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数字化时代下儿童的情绪健康
来源:救助儿童会
作者:救助儿童会
2023-02-20
484
领域 残障融合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2年6月,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约为1.86亿。那么在今天的数字世界里,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呢?



01

今天的新 “童年”



现如今,家长们对支持孩子们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家长也有很高的安全意识,孩子的日程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出门学习、玩耍,家长如影随形。孩子们也有了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身上会带着GPS定位的穿戴设备(如儿童手表),可以足不出户地跟同学、朋友发信息、玩游戏,了解世界。可以说,相较传统的童年,处在今天的新“童年”中的孩子们,他们的生活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着更好的医疗保健、公共安全以及家长和社会对他们的身心支持


与此同时,今天的孩子们也面临着新的压力。越来越多的父母成为了“直升机父母”,时时刻刻盘旋在孩子的天空。一方面,他们时刻保护儿童免受潜在伤害。另一方面,他们也经常未经儿童的同意,在个人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儿童的照片——这可能会增加儿童面临网络安全风险的隐患。在心理层面上,根据OECD《教育21世纪的儿童:数字时代的幸福感》(Educating 21st Century Children: Emotional Well-being in the Digital Age)报告,从学业竞争、父母的期望到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今天的儿童也面临更多的压力和存在焦虑情绪。


在身体层面上,报告显示儿童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少,儿童肥胖症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增加。这些都将会给儿童带来潜在的身体、社会和心理挑战。我们发现今天的孩子们花在户外活动上的时间越来越少,相反与屏幕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科技帮助孩子们越来越容易与家长们联系,同时也使家长们如何监督、引导孩子们的数字生活,变得越来越难,尤其在孩子拥有自己的电子设备后。数字世界的本质是“无处不在”,这也使得诸多的网络风险会一起存在。比如网络欺凌的场所会从孩子的学校衍生到孩子的房间,一直渗透到他们的闲暇时间中去。



02

数字化时代下儿童的情绪健康



和电子设备在一起,事情会变得简单


在现实生活中“交友”受挫的孩子们会把自己埋在屏幕前那个“安全”的环境中,觉得既然在现实生活中被冷落了,那就玩一会手机或电子游戏吧。这样就会显得自己看起来很忙,有事情做,也很重要。对他们而言,和屏幕在一起要比和人在一起容易得多。平板电脑也不会因为自己情绪不好就冷落自己。但是错误的屏幕时间或者错误的内容会对孩子的情绪健康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24小时不间断的欺凌


传统的校园欺凌往往只发生在学校,孩子们尚能找到庇护所。而网络欺凌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持续。破坏性的照片和残忍的评论可以持续存在,不再局限于某个地点。每一个尴尬的时刻、每一条八卦、每一个错误都有可能被人记录下来、分享出去和大家评论。而参与这些活动的人自己却可以匿名,避免承担任何后果。现代网络技术能够将这些伤人的评论放大并传播,让孩子们受到伤害、感觉被恐吓。年幼的孩子们在情感上没有能力处理这些网络冲击对他们自尊的影响。而缺乏基本人际关系技能的孩子,可能会成为一个缺乏同情心并对人残忍的欺凌者。



孩子花在社交媒体的时间越多,抑郁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心理学研究显示:十几岁的女孩花在社交媒体和手机上的时间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有抑郁和表现与自杀相关的行为。过度使用社交媒体(每天超过2小时)的初中生和高中生更有可能出现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和心理困扰,因为人们总会受到朋友对自己的评价的影响。但在社交媒体上,人们更容易说一些负面的话,或者看到其他人和他们的朋友玩得开心而不开心。


想要尽早发现问题,并与孩子一起努力改进,家长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关注孩子行为方面的线索。如果家长看到孩子有社交方面的退缩表现,或者听到他们说或写一些关于自己的负面内容,那么家长需要敞开心扉与他们谈论这些事情。以下是儿童情绪紧张的一些迹象:


