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郑壹零:6个案例告诉你,公益组织如何与多方联动!
来源:南都公益基金会
作者:郑壹零
2022-07-20
304



共同富裕是中国目前最受关注的社会话题之一,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问题上,郑壹零提出了“慈善共享价值”的观点,他认为发现并创造”慈善共享价值”是第三次分配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此外,他还列举6个慈善案例,启发公益组织应联动政府、企业、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在共同富裕方面精准发力。


本文系好公益平台优质公益产品“公益小天使”发起人、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副秘书长郑壹零的投稿。



01.「慈善共享价值」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


大家都知道共同富裕需要一大笔资金,这些钱如果不是政府出,也不是企业出,那么实现共同富裕第三次分配的钱到底从哪里来?


笔者认为,第三次分配的关键在于政、企、社是否能够三方协力,通过共创、共建、共享的方式一起去创造新的“慈善共享价值”,最终把这些额外的新价值捐赠出去,只有这样才是共赢,才能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什么是“慈善共享价值”?慈善共享价值是指在慈善公益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可视化的新型价值。这种价值一直存在,但从来没有被我们正视、从来没有被深入研究,而这种价值恰恰是我们慈善组织协力政府实现伟大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


如何创造慈善共享价值?笔者认为,慈善组织要把活动、项目进行社会化运作,采用跨界互联网+模式;其次还要深入分析项目各种不同需求,最终形成一个多方联动的共享价值生态闭环。



02.「发现慈善共享价值」



案例1:公益组织如何化解危机,增加社会信任


很多年前,一家知名企业发生多起员工跳楼事件,出事后企业马上委派企业工会去解决善后问题,但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同样,前些年有一家奶粉公司发生了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企业家想去找政府、找媒体,希望通过舆论导向化解企业公关危机。殊不知现在自媒体这么发达,根本无法压制。


如果企业家了解慈善组织的价值,就应该第一时间正确面对,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认企业产品问题并向社会大众道歉,自觉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当地政府可委托第三方慈善组织介入善后工作。


当受害者发现不是企业而是慈善组织前来调解时,他们将会心平气和、理性地提出赔偿条件。这样不仅有助于化解企业公共危机,也让受害者得到更为公平的善后处理。



03.「创造慈善共享价值」



案例2:星级酒店与助残


在很多人眼里,星级酒店和支持残障人士这两者没有任何关联,能够想到的仅仅是酒店尽社会责任,招募一批残障人士作为员工。其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场婚宴往往会消耗大量鲜花。


如果酒店与助残慈善组织合作,事先征求婚宴方同意,把婚宴结束后的鲜花捐赠给慈善组织,这样酒店解决了环保问题,婚礼成为爱心婚礼,慈善组织则可以用无偿捐赠的鲜花教残障人士插花,义卖给社区居民,让残障人士获得了体面收入,社区居民获得比市场价便宜的鲜花,从而形成一个慈善共享价值循环,何乐而不为呢?


案例3:城市综合体与青少年慈善组织


有次去长沙,一个综合体伙伴找到我们当地“公益小天使”项目合作,他们拿出一个营业门面作为“公益小天使”实践基地,这样一来,“公益小天使”开展手工制作、食品安全和科普等活动就可以直接在商场中央广场举行,不仅商场聚焦了人气,公益小天使也得到了宣传,另外还可以组织商家参与一些义卖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


综合体的楼顶有一个闲置的仓库,商场本想打造成一个开心农场供小朋友们玩,后来听从我的建议将其改成图书馆。商场提供免费场地,我们找一个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的公益组织来装修运营。


带着孩子来逛商场的家长可以先把孩子送到这里,孩子们潜心阅读,家长放心逛商场,社会组织有了新阵地,大大增加了商场与客户的粘合度,这也是慈善共享价值。


案例4:婚纱摄影协会也可以参与公益


有一次,一家婚纱摄影协会找到我,他们的会长、副会长众筹了几万元,希望能够助力国家精准扶贫。


我建议他们把与媒体合作举办的万人集体婚礼与筹款相结合,号召参加婚礼的每对新婚夫妇捐赠100元成立幸福爱心基金。


除了响应国家号召参与精准扶贫外,还可以结合协会专业特长,与助老慈善组织合作,为老人拍婚纱照,教社区居民学摄影以拓展摄影爱好者群体,甚至还可以拍摄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杭城建设的点点滴滴。举办类似于“城市的脊梁”摄影展,以扩大摄影协会整体的社会影响力。


结果那年他们真的筹到几百万,因为新婚夫妇觉得捐赠520元比捐赠100元更有意义。这样一来协会就从自己捐钱——客户群体捐钱——运用自身专业特长参与社会服务——提升行业社会影响力。


案例5:企业爱心伞发放与公益组织联动互惠


不久前,一家著名的不锈钢企业想尽社会责任,想花100多万购买那种可以戴在头顶遮风挡雨的伞捐给全国环卫工人。


花钱定制这种伞很容易,关键是怎么发放到全国各地的环卫工人手里?每个地方都要去找城管和媒体、启动爱心捐赠仪式,这不是一个企业能够做到的,但如果和慈善组织合作呢?


于是我们同时发动了197个城市的慈善组织无偿协助企业发放爱心伞,帮助他们一起筹款。这样一来无论是资金量还是社会影响力马上扩大了。


对慈善组织而言,他们筹集善款容易,筹集行政经费无人搭理。而企业是可以非定向捐赠的,可以把本来要买伞的钱捐给慈善组织,用于支持机构发展。这也是一种慈善共享价值。


案例6:社区周边商铺如何与公益慈善结合


以往社区经常举办用药安全知识讲座,但志愿者往往来自医院或者医药类高校,这样粘合度其实并不高。


如果与社区周边大药房合作(药店肯定有执业药师或者执业医师),让他们派志愿者参与社区用药安全知识讲座,可以促进商家与附近居民的关系。


如果只有讲座,其实药店是尽社会责任,不可持续。如果在此基础上,社区慈善组织每年固定时期让居民把家里过期药品都整理出来,统一交由药店来处理呢?药店自然就愿意了。因为处理完过期药品就要买新药,对慈善组织和社区居民来说则解决了过期药品使用安全问题。


再比如盲人推拿店,很多社区周边都有。如果找一家助盲机构组织社区居民体验黑暗的空间,感受视障人士的不易,活动后还可以让盲人推拿店的技师教社区居民一些家庭推拿按摩技巧,就可以促进双方的邻里关系。


下次有朋友来做客,以往是请喝茶请吃饭,现在则会想到请他们推拿按摩,让这些盲人推拿师收取有尊严的报酬。


同样是合作,如果我们运用共创、共建、共享新思维,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当我们放下自我,就能够创造出更多政社联动、企社联动、商社联动、校社联动、社社联动的“慈善共享价值”,从而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南都基金会机构立场。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