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公益股东人大会从0到1,开启公益行业的变化与变革
来源:善达网
作者:马广志
2022-08-24
210



2022年6月22日,腾讯公益联合恩派公益共同发起“透明公益助力计划”,面向行业公开招募100家公益机构,通过给予培训、资助等公信力建设相关的支持,与入选伙伴共同开展“公益股东人大会”、“公益真探”等活动,以期推动公益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项目发布以后,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359条报名信息。经过广泛动员、谨慎核实与筛选,100家透明公益共建机构名单已经出炉,举办首期公益股东人大会的满天星公益再次入选,一场公益行业的变化与变革也在悄然进行。



01

突破:公益股东人大会从0到1走向常态化



8月18日晚,满天星公益第二期公益股东人大会在线上举行。作为首家敢于“吃螃蟹”的公益机构,满天星公益在腾讯公益平台支持下于今年4月举办了首期公益股东人大会。


谈起首期公益股东人大会,满天星公益创始人梁海光记忆犹新。“对公益机构来说,公开透明是非常理所当然的事儿,我们也一直秉持着透明、专业的价值观,所以第一时间就响应了腾讯公益的邀请。很幸运被选中,而且落地了。”


满天星公益创始人梁海光开公益股东人大会


腾讯公益认为,每一位参与腾讯公益平台项目的爱心网友都是公益事业的“股东人”。通过举办公益股东人大会,可以保障广大股东人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提升机构透明度以及项目有效性,从而促进公益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会议举行之前,梁海光对会议是有期待的,“一是希望更多人知道并了解满天星公益在透明度上做得还不错。二是借助腾讯公益平台,让机构得到广泛传播,让更多人关注并参与捐赠。”


“从这两个目的来看,结果都是比较完美的。”梁海光对会议效果非常满意,“很多媒体都做了报道,满天星公益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而且,每天增加了近4万元的捐赠,这相当于我们平时半个月的筹款量。”


但在梁海光看来,捐赠额的增加并不是最重要的,他更为关注活动对行业的影响。“当时有很多行业小伙伴围观。他们对我们的勇气表示认可,认为我们是为行业树立了榜样。也提高了捐赠人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梁海光说。


这也正是腾讯公益推动公益股东人大会落地的现实意义之一。腾讯公益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为公益机构的公益项目带来更直观、更透明、更智能的公益反馈,通过可视化、双向沟通、平台机构和捐赠者同框的公益反馈方式,促进公益行业良性发展,为公益行业带来可持续性发展的活力。同时让参与项目的用户每个人都具有主人翁精神,履行对项目的关注与推动义务,倒逼机构呈现自身执行进度与透明。


“公益股东人大会构建了潜在捐赠人和现有捐赠人之间的一个信任纽带。让大家知道了他们所支持的这家机构是靠谱的,是有公信力的,是值得信赖的。这是很了不起的。”梁海光说。


满天星公益创始人梁海光答股东人问


所以,当腾讯公益随后联合恩派公益共同发起“透明公益助力计划”,面向行业公开招募100家公益机构时,满天星公益没有犹豫就提交了申请,并顺利举办了第二期公益股东人大会。


与首期公益股东人大会不同的是,此次大会没有了最初的腾讯多人力投入的“豪华阵营”,不再需要导播台,而是只要通过一台手机就可以随时开会的模式,简单,便捷。但与首期公益股东人大会的影响力相比,第二期公益股东人大会的参与人数简直不是一个量级。首期公益股东人大会有8万人线上参与,而此次在线网友只有2000余人。


一个人一台手机即可线上开会


对此,梁海光有清醒的认识:“虽然说规模越大越好,但腾讯公益不可能给每个公益机构以流量支持,不可能每次都投入那么大的人力物力。把公益股东人大会持续做下去,让大家知道满天星公益在专业和透明度上的态度表达和行动,才是更重要的。这才是常态。”


梁海光表示,从0到1,满天星公益已经走通了,未来将常态化举办公益股东人大会,计划每个季度举行一次,披露工作进展和财务状况,让股东和爱心网友更直接地了解机构的发展和项目运营情况,同时获得公益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让公众的公益行为更为理性和健康。



02

影响:公益股东人大会推动行业变化与变革




在满天星公益举办第二期公益股东人大会的同时,还有若干个公益机构和项目也在举办公益股东人大会,金种子逆境成长计划项目、助力山娃财商素养项目、天使妈妈邻友小家项目、爱的分贝“听障儿童救助”项目……


据了解,截至目前,已经有84场公益股东人大会先后召开。按“透明公益助力计划”计划,9月9日之前将完成100场公益股东人大会,99公益日前的这一个月,俨然成了公益领域的财报月,这对机构、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公益氛围都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对机构来说,公益股东人大会是一种创新的公益透明方式,也是一种创新的传播方式,更是一种创新的募捐方式。


公开透明是公益慈善事业的生命线,但公益行业形象在公众中一直存在很深的误解,“透明”话题时常被媒体拿出来“晒晒”的背后,是部分公益机构对透明度的回避,对信息披露的缺失。因此,公益机构能够主动举办公益股东人大会,敢于把自己暴晒在阳光下,主动接受他人的监督和质询,需要的是勇气和自信。而且,相比第三机构的透明度排行榜来说,公益股东人大会对机构和项目的信息披露更直观,也更容易取得捐赠者和爱心网友的信任,同时获得公众的认可与理解,所以,作为一种创新的公开透明方式,公益股东人大会可以提升机构和项目的公信力。


