意思,要去⼀个很远的地方,别人永远找不到的地方……”他的女儿回来看到父亲的尸体大哭。他下葬那天,村里的人都赶了过来。大汉抹泪抬着棺材,妇女用力拉着绳子,他们仿佛拼命挣扎着,拽着手中命运的线,即使大部分时候天不遂人愿。 




他们当初拼死拼活地拿命换钱,如今却得东拼西凑地拿钱换命。因此,尘肺农民工家庭的经济状况值得人们关注。

 

1——尘肺病患者目前的经济现状


对于大多数尘肺病农民工来说,他们的家庭都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首先,尘肺农民家庭的收入普遍较低。在多数农村的尘肺家庭中,尘肺患者多为男性,在患病前是家里的主要来源。但在患病以后,他们无法继续赚钱养家,导致整个家庭的收入来源缺少了主力军。


而尘肺农民们的妻子,也由于家中患者需要照顾,所以有些只能在家附近打零工,无法获取较高、并稳定的收入。


应叔叔是一位尘肺农民,为了赚钱补贴家用,他的妻子在附近的电子厂找了一份组装电子元件的工作。这份工作的收入不稳定,每个月只有600-1000元左右。


同时,患病所带来的医疗支出较高,许多家庭都无力负担。


农民工尘肺病患者刘家顺和刘家全主要依靠着每月儿女给的生活费来生存。他们每年分别(平均)要住两次及以上院,每次住院费大约1000多,还有其他医药费,而承担这样的医疗开销对他们来说并非易事。


“现在经济问题是我们的主要压力来源。”他们表示。




贺国清叔叔是一名莲花县的尘肺病患者,今年51岁。27岁起开始下井,44岁被确诊为尘肺病。去年,贺叔叔大概去了10-11次医院,有时候待几天,有时候要待10多天。每次住院都要花费上千元,这笔钱对他来说并不是小数目。




2——公益组织的经济资助


大爱清尘·尘肺农民大行动是大爱清尘基金会(以下简称“大爱清尘”)发起对尘肺农民工救助的公益项目,是一个专门致力于帮助中国尘肺病农民工的公益组织。


作为全中国最大的帮扶尘肺病农民工的公益组织,大爱清尘推出了许多不同的项目来缓解尘肺农民的经济压力及健康状况,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制氧机、医疗救助、助学金等等。


首先,在看病治疗方面,每位农民工尘肺病患者都有一次申请大爱清尘一万元医疗救助金的机会。


由于没有职业病报销,这一万块钱的医疗救助金对于多数尘肺农民来说是一笔救命钱。如果不是这笔救助金,患者很可能就算很难受也不敢住院治疗。


贺叔叔今年61岁,有20多年下矿工作的经历,在10多年前查出患有尘肺病。他表示,向大爱清尘申请的一万块钱现在还没用多少。因为他有低保,所以基础的报销比例已经可以达到90%左右,而剩下的那10%就可以用这笔医疗救助来支付。


医疗救助自推出以来,医疗救助金的制度也在不断改进。最开始,这一万块钱只能一次性花费,这也使得很多患者不敢轻易使用这笔钱。当地公益组织(萍乡市行健公益志愿者协会)根据实际情况,于2018年向大爱清尘基金会提交了《关于尘肺病农民医疗救助的调研》报告,大爱清尘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并快速做出改变。更新后的政策就允许患者住院时分次使用这笔救助金。


然而,尘肺农民工还是需要在住院时自行购买三餐。不过相较于没有医疗救助时,尘肺农民的医疗经济压力已经得到显著的缓解。


尘肺病的医疗压力也会影响到整个家庭。因此,大部分尘肺农民的子女也会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早早外出打工。


为了减轻尘肺家庭的经济压力,支持尘肺农民的孩子们获得教育,大爱清尘为尘肺农民家庭提供了助学方面的支持。其中,小学生每年可以获得1000元;中学生2000元;高中生3000元。截止于2020年年底,大爱清尘已经支持了14017名尘肺家庭的孩子。


