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生动物保护是否真的意味着我们关心动物胜过关心人类?很多人以为野生动物保护只关乎动物,与人无关。但很多时候,人类伤害动物是因为它们给自己带来了经济损失 。因此,保障社区的经济发展就成了动物保护的重要一环。
在肯尼亚,人兽冲突普遍存在。据肯尼亚野生动物协会年报(2017),仅2017一年,就有5,462起人兽冲突案例。[ 肯尼亚野生动物协会年报(2017)]
人兽冲突是指人与野生动物之间互相伤害的恶性事件。这对人类、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都有着不良后果。在肯尼亚,比较严重的人兽冲突包括人象冲突,人狮冲突,人狒冲突等。
人兽冲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与野生动物活动范围的大面积重合及随之产生的利益冲突。“大象很聪明,它们找到了迁徙的近路,而我们的社区就在这条近路上。” 来自奥佩杰塔保护区的社区负责人Ian说。于是,大象会试图破坏保护区的栅栏去到这些捷径上,并破坏掉农民们辛勤耕作得来的农作物。
(大象在围栏附近游荡 图源:中南屋)
此外,气候变化也加剧人兽冲突。“这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下雨,这意味着大象和牲畜没有草吃。” Save the Elephants(STE),一家致力于帮助社区发展经济的非政府组织的意识部门负责人Nancy以人象冲突为例解释道。由于缺少食物来源,大象就会去人类的种植区觅食,这进一步增加人兽冲突。
(一名男子站在动物尸体旁 图源:CNN)
经济损失,造成人类对动物的复仇
人兽冲突给人类带来了经济损失。这也是它们伤害动物的主要原因。据统计,肯尼亚平均每户遭遇人兽冲突的人家会因此损失4820.3美元。[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344-017-1117-2 ]
81%的村民表示,由野生动物导致的作物损害,牲畜伤亡,及财产损失是人兽冲突的主要原因。尤其在旱季,当狮子无法捕获足够的猎物时,它们就会将利爪转向马赛部落的牲口。“狮子随时都会来,” 一位马赛部落人说道,“平均下来狮子一周就会袭击我们部落两次。” 最近的一次狮群突袭让牧民损失了大约500美金——这是当地一户家庭几乎10个月的收入。
这种经济损失会转化为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复仇”。
2005到2016年间,共有2,150只野生动物被人类杀死,以报复它们造成的损害。[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0871209.2019.1695984 ] 根据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在2023年5月,共有10头狮子在杀死了11只羊和1条狗后被当地牧民杀死。
“他们(马赛部落)不会一觉醒来就开始杀死狮子。如果他们发现有狮子想要杀害他们的牲口,部落里的年轻人才会拿起长矛去射杀狮子。” 奥佩杰塔社区部门的一线工作人员Paul说道。
为了保护自家的作物或者牲口,人们会用纸炮驱赶动物,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直接用长矛去试图杀死他们。
贫困,制造丛林肉贸易
有时候虽然动物没有给人造成经济损失,但是人本身的贫困也会导致其对动物的伤害,例如丛林肉贸易,也就是草原野生动物肉的买卖。斑马、长颈鹿、羚羊、狒狒等,都会成为偷猎者的目标。
在肯尼亚,丛林肉贸易非常严重。根据本地野保组织ANAW(Africa Network for Animal Welfare)的报告,内罗毕肉类市场有40%的肉都属于丛林肉。丛林肉交易在街边随处可见。“你看到路边卖烧烤的小摊了吗?” ANAW的缓解人兽冲突的经理Maina说, “其中有些就是在非法售卖丛林肉。”
丛林肉贸易的根源往往是贫困。肯尼亚的2013年《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法》中明令禁止了丛林肉交易,但依然有无数偷猎者铤而走险。这是因为物质上的匮乏使贫困地区的人们并没有多少选择空间。茂密的丛林环境既不适宜牛、猪、鸡等常见家畜生存,也没有大范围的平地可以用来耕种。因此,相对来说,越贫困的地方,对于丛林肉的依赖越强。在非洲,丛林肉在城市膳食中的占比大约是2%,但在农村地区可以达到60%至70%。[ https://nyas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j.1749-6632.2010.05908.x]
此外,丛林肉非常便宜,使得部分商家能够通过将丛林肉混杂进牲畜肉中,以次充好,利用丛林肉和牲畜肉之间的巨额差价赚取利润。“假设我是采购经理,我一定会买那2000先令的斑马肉,而不是5000先令的山羊,” Maina说,“毕竟谁会放着赚钱的机会不管呢?” 而这也是多数消费者无法区分的。“你完全无法区分什么是合法的牛羊肉,什么是非法的丛林肉。” Maina说。
