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丨专家呼吁:将烧烫伤急救知识纳入中小学生课程体系
来源:CDB
作者:CDB
2022-06-30
180
领域 教育公平



编者按


近日,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中提出中小学生即将增设劳动课,孩子们要学习做饭、煮汤、维修电器等劳动技能,一时间这则新闻成为热议话题。学习劳动技能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但是包括烹饪在内的劳动存在烧烫伤等安全风险,不少家长对此表示担忧。


虽然,预防儿童烧烫伤已被明确写入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等国家多个政策法规中,但面对新出台的中小学劳动课,如何在学习和实践中,保护儿童远离烧烫伤,仍然是学校和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保障儿童安全值得思考和探论的议题。


为此,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北京爱无痕烧烫伤康复关爱中心与北京博源拓智儿童公益发展中心,于5月26日联合发起了“中小学生劳动课程与安全保护”线上专家研讨会,邀请来自医学、教育、社会学等领域专家就此展开讨论。


时值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发展简报推出【六一·特别关注】系列,集纳来自社会各界的呼声和建言,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将儿童烧烫伤这一安全隐忧和解决之道逐一呈现给读者,期待得到有关部门及家长的关切和回应。


根据教育部正式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从今年9月开始,将劳动课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劳动课程中的日常生活劳动包括了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这意味着从今秋开学起,烹饪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生的学习内容。



在中小学生教育体系中加入劳动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但是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在学习烹饪之前,一定要提前学习烧烫伤预防和急救知识。


为此,近日举办的“中小学生劳动课程与安全保护”主题研讨会上,来自医学、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呼吁教育部门:劳动技能课程要与安全教育内容相结合,将烧烫伤预防和急救知识纳入到中小学生的劳动课程体系中,作为烹饪课程的配套授课内容进行授课。


同时也呼吁中小学生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引导、教育同学们学习烧烫伤预防和急救知识。让同学们在烹饪过程中提高烧烫伤预防意识,比如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燃气,锅具的正确摆放,以此降低烧烫伤的发生概率。


与此同时,还要让同学们学会烧烫伤急救方法,一旦发生烧烫伤,同学们可以第一时间正确自行急救,降低伤害。



以下为与会专家建言:


胡亚捷: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发起人、国家一级演员


当看到国家新出台的劳动课有烹饪课程,我们感到自己的节奏慢了。这么多年,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一直在全国进行预防科普教育,走进学校、幼儿园、社区,但受益人群是有限的。因为社会组织的科普无法覆盖全国的中小学生,我们的理想是走进教育部,把预防烧烫伤知识纳入到学校教学体系,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这个教育


吴 军: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


烧伤是一个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一个烧伤患者,他的生命损失和家庭负担是非常重的。一个特重度烧伤患者,在住院期间消耗一两百万元很正常。当烧烫伤患者好不容易活下来,他一辈子是严重残障,需要三个劳动力来照顾他。如此严重的创伤,如果我们宣教到位,是可以避免悲剧发生的。


烧烫伤在青少年中的发生率非常高。当教育部鼓励儿童进行劳动课程训练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已被暴露在烧烫伤危险中。如果我们在劳动课程中加入了如何预防这些伤害的教育内容,我相信劳动课程会真正达到提高儿童能力,造福社会的目的。



马迎华: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目前,烧烫伤预防和急救知识已经写入了2021年颁布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简称《指南》)。


2020年4月-10月教育部教材局委托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分析我国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当前健康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明确研制目标,梳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和研究文献,参考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对照各学科课程标准,梳理一个孩子从小学入学到高中毕业,应该掌握哪些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知识体系,确定中小学课程教材中应落实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寻找各学科课程的融入点和融入内容,提出融入建议,起草完成《指南》征求意见稿。


指南共五个领域,30个核心要点,214条一级目标内容,对14个学科需要落实的具体内容要求提出具体建议。很欣慰的是,我们在领域5安全应急与避险领域把“预防和正确处理烧烫伤”作为一级目标内容写到《指南》中,要求在劳动课落实,在“预防和正确处理烧烫伤”一级目标内容下设两条二级目标内容,分别是“掌握预防烧烫伤的方法”和“掌握烧烫伤发生后的急救原则:冲、脱、泡、盖、送”。


接下来就是教材编写,但劳动课教材的编写是有周期的,估计要到明后年能拿到教材。教材出来前的这段时间怎么办呢?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已经有了成熟的课件、视频等内容,可以去落实教育部《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当中的预防烧烫伤这件事,直接进行宣传倡导。


