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 · 公益人 | 申屠媛艳:青年公益人要拒绝内卷、拒绝油腻、拒绝无效沟通
来源: CFF2008
作者:申屠媛艳
2021-12-03
329



编者按: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以下简称“2021年会”)于11月22日—24日在线上举办,主题为“迈上新征程的中国基金会”。

本文为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申屠媛艳在2021年会闭幕主论坛上的主题发言,题为“新征程上,我们的新任务”。



各位行业伙伴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申屠媛艳,来自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很高兴今天能在这样一个盛大的行业活动上,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观点。


说实话,一开始接到主办方的邀请,我有点受宠若惊,毕竟我在行业里算是一个新面孔。后来一看,我这一部分的主题——“新征程上,我们的新任务”。我顿时懂了,原来是看中了我的“新”和“年轻”。既然如此,那我就作为基金会千千万万个青年从业者之一,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我认为,青年公益人要敢想敢做。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受过优质的教育,也享受着全世界信息化浪潮带来的各种讯息和视野。因此相比“老一辈”和“中生代”,无论是在对公益的认知、公益项目的设计、项目辐射人群的选择和理解上,还是在对项目执行的操作、项目的筹资方法、机构的发展规划上,我们理应具有更加开阔的思维和更加创新的手法。


除了“敢想”,也要“敢做”。在不违背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的情况下,一切有利于项目或机构发展的力量,我们都可以去链接。在微笑明天基金会内部,我们非常鼓励员工去做一些横向或纵向的联合。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品牌项目,是做唇腭裂的,在执行过程中有一个环节,要在现场搭建一个个工作台,让外科、麻醉、儿科等医生可以一站站进行筛查。现在他们略加改动,引入了先心病筛查、手足畸形筛查等工作站,在前期招募环节,对这些病种的孩子同时进行招募。并且联合了其他做先心病和畸形筛查的公益组织,在现场共同来筛查唇腭裂、先心病、手足畸形的孩子,让这些机构省去了大量前期摸底、招募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再比如,近期我们也在联合做唇腭裂的公益组织,例如嫣然天使基金会,我们和他们在医疗网络、筹资等方面深度合作、资源互补。今后我们也将与更多从事唇腭裂救助的公益机构开展合作。当然,这是一些比较浅显的创新,我们应当鼓励青年公益人做更多形式的创新。让青年公益人能敢想敢做的前提是,老一辈和中生代需要给予青年人,特别是已经成为机构中坚力量的青年人足够的信任和空间以及试错成本。


我认为青年公益人应当是一个鲜活的“人”。TA只是千万年轻人中的一个普通人,有着当代年轻人的所有优点与缺点,公益也只是一种普通的职业。公益人可以热爱美食、生活、时尚、财经、旅游,TA可以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但是我们同样也要允许TA“躺平”。公益可以是一生的追求,可以是一种爱好,也可以只是一份职业。“公益人”可以成为一种荣誉和身份,但却不能让“公益人”成为一种道德绑架。不能因为是“公益人”,就必须要“无怨无悔”,就必须要“改变世界”,就必须要“用爱发电”。


同时,公益也应当职业化和专业化。现在大家都在谈第三次分配,似乎行业迎来了新的春天,那我们的机构是否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我们提供的服务是否已经足够专业、有效、有竞争力?我们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是否已经跟得上快速发展的形势?否则,我们拿什么抓住第三次分配的机遇呢?


我认为,青年公益人要拒绝内卷、拒绝油腻、拒绝无效沟通。如果这个时候有弹幕,我希望大家把666打在公屏上。大家可能都有一样的经历,比如微信里不知该如何回复别人问的“在吗?”,比如无主题、无目标、无产出的三无会议,又比如聊了半天还不清楚意图的油腻谈话……青年公益人,特别是行业的青年领导者,应当是坦率高效、以目标为导向的。在微笑明天,我们有规定,除非是战略规划会或是专项讨论会,其它中层工作会议有明确时长限制,不得超时。机构青年领导者的工作思路应当是清晰的,沟通方式应当是直截了当的,同时也应当勇于提出不同的声音。在这样的领导者的带领下,机构才能有高效的产出,团队才能快速有效地成长。


因此我认为,敢想、敢做、真实、高效是青年公益从业者应当具有的品质,也是我们对行业的担当,是对“老一辈”和“中生代”的回应和交代,是我们在新征程上探索新任务的底气。


今天,在行业内,我们很少能看到一些“青年公益人代表”出现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我倒认为这是一个好事情,每个青年公益人都有不同的观点,都在不同领域内尝试着不同的想法。我们不需要被谁代表,鲜活且观点各异的青年公益人,才是公益蓬勃的未来。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