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9至2023年,五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哪些关于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的新要求、新提法?摆脱塑缚盘点出一份高频词名单。
01
五年来加强生态环境环保,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关关键词在近五年政府报告中出现的频次
2019年,污染防治要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等重点任务,同时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2020年,继续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2021年,为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所取得得成果,提出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2022年,为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
2023年,工作任务提出加大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和修复力度,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今年工作重点: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五年来,政府持续关注污染防治,治理重点逐渐由大气污染转向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新污染物”这一词语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其中微塑料成为被重点关注的新污染物。至今年,各省市相继发布新污染物治理具体的工作方案。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颗粒。从使用塑料制品到最后废弃,都可能产生微塑料。人们直接使用塑料制品的过程中,微塑料就有可能会直接从破碎或磨损的塑料制品中分离出来;塑料制品成为垃圾后,被就地丢弃或焚烧掩埋的塑料也会逐步分解成尺寸不一的微塑料颗粒或碎片,从而进入环境。[1]
此外,今年还将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这将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离我们的生活非常近,比如常见的塑料。超过99%的塑料都是由来自于化石燃料的化学品制成的。化石燃料与塑料工业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相关研究报告指出,塑料生产占石油消费总量的6%,其生产、消费和处置都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快递包装绿色化转型、呼吁外卖无需餐具等,都是通过减少塑料制品的消耗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消费。
推荐阅读:
02
完善现代物流体系,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
五年间,政府工作报告不间断、多次提到“物流”、“电商”、“快递”这些关键词。从支持电商和快递发展,到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正不断完善现代物流体系。
相关关键词在近五年政府报告中出现的频次
2019年,政府推动降低物流成本,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支持电商和快递发展,同时推广绿色快递包装。2020年,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2021年,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2022年,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2023年,发展城市社区便民商业,完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完善现代物流体系。
图丨中国军网[2]
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方面,国家邮政局自2019年开始对快递包装开展绿色治理工作,从2019年的“9571”工程到2022年的“9917”工程,治理工作逐步升级[3]。
国家邮政局2019-2023年 快递包装装绿色治理 目标[3]
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电子运单使用率达98%[4];2020年全行业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使用率达96.4%,可循环中转袋全网应用率达93.8%[5];2021年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80.5%[6]。截至2022年9月,全国快递行业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和规范包装操作两个比例均达到90%,累计投放可循环快递箱(盒)978万个,在邮政快递营业揽投网点布设回收装置12.2万个,回收复用瓦楞纸箱6.4亿个。[7]
尽管如此,我国快递包装绿色化的现实状况距离相关要求仍有不小差距,快递过度包装、包装浪费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2021年发改委牵头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以支持循环快递包装的应用规模扩大,实现快递包装废物的源头减量。
目前,许多快递物流企业都在做减量化和循环化的工作,但仍有一些企业在使用绿色包装上瞻前顾后、缩手缩脚,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基于逐利本性,有增加成本的顾虑,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因为现行标准体系尚不健全,且相关标准均为推荐性标准,难以对企业形成刚性约束。但随着2021年《快递循环包装箱》国家标准计划的立项、2023年3月生效的湖南省《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范》等标准文件的持续推进,标准体系不健全这一问题将得到改善。
我国快递业包装总量庞大、种类繁多、增长迅速,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近年来,快递包装问题在多个塑料污染治理政策中有被提到,如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共同印发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等。
此外,国际社会也达成一项历史性决议,将于2024年结束塑料污染并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因此,除了从快递包装绿色化角度进行塑料污染治理外,塑料污染问题的系统解决政策未来也将随着全球塑料公约的推进会更加完善。这个未来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杨杰,李连祯,周倩,李瑞杰,涂晨,骆永明.土壤环境中微塑料污染:来源、过程及风险[J].土壤学报,2021,58(02):281-298.
[2]中国军网.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图表(2023.3.1)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23-03/01/content_334671.htm#ocr
[3]国家邮政局.政府信息公开(2019-2023邮政快递业绿色治理工作计划)
[4]国家邮政局.2019年度快递市场监管报告(2020)https://www.spb.gov.cn/gjyzj/c100009/c100010/202007/2524bd2553ed4c45970e19297559be78/files/W020200901585557453012.pdf.pdf
[5]国家邮政局.2020年度快递市场监管报告(2021)https://www.spb.gov.cn/gjyzj/c100009/c100010/202108/69566aaa812d4791b1cb86c3223ce42f/files/W020210826515815090967.pdf.pdf
[6]国家邮政局.快递绿色发展被写入《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2023.1.19)http://drc.gd.gov.cn/qtwj/content/post_3988168.html
[7]中国质量报.以标准化推动实现快递包装绿色化(2023.2.13)https://www.spb.gov.cn/gjyzj/c100201/202302/15f292b6626c4cf286ada28b172b170b.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