朱晓宇:中国儿童中心科研部部长


从执行层面,可以和课标结合,跟不同年龄段儿童结合,跟不同领域结合,跟学校现有课程进行融合,才能更好的被学校接受。


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参考国家防灾减灾教育进课堂的形式,从环境安全的角度做预防。从学前教育角度,跟科学育儿结合,跟幼儿园、学校、新媒体相结合。


从不同主题来看,让社会实践与公益劳动相结合。烧烫伤教育本身就是劳动教育,成为公益劳动的一个载体,可以作为儿童同伴教育的一种方式,可以成为儿童和家长共同来开展的公益活动。



陈卫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科研处负责人


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此,倡导“三全”育人理念,即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为了做到这三个全?必然要求实现家校社联建共育,就是家庭、学校、社会一起来合作育人,融通更多的育人环节,整合更多的育人资源,共同做好育人工作。


预防烧烫伤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公益教育项目,要在教育理念和思路上遵循家校社联建共育。


预防烧烫伤教育与少年儿童的劳动教育、实践教育和安全教育等在内容上是融洽的;在教育形式和方法上,更是被广大儿童喜欢,受到广大家长和教师欢迎。从家校社共育的理念和视角出发,如果该项目能主动积极融入到的联建共育示范性社区或学校创建的新教育实践和改革中,就能产生很好的育人效果,具备很强的推广效度。这样的行之有效的模式只要推广开,就能引起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如果烧烫伤基金能成为促进三全育人的有效社会机构,成为家校社共育的一个得力助手,自然会有很多学校、教育机构,甚至教育主管部门委托我们来做这块内容,自然而然就融进教育体系当中去了。


附:


著名烧烫伤专家吴军建议:


孩子们学习劳动前,要事先掌握烧伤烫伤预防知识和急救技能


尊敬的教育部教材局


我们关注到,2022 年 4 月下旬,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课”,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文件指出,2022 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等方面。


作为长期参与治疗烧伤烫伤的医生群体,我们特别注意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在5—6年级,要完成“烹饪与营养任务”;任务完成人要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两三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根据家人需求,设计一顿午餐或晚餐的营养食谱,了解不同烹饪方法与食物营养的关系。


让小学或者中学的孩子们完成这些“日常生活任务”,确实是非常必要的。但这样的要求,也引发了我们的担忧。如果学校事先不做好劳动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急救教育,如果老师不事先给孩子们教明白烧伤烫伤的预防和急救课程,如果家长们、老师们和孩子们没有共同储备好烧伤烫伤和预防和急救常识,那么,孩子们就很有可能在参与这些“任务”课程时,遭受烧伤烫伤意外伤害。


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每年有 2600 万人遭遇烧伤烫伤,其中,有 800 万人为儿童和青少年。在这 800 万未成年人中,又有 300 万人以上为重度烧伤烫伤受害者。就在我们写这个建议信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到,深圳有一位二十出头的姑娘,被热水器泼出的热水严重烫伤;陕西有一位 71 岁的杀猪专业户,全身被开水烫伤面积达三分之二;河南许昌一位五岁的小女孩,在家里被做家务的妈妈不小心烫伤。这三起刚刚发生的案例,之所以如此严重,我们注意到,都与缺乏预防常识和急救常识的普及有关。


因此,一直在推动全民预防烧伤烫伤的医生,一直把普及预防烧伤烫伤的知识和急救常识为己任。我们一直在呼吁,应当把预防烧伤烫伤的常识,以及万一不幸遭遇烧伤烫伤时的个人急救知识,全面纳入常态化教育的序列。让全国所有的公众,全国所有的家长,全国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彻底掌握预防烧伤烫伤的技能和急救常识。尤其是,万一遭遇烧伤烫伤,第一时间“马上冲凉水 30 分钟”这个极其实用的减少伤害方法,必须人人都要提前掌握。


我们认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颁布和实施,是一个非常好的同步传播预防伤害意识和技能的机会。如果在这个“方案”里,在要求孩子们完成劳动任务时,能够同时把预防因劳动导致意外伤害的常识和急救技能,制作成课程标准,提前普及和传播给孩子们,相信,我们的孩子们,将会更加健康安全地成长。在预防烧伤烫伤的常识和技能方面,我们此前做了一些科普工作,但仍旧有更多的人群需要普及。我们愿意联合国内相关机构,为教育部门提供全面的、实用的、易用的方案和教材。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吴军



本文图片来源于爱无痕烧烫伤康复关爱中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