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者专栏 | 高校教师眼中的协作者实习生培养
来源:协作者云社工
作者:协作者云社工
2023-05-04
366
领域 教育公平



协作者自2003年成立以来,不遗余力地开展实习生与青年公益人才培养工作,为有志从事社会工作与社会慈善福利工作但缺乏经验的人才,搭建专业实习实践平台,建设专业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实习督导,培育社会工作与公益人才的专业队伍,推动本土社会工作发展。


协作者探索校社合作的人才培育模式,依托五地协作者资源网络,建立跨地域的人才培育实践基地。20年来,协作者为来自50余所高校的近500名学生提供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实践机会,其中有来自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也有来自跨专业对公益慈善工作感兴趣的学生,更有来自从流动儿童成长起来的打工青年、社会服务机构的核心骨干、社区社会组织的从业者。其中,相当一部分参与实习实践的人才选择了在社会工作和社会慈善福利领域工作,有20余名实习生通过在协作者的实习培育成为协作者的社会工作者。 (点击查看协作者如何开展实习生培育工作)


协作者20周年,我们邀请来自不同高校的老师,分享他们对于协作者实习生与青年公益人才培育工作的反馈。



孟宪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自从我在高校任职以来,协作者的名声一直在圈内不绝于耳。尤其是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地,协作者更是“兵家必争之地”,报名火热程度,不亚于疫情初期人们疯抢口罩的阵势。近两年负责学生的实习工作,和协作者的工作人员多有接触,感慨于机构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规范和效率,也从学生处听闻协作者对实习生筛选之规范、要求之严格、管理之人性,是对实习生最负责任的机构之一。


据学院名誉院长张默教授介绍,之所以选择与协作者合作,首先是因为张默老师是珠海协作者的理事,对协作者比较熟悉,合作起来便利;其次,是因为协作者的服务内容,即为打工朋友及其子女提供公益服务,与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非常契合,尤其是最近协作者为骑手们提供关爱服务,对新业态下不同劳动者的关注,也与我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服务行业的特色有异曲同工之处;最后,协作者确实在实习生管理工作方面做得非常优秀。


与协作者开展实习工作合作以来,学生每每在实习总结的时候都会提到,在协作者实习收获非常大。不仅是因为他们都是被协作者精挑细选出来的,在某种程度上能被协作者挑中,就足够提升自信了。更重要的是在实习过程中,机构给予实习生的各种帮助,公益精神的感染、真实个案的跟进、实习督导的开展,都让实习生倍感专业能力提升了一大截。每次与协作者工作人员沟通都非常顺畅,相同的价值观,积极向上、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保证了双方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5名学生,在北京协作者进行实习工作汇报与感受分享



刘冬妮/北京大学:



在我来到北京大学之前,协作者就与我校社会学系有多年的合作关系,有一些专业课程会带领学生到协作者参观,同时,我们几乎每年都有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在协作者完成专业实习。


作为学生们校内的实习督导,我经常会听到学生们对于各自实习情况和实习机构情况的反馈。对于在协作者的实习,学生们表达出了一致好评。社会工作的专业实习,就好像是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扮演社会工作者这个角色。学生了解服务对象、了解机构构架,学着待人接物、克服困难、完成工作,把社会工作专业从课堂搬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同时,学生亲身操作,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去学会如何将专业运用于具体的工作。通过具体和真实的人、事、物去内化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核心,真实地操练观察、共情、沟通、思考、责任等等各项能力。


北京大学实习生(中间)带领社区儿童开展活动


协作者就给了学生这样一片可以放心实践的“好土”。从一开始的面试阶段,学生就明显感受到协作者对于实习生的重视。就算还没有录取学生,机构督导也会花很多的时间和自己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期望,也回答学生想要了解的内容,让学生在进入实习之前有非常充分的了解、准备和主动性。


在工作中,机构督导虽然是上级,但是更像是在教他们。不仅教学生如何完成工作,也会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之后,会对实践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样的学习方式也利于学生将实践与研究相结合。


除了机构督导以外,学生在实习中还遇到了很多值得学习的工作伙伴,尤其是在协作者学堂由受助者成长而来的助人者。不仅对于实习生,对于服务对象也是一样,学生感受到协作者是把社会工作者的人才培养作为机构使命之一来践行的,也确确实实地看到了果实。


在这样一个团结、融洽、充满多样性的工作环境中,学生们觉得安全,不怕犯错,不怕提出“笨问题”,从而也更勇于探索和创新。机构的工作伙伴对于专业价值的坚守和对于人的热情,也不断感染着学生们。这样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自我认同的塑造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个人十分欣赏协作者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和贡献,借此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成立20周年之际,祝福协作者越办越好,希望这块“好土”更加肥沃,使得每一棵社工小芽都得以茁壮成长!



赵记辉/山东女子学院:



2011年山东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建立实习基地,随后与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青岛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建立了实习合作关系。在十年的合作中,协作者团队先后接受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二十余批,也有学生经过实习就职协作者。


协作者实习对实习生最大的影响在于价值观的塑造,在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过程中,协作者时刻坚持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学生能够感受到社会工作专业团队的价值要求,塑造了学生的专业认同。社会工作实践的专业性和规范性,通过学生的实习反馈,我们能够认识到协作者工作的严谨、认真,感受到协作者工作的专业、规范,通过严谨、专业和规范的实务训练,对学生的实务训练有非常大的帮助。



彭君芳/北京农学院:



依稀能记得的是在2006年7月我来北京农学院工作之后,因为课程实习和专业实习的原因,我通过李涛、李真老师与协作者建立了联系,之后我们学校基本每年都有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去协作者开始或长或短的实习。感谢协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和实习平台,并配备专业的督导,能够让学生在体验和实践真正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同时,自身获得成长和发展。有很多的学生通过在协作者的锻炼走上了专业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道路,并且在这一领域中做出了可喜的成绩,感谢协作者的培养。我们都知道,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属性决定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与专业机构的通力合作,在协作者20周年来临之际,衷心祝愿咱们机构越办越好,也期待疫情过后我们能够有更加紧密的合作!



