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益共融 | “青年共融发展工作坊”走进联大特教课堂
来源: BCorpsCN共益企业
作者:B Corps China
2021-12-27
219
领域 残障融合



中国大约有2075万聋人,他们是听力因先天遗传或后天人为因素而受损的残障人士,也叫听力障碍者,简称听障人。包括弱听、重听、老化聋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也得以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有机会进入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而这部分人群又以听障大学生居多,然而听障大学生在学习、社会、心理行为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与挑战,必须引起社会广泛重视。




12月17日,由花旗中国支持,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共益企业中国团队与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艺术设计系联合主办的“青年共融发展工作坊”第一次走进课堂。主讲人任仁,为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残障融合实验室负责人和共益企业中国团队B Movement项目经理,她通过国内外真实的共益企业案例来讲解共益企业在全球和中国的发展,为学生们带来全新的“共益”理念,传达商业向善潮流与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艺术设计系鲁主任开场致辞,旁边为手语译员在提供专业支持。


艺术设计系鲁主任:今天的讲座主要是针对18级大四的学生,我知道在座也有其他年级的同学,一并欢迎大家聆听一个我们平时在课堂上很少能涉及的一个领域,就是构建共益经济下的新商业形态。可能大家觉得商业模式和我们这个专业关系好像不是很大,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师从事的很多事情都是商业活动的一部分,做宣传或者是做AI或者是做logo,都和商业有关,感谢任仁老师带大家走到一个新的领域。


该工作坊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通过生动有趣的“共益创新之路”桌面游戏,来引导学生理解企业绩效的构成和社会责任的担当,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社会视野,启发创新思维,助力听障学生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在专业手语译员的支持下,现场气氛活跃热烈,最后还就听障学生关心的就业问题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索和讨论。



通过这些交流,也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听障大学生群体面对的真实问题与所思所想,今年花旗中国与乐平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的“青年人才和就业能力发展计划”也是希望能够让青年群体带着真实的需求与问题,并将社会价值融入自身发展,在社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此项目也将社会创新、企业资源网络、社群协作模式、终身学习机制结合其中,采取综合办法使青年群体尤其是青年残障群体能够得到终身学习并向劳动力市场过渡的机会,为社会创造价值。


党支部副书记邢主任:首先感谢任老师给我们带来讲座,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学到很多,我们的设计专业的课程肯定是和我们经济的发展、商业的形式都是有很多联系的。现在很多大四的同学正在面临找工作,希望大家在就业的过程中,找工作的过程中也能联想到今天学到的一些“共益”新知识,能给大家的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此我们也呼吁更多企业雇主、学术专家、创新实践者、青年同伴可以一同加入联动,为青年残障群体提供更好的发展就业能力的机会并得到就业市场的认可和接纳,为他们找到新职业路径,增加个人收入,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从而走向更加可持续与平等的未来。要获得更多讯息,请联系任仁,renren@fdi.ngo.cn。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