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者专栏 | 陈莹莹:希望困境人群被看见、被理解
来源:协作者云社工
2021-11-22
166
领域 教育公平



编者按:


协作者“千人助学计划”项目活动启动以来,高校学生、父母工人、青年工人志愿者纷纷参与进来,和协作者的社会工作者一起,走进困境家庭,倾听困境家庭的故事,了解困境家庭的需求。


其中,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陈莹莹,于今年暑假参与了“千人助学计划”的困境大学生助学访谈志愿服务。作为珠海协作者早年服务过的流动儿童,陈莹莹参与困境大学生助学访谈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一次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的过程。以下是陈莹莹的自述。



小时候参与协作者公益服务 埋下公益种子



我从三年级开始参与珠海协作者的公益活动,开始是跟着学校的同学每天到珠海协作者写作业,直到写完作业才回家。小时候觉得协作者的姐姐们(珠海协作者的社会工作者)都是仙女,课后我遇到不懂的问题都会问她们,当时觉得她们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


后来我参与了更多珠海协作者的公益活动,印象最深刻的是参与流动儿童公益夏令营。当时参与了一个环保小组活动,我们需要拿着环保的宣传标牌贴在各个商铺内进行宣传。


儿时的莹莹参加珠海协作者童缘服务


当时感觉自己在做一些很伟大的事情,好像我们的行动真的可以改变些什么。我们到商铺去宣传的时候,姐姐们不会插手,而是鼓励我们自己去行动,如果我们遇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才会出面帮我们。


后来我才知道协作者社会工作者的“不管我们”,是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方法的指导下赋能儿童,鼓励儿童参与社区事务,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改变世界。


当时我还参与了“故事大王”的活动,活动中,我们针对议题进行辩论赛,我是其中一个辩手。我还清晰的记得当时的辩论主题是——“父母应不应该打孩子”。小时候在协作者参与的这个活动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参与辩论,现在我上大学了,也参与了学校的辩论队。


小时候在协作者有非常多美好的回忆,感受到参与公益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个暑假,了解到协作者在招募困境大学生助学的志愿者,加上我生活中了解到很多困境大学生,希望帮助他们,因此报名协作者的“困境大学生在线访谈志愿活动”。



在行动中学习



我在今年8月参与困境大学生在线访谈志愿活动,负责的工作是与困境大学生及他们的家人交流,了解他们的基本生活情况。在访谈前,我会查看申请表内容,熟悉访谈提纲。


参与这项志愿服务,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运用同理心,没有真正去实践的时候,同理心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感谢协作者给我提供实践机会,让我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站在我比你过得好的角度。我更清楚应该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对于对方不是简单的同情,在家庭互动的过程中有很多启发和感触。


我也不断地和搭档的志愿者相互配合。以前,我习惯当小组没有人承担这个工作,我会一个人把工作做完,这项任务就成为我个人的事情。困境助学访谈志愿服务中,我学会尝试与搭档沟通,做好分工和时间协调,和同伴一起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完成。



莹莹参加志愿者面试



理解和看见



在和困境大学生家庭访谈后,通过与家长和学生互动聊天,我对他们有更多的理解。他们不是像大家刻板印象里的,各方面都不太好的情况,很多困境家庭除了经济压力大一些,和我们是一样的。


困境大学生对自己的现状有深入的思考,他们也愿意为改变目前的现状做更多的努力。特别是对未来短期、长期计划,他们都想得很清楚,知道自己每一步要做什么,这个点是很打动我的。



社会工作者为莹莹和其他志愿者开展在线志愿者培训


他们比很多的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思想、能力等方面都比我们想象中强大和优秀。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家长说的话——“不希望孩子被家庭拖累。”我能感受到作为父母,他们心里对孩子有很愧疚的感觉。


当时听了家长们的表述后挺难过的,他们有一种无力的感觉。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困境人群,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所以,我们也希望更多志愿者加入协作者困境助学志愿者队伍,让生命影响生命。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