郑莹/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北京协作者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提供的专业化服务一直在业界有着良好的口碑与影响力,作为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专业服务的开拓者与践行者,通过开展专业的社区服务、教育、融合等直接服务,协助困境流动人口更好地走出困境,融入社区。在探索服务创新的同时,积极进行政策倡导,将行动研究成果与社会共享,协助社会政策的完善,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帮助服务对象实现“助人自助”,真正用行动诠释了“每个‘弱者’都有力量,每个生命都有尊严”。


北京协作者的机构愿景理念与专业服务项目也成为了我的社会工作专业课堂中的“案例常客”,结合实务经验进行理论的剖析讲解,让专业课堂更接“地气”,这算是我与北京协作者的初识。


基于对北京协作者的关注与了解,202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向有专业实习需求的学生推荐了北京协作者,在进行专业实习督导中与北京协作者建立了专业关系。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既是专业深化的过程也是服务实践的过程,刘文静老师对待工作的严谨负责,为所带实习生提供的及时帮助与指导都令我印象深刻,能与刘老师在专业实习督导过程中合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学生在北京协作者实习期间获得的专业观察与学习的机会,帮助其在与案主及同工的互动中了解践行社会工作的专业文化、概念和价值观。实习促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为主动服务他人的专业人士,而北京协作者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专业成长平台。非常感谢北京协作者为耿丹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提供的实践平台支持,也期待在未来有更进一步的专业探索和合作。



唐芳/中华女子学院:



我不是一个社会工作人,刚开始对协作者并不是十分了解,真正了解协作者是从学生在该机构实习开始的。一开始,规范的招聘实习生的流程,便让我这个法律人对这个机构产生好感,作为社会工作来说,只有双方都认可工作理念和目标,学生在实习中才能真正投入,而不仅仅是一份实习。招聘主管刘文静老师向我了解学生的情况,这份信任更是难能可贵。


学生如愿以偿进入机构实习后,开始有些不适应,是机构为她们配备了经验丰富的督导,及时为她们解惑,不断引导她们成长。每每问学生实习生活中是否有困难,学生也都说没有,机构安排很好!实习任务不轻松,但学生却在学习与参与中感到成长的快乐与满足!机构不仅给与学生机会,也给与她们认可!当学生告诉我她们获得机构授予的优秀实习生称号时,我真的非常感谢协作者不仅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更重要给与他们人生宝贵的成长体验!而李真老师作为校外导师更是认真负责,每年都不辞辛苦承担学生指导工作,为学生的成长贡献她的专业经验与学识。


真的非常感谢协作者五年来对我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疫情三年,机构很难,但是协作者依旧与我们携手前行,祝愿协作者有一个更加光辉和美好的未来!



孙丽敏/内蒙古大学:



2021年,是我们与协作者合作的开始,一个满怀期待与希望的开始。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不得已结束了只开展了1个月的专业实习。即便如此,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我们却收获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学生实习评价。学生们最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专业”。专业,这也正是专业老师们最希望他们收获的。


说实话,实习期间,学生们很累。但是,他们都累并快乐着。看着眼前厚厚的实习日志、实习周志、实习报告,学生们是开心的,老师们是欣慰的。学生们带着期盼上路,载着收获归来。在协作者同仁们的关怀、帮助和指导下,内蒙古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们收获了友谊、品尝了美食,也经历了感动、取得了专业成长,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内蒙古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右一)和实习的伙伴在小组督导中参与讨论


在返校后的实习分享会上,台上的学生们带着感动与收获,细数实习期间的点点滴滴,台下的学弟学妹们默默记下了这个被学姐们赞不绝口的“五星好评”机构,并对自己的2022有了最美的期待。


可是,最美的期待还是输给了卷土重来的疫情。于是,2022年5月,我们创造了一次与协作者线上见面的机会。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协作者的创始人李涛老师为内蒙古大学的师生们做宣讲。会上,李涛老师从协作者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团队建设、发展理念与思路、开展的活动和社会贡献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任文欣老师分享了她从实习生到专业社工的发展历程。现场的师生们无不被协作者十余载的发展深深的吸引与感动着。


我们不仅感动着,而且也一直在积极行动。2021年底,在双方的诚意沟通后,内蒙古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与北京协作者共同签署了《实习基地共建协议》,正式确立了合作关系。2022年4月,我们再次怀着激动的心情,成功聘请到了李涛老师,成为内蒙古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行业导师。与协作者的合作,给内蒙古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增加了非常大底气和力量。


我们感念与协作者曾经的合作,感谢协作者对内蒙古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和支持。2023年伊始,内蒙古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师生许下了最美的愿望,并且已经准备好了再次向协作者发起邀约,希望再次领略协作者的风采,更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学生走进协作者,感受协作者的魅力,还希望我们能有更多、更有效、更有意义的合作,共同参与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建设。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