我们知道,在公益市场上,有很多的同类公益机构和公益项目,彼此之间也存在竞争,这种竞争是品牌的竞争。不同于商业竞争,公益的竞争是争夺捐赠者的信任,或者说争夺捐赠者的心智领地,谁能更快更好更深地给捐赠者留下值得依赖的“印象”,谁的公信力就高,就能获得股东和爱心网友的持续支持。从这个角度而言,公益股东人大会为公益机构提供了一种创新的传播方式,能够大大提升机构和项目的品牌竞争力。


公益机构和公益项目的真正客户是捐赠人,也就是广大股东和爱心网友。我们常说的“筹款即筹人”就是这个意思。但在当下,捐赠人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的情形时有发生,公益股东人大会不仅直接,而且诚意满满,能够让捐赠人获得应有的尊重和服务,从而推动机构和项目的发展、优化和壮大。在首次公益股东人大会后,满天星公益当天的捐赠额增加了4万元,就是最好的说明;还有的捐赠人参与之后表示“愿意再增加一笔捐赠款”。可以说,公益股东人大会也为公益机构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募捐方式,能够壮大机构的实力,从而惠及更多的受助群体。


其次,对行业来说,公益股东人大会是一场透明革命,助力公益生态的构建和完善,为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也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这必然要求,慈善事业也要需要遵循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


因此,作为慈善事业的重要主体的公益组织的行为是否规范,活动是否公开透明,就成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公益股东人大会的模式是一种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显然有利于加强对公益组织及其项目的监督,推动公益组织及其项目的透明公开,有利于提升慈善事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综合来看,从一家公益机构到现在100家公益机构,从一个领域到多个领域,公益股东人大会不但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而且在向常态化、持续化迈进,这必然会在整个行业产生一系列“蝴蝶效应”,倒逼更多的机构入局,从而掀起一场行业的公开透明革命,推动构建和完善公益生态,为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部分机构举办公益股东人大会后收到的反馈


最后,对整个社会来说,公益股东人大会可以助力理性公益,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推动人人公益时代的到来。


在2018年,99公益日就倡导“理性公益”。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曾经指出:“技术的迭代将进一步让人人可公益成为现实,但‘理性公益’是下一波浪潮的关键。”


在比尔·盖茨北京基金会前首席代表李一诺看来,理性是对事实的不断追问:有没有数据,有没有更全面的事实,有没有正确地定义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理解这个问题等等。真正关注社会问题的人都是非常理性的人,理性是一切的基础。“大家都认为公益是一个感性的行业,感性固然重要,但只有理性的去思考、去追问,才能真正接触到问题的本质。”


公益股东从大会让公益项目以及公益项目背后的人直接走到“台前”,接受被捐赠者的“审视”和“评估”,同时公益行家作为股东人“顾问”带股东们好好评估其项目“值不值得”投。捐赠者知道了自己的捐赠花在了哪里,知道了项目是否真正解决了自己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在这种过程中,也就实现了自己从自发到自觉,从感性到理性,从热情到专业的转变,当这种转变体现在越来越多的捐赠人和爱心网友身上时,必然推动中国公益行业的变化与变革,让公益生态圈会更健康、更持续,也更有利于推动人人公益时代的到来。



03

问题:公益股东人大会如何可持续?



虽然公益股东人大会能够为机构、行业和社会带来积极的正面影响,但是也要看到,公益股东人大会的常态化还存在着一些需要面对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公益股东人大会如何吸引“股东”和爱心网友的持续参与。


梁海光提到,与首期相比,满天星公益第二期公益股东人大会除了延续首期的公益五问、财报披露环节,还特意增加了与股东们的互动环节、项目点老师的参与。但是第三期、每四期呢?如何在内容上持续创新,恐怕是每个机构都要面临的问题。否则,每次内容都千篇一律,没有新的玩法,“股东”们就会失去参与兴趣,让大会变得有名无实,自说自话。


满天星公益面临的公益五问


当然,就像梁海光所说,举办公益股东人大会关键是,“把透明这件事情内化为整个机构的核心的能力,并且深化到价值观里来。静水流深,有勇气和信心去做就够了。”只要真诚的表达了态度,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支持。


其次,公益股东人大会如何保证活动的成果。作为一个公开透明和理性公益的工具,公益股东人大会所要达成的成果是什么,这个是需要举办方要考虑清楚的。比如,每次参与人数有多少?提问的是否是有质量的问题?是否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每次会议后的捐赠额是否有增加?等等。这都需要举办方要认真评估和总结,而不是为了摆姿态做噱头,为了开会而开会,否则很容易沦为形式主义。这也是腾讯公益平台在给予相关的资源支持时特别要关注的。


第三,如何做好公益股东人大会的后续传播。前面说过,公益股东人大会是创新的公益透明方式、创新的传播方式和创新的募捐方式,在会议结束后,公益机构如何借力使力,提升机构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因为公益的本质是倡导和传播,只有影响更多的人,才能汇聚更多的资源,推动社会问题更大规模的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公益机构恐怕还要在会前和会后下更多的功夫。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