1. 你的孩子更容易情绪波动


2. 你的孩子不愿意参加活动


3. 你的孩子经常感觉担忧


4. 你的孩子抱怨、哭泣或者表现得很恐惧


5. 你的孩子总是缠着父母或老师不放


6. 你的孩子睡得太少或太多


7. 你的孩子吃得太少或太多



03

作为父母如何关怀孩子的情绪



情绪健康的人会承认和接纳自己的感受,无论是正面的情感还是负面的情感。更关键的是他们知道如何应对这些情绪,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情绪,不让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而父母在激发和发展孩子情绪应对技能方面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关怀孩子的情绪呢?耶鲁大学情商中心创始人、儿童研究中心教授马克-布兰特(Marc Brackett)在其著作《Permission to Feel》(译名:《陪孩子学会情绪管理》)中提到如何通过RULER技巧习得情绪技能。


第一步: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认识情绪是为了在不断认识的基础上找到最平衡的状态,避免掉进所谓的极端情绪的漩涡中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帮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当你的孩子哭了,是因为他想要爸爸,但是爸爸出差了。你可以说“今晚没有爸爸你很孤独,是不是”?让孩子知道某种情绪叫什么,并认识这种情绪,有助于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和其他人的感受。


第二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接下来,不要带有任何预设前提,尝试找出引起孩子情绪的真正原因。


比如孩子因为小事儿情绪崩溃的时候,当孩子对家长说:“我恨你!”,“你走开!”,这些情绪背后往往隐藏着求救的信号。但是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往往都会成为审判官,关注行为本身的对错而非内在的原因。


理解情绪最简单的方法不是评判对错而是放下成见,跟孩子聊聊:发生了什么?你的感觉怎么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第三步:用复杂而微妙的词语识别情绪


有些人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但是有些人只能很笼统地表达“我很难过”,积累表达复杂情绪的词汇有助于增长我们识别复杂情绪的能力。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去辨识复杂情绪。


第四步:表达感受


父母诚实面对自己的感受,并在合理范围内进行适当发泄,其实也是在允许和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不需要过多压抑。


比如当我们自己情绪不佳,不想和孩子玩时,如何避免让孩子失望呢?


首先,你没办法阻止孩子“失望”,这是个自然反应,不要试图阻止;第二,平静地、放松地说出来你的感受和需求与当孩子需求的冲突。比如:我知道你想玩,但是我想休息,这是个问题对吗?我知道你现在很失望。第三,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认为这样的情形不够好,但是这其实是“情商教育”的最佳时期。你可以分享自己是如何处理每个情绪的?比如,“我觉得自己有点(难过、生气、沮丧、焦虑、吃不消),我打算“给我的朋友打个电话,泡个热水澡、用凉水冲冲脸、休息一下、跑个步”,我想我会更平静,更愿意跟你一起玩。这是给孩子上的多好的一节课啊!


第五步:不要压抑或忽略情感,明智地与它相处


父母可以成为榜样为孩子演示。对于年幼孩子的父母,可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进行一场“正面自我对话”来作为应对策略。比如当遇到挫折的时候,爸爸可以大声地说:我要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我可以做到的。


对于青少年来说,引导他们如何用更积极的态度去应对面临的难关对他们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当孩子受到社交媒体平台上负面评论的影响时,父母要亲切地提醒孩子,人的价值不在于别人说什么或不说什么。


如果家长们能够在家里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他们就能够做好准备进入这个世界后,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去应对和修复自己的情绪。希望在数字化的世界里,家长们都能够支持孩子的情绪健康,让孩子在一个充满支持、关爱和接纳情绪的家庭里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Chapman, G.D., Pellicane, A., & Zhaodaola (2021). 屏幕时代的养育:数字时代父母指导手册. 中国社会出版社


3.Burns, T. and F. Gottschalk (eds.) (2019). Educating 21st Century Children: Emotional Well-being in the Digital Age,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ECD Publishing, Paris, https://doi.org/10.1787/b7f33425-en.


4.Brackett, M (2022). 陪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