在过去几年中,这些申请救助的机制也正在不断改进。


行健公益肖会长讲述了这样的一位尘肺农民工刘叔叔的例子。在过去,一位尘肺农民单次只能申请一种救助金,当时的刘叔叔需要在申请医疗救助金和给两个孩子的助学金中做选择。


志愿者们给他的建议是先申请医疗救助,因为人保住了才有希望。但是刘叔叔说道:“像我们这样的人,今天闭着眼睛睡觉,明天不知道能不能睁得开。我别的都不担心,就担心我死了以后,我的孩子他们不能读完书。他们不能读完书的话,将来就会和我一样找不到好的工作,只能去跟别人打工,或者是说只能做最苦的事,赚最少的钱。所以我选择助学。”而还没等助学金批下来,刘叔叔就因病去世了。


这件事情的发生促进了机制的改革。大爱清尘允许一位农民可以同时申请多种救助金,审批速度也从一个月左右改为了一周。改革后,如果再次遇到刘叔叔这种情况,救助金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审核,他们也不需要再为不同类型的救助做出艰难抉择。


3——公益组织的创业支持


目前,大爱清尘还通过开展创业帮扶项目来缓解尘肺农民的经济压力,为他们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来源。2021年,大爱清尘在全国共帮助了35个尘肺家庭妻子启动小微创业,累计帮助了72户尘肺家庭。


来自河南的陈君朝患有尘肺病,他的妻子倪丰琴女士便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和主要的经济来源。她说:“不管他(丈夫)能不能干活,都是一家人。 ”因为要照顾家人,倪女士无法外出打工,只能靠务农、上山挖药、打点零工来维持家庭的经济支出,但收入微薄,也很不稳定。


2021年,倪丰琴女士申请了大爱清尘创业帮扶资助金,希望通过香菇袋料大棚种植来增加收入。资助金使得倪女士有钱购买原材料,租赁袋装器械和锅炉工具来为创业奠基。寒冬来临前,大棚里的香菇已经赚取一万元左右的利润,预计一整年的利润可达2.6万元,这大大缓解了倪丰琴女士支付住院和医药费的沉重经济负担。


2022年在萍乡,在行健公益的协助下,尘肺农民黄海与妻子获得了大爱清尘给予1.2万元创业基金,帮助他们养猪。


同时,大爱清尘和也和萍乡当地的公益组织行健公益一起,在“帮尘肺妈妈撑起家”项目的基础上,拓展了尘肺妈妈合作社的项目。


在萍乡市莲花县,大爱清尘联合了当地的五户尘肺家庭中的尘肺妈妈,支持她们一起创业。




去年九月份,行健公益组织邀请了来自四川的农技专家,教授尘肺妈妈合作社进行油菜的生态种养。因为这十一亩油菜田从未使用过农药,所以榨出的油菜花油被当地居民一抢而空。肖莉会长提到:“这让我们的尘肺妈妈们有了一个信心,他们现在知道自己种的东西品质不一样,它的销售渠道和销售的途径是不一样的,收入也更有保障。”


今年,尘肺妈妈合作社计划种植糯谷用来制作当地特色刀烧酒(也被誉为莲花小茅台)和莲花血鸭(是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的一道特色名菜。莲花血鸭因具有“色美味香、鲜嫩可口”的特点而被列入“十大赣菜”之一)作为今年的销售主打农副产品,当地的莲花小茅台品质极好,虽然稻谷还没有产出,但尘肺妈妈创业合作社的确为尘肺妈妈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经济收入来源。


但是,尘肺家庭在创业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风险与挑战。


首先,多数创业形式都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由于猪肉降价(从三十多块降到十几块每斤),大爱清尘支持的养猪项目在去年亏损了三千多元。


其次,农业创业也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尘肺妈妈合作社种植的油菜在今年春天遭遇了冰雹和干旱,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油菜产量无疑减少了很多,导致尘肺妈妈的油菜无法获取相对应的利润。肖莉会长也很担心:“我一看到说今天晚上要下大雨,明天又是冰雹,我心里是睡不着的,我生怕这给它全部弄砸了,没有收成了。”倪丰琴女士在种植香菇的过程中,也曾因天气原因,香菇停止生长。


结语


尘肺病患者们现在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虽然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许多公益组织的推进下,尘肺病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有在向好的方向进展。在将来,尘肺病患者一定能被社会更多地关注,并且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尘肺病并且参与到对尘肺病农民工群体的支持中去。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