丛林肉导致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为了获取丛林肉,偷猎者会把用铁丝圈制成的陷阱,放置在动物频繁出现的地方。在动物挣扎的过程中,铁丝会越勒越紧,使其难以逃脱。“大部分动物没有足够的力量从铁丝中挣脱出来。就算挣脱出来了,铁丝圈也会深深陷在动物的脖子、腿,等部位”,ANAW的一位兽医解释道, “有些伤口实在太深了,我们只能给他们实施安乐死。”这对野生动物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仅在肯尼亚,每年就有近100头狮子丧命于此,其他诸如斑马、羚羊等动物也都会不幸“中招”。
经济发展,助力动物保护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今天许多动物保护组织都在关注社区经济的发展。
其中,一些组织致力于减少动物给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奥佩杰塔保护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位于肯尼亚中部莱基皮亚县,是一个致力于保护野生动物,并通过野生动物旅游和配套企业创收,促进社区发展的非营利性野生动物保护区。
为了缓解人兽冲突,中南屋和奥佩杰塔保护区合作,在社区安装了620多盏太阳能防兽灯。这些防兽灯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发出频闪,通过模拟人类活动让野生动物远离村庄,从而保护更多的村民和牲畜。 "我们的防兽灯是频闪的,狮子不知道这是一个永远存在的闪光灯,而非一个拿着手电筒的人。" 社区部门的一线工作人员Paul说,"它们看到‘人’还在那里,就不会再试图靠近了。" 桑布鲁部落的首领也表示,自从他们家安装了灯,夜晚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狮群袭击。“防兽灯非常有效,我们都很喜欢它,” 他感谢道。
(马赛部落居民分享防兽灯的成效 图源:中南屋)
同时,防兽灯非常耐久,一盏灯能平均运行2-5年。在这一批防兽灯安装的三年后,依然有大约70%的灯能够正常运行。Paul指了指旁边房屋残骸,“这些房屋被大火烧毁,在那场大火中唯一被部落居民救出来的就是那盏防象灯,而且它现在还在正常运行。”
另外一种减少社区经济损失的方法是嗅觉上的刺激。“你把臭鸡蛋、辣椒和垃圾中所有恶心的东西都堆起来,再让它发酵几天,” Nancy说道,“因为这味道实在太难闻了,连大象都不喜欢。” 大象嗅觉灵敏,拥有近2000个嗅觉受体,是人类所拥有受体数量的五倍。 因此,强烈的刺鼻气味会使大象自动远离作物。在2019至2021年的试验期间,这种方法的有效率为63%。其中有24次大象进入农场的记录,但有15次大象没有掠夺有气味保护的田地里的作物。试验结束后,超过80%的受访者都表示愿意再次使用。[ https://www.savetheelephants.org/news/organic-smelly-elephant-repellent-proves-effective-in-deterring-crop-raiding-in-africa/#:~:text=Smelly%20elephant%20repellent%20has%20the%20potential%20to%20help,study%20said%20they%20would%20use%20the%20repellent%20again.” ]
另外一些组织则直接致力于社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
奥佩杰塔也会通过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方式来减小人兽冲突。例如在牲口借贷中,牧民们把各自的牛羊“贷”出,由保护区代为集中管理。同时,工作人员会将借贷的牛产出的牛粪聚集起来,为牧场提供充足的肥料,帮助保护区长出更加优质的牧草。“原来只能卖到15万先令的牛,在我们的组织下可以卖到25万先令。” 其中,奥佩杰塔收取牧民们一定比例的提成,并将这笔钱重新投入到野保工作和社区发展中,余下的利润也会全部返还给牧民。
(牧场上的牛群 图源:网络)
另一个项目是STE的蜂巢围栏。该项目则是通过在大象出没频率相对较高的村庄边界修建蜂箱栅栏,在减小人象冲突的同时,提高村民收入。一旦大象碰触到铁丝或蜂箱,蜂箱就会开始摆动,从而激怒蜜蜂,使它们蜂拥而出。“每当有蜜蜂在附近的时候,大象就会跑开。” Nancy说。大象天生惧怕蜜蜂,因为蜜蜂会蜇伤它们的眼睛、耳后甚至鼻子,给它们造成极大的刺激。出于这样的恐惧,大象会转身离开,从而最终保护了庄稼及当地农民。
(图八:蜂巢围栏的设计及运作机制 图源:中南屋,STE)
“蜂巢围栏是我们最常用的人象冲突解决方案之一,” Nancy说。在肯尼亚进行了为期43个月的围栏试验后,253头靠近的大象中有80%被挡在了受保护农场之外。同时,围栏上的蜂箱为村民们产出228公斤蜂蜜,仅是出售蜂蜜,就能为村民提供1,134美元的额外收入。平均来看,每次蜂蜜的收获都可使一个家庭每次收获增加50至200美元的收入。
人和野生动物的命运从来都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当社区发展起来了,人们才会有意愿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野生动物保护当中。“如今,野生动物保护与当地社区生计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 这不仅是奥佩杰塔保护区的座右铭,更是无数野生动物保护组织践行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