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5月11日是南都基金会成立十四年。今天,首个“南都开放日”活动在基金会办公室举办。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向公益、媒体、企业合作伙伴介绍南都基金会2020年主要工作成果,交流行业发展的痛点问题,并发布了南都基金会2021-2023新的战略。新战略下,南都基金会将更加注重通过下沉、破圈、链接和协同的方式,促进公益生态发展。

活动由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长吕全斌主持。南都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徐永光和理事长何伟致分别致辞,对参加此次活动,关注和支持南都基金会的伙伴表示感谢。徐永光说,南都基金会14年来业务不断调整,但始终不变的是基金会的使命“支持民间公益”——推动民间公益基础设施建设,为公益行业提供公共品。

南都基金会副秘书长赖佐夫向参会伙伴介绍了南都基金会2020年主要工作成果
南都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发布了南都公益基金会2021-2023战略。从2019年开始,基金会倾听各利益相关方声音,深入山东、甘肃、贵州、湖北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和同行共同分析公益行业的现状与问题。通过调研与访谈,发现当下中国民间公益发展有如下重要趋势和关键问题:
一方面,中国的民间公益生态已经基本形成,公益生态里多元主体、多种力量并存且相互影响,公益行业跨度非常大,但总体力量非常分散,协同不足。另一方面,地方公益组织包括县级公益组织是中国公益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势能所在,他们可以有效地动员当地资源,回应当地的需求,解决当地问题。发挥其“在场优势”,解决区域内横向和纵向协同不足的问题,是激活“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此外,阻碍第三部门发展的主要原因除了老生常谈的缺钱、缺政策、缺人才、缺能力,还出现了缺少协同的新问题;但这些都是表层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错综复杂且互为因果。

南都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发布机构新战略
南都基金会通过因果链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确定了2021-2023战略,将通过行业建设、规模化社会创新、公众倡导及研究和知识生产四个业务版块,实现“建设公益生态系统,促进跨界合作创新”的战略目标。
新战略与2017-2019战略对比,核心业务保持不变,主要变化是通过下沉、破圈、链接和协同促进公益生态的良性发展。
行业建设包含沃土计划和区域公益生态建设两个项目。沃土计划主要聚焦三个方面:支持现有基础设施更好地发挥功能;识别和培育新的基础设施;促进基础设施之间的协同。在区域公益生态建设方面,将着力于促进资源方和执行方能力两大核心要素的发展及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关注区域生态方面的人才及赋能。
今后三年,中国好公益平台将聚焦四个方面:
一,产品端,通过优化遴选和规模化学院服务体系,推动公益产品解决问题的成效不断提高;
二,资源端,让资源更多关注优质的公益产品,持续支持优质公益产品发展;
三,催化协同,促进好公益平台上的公益产品、枢纽合作伙伴及一线组织之间的协同;
四,总结梳理和分享经验。
公众倡导版块是新战略中的新业务版块,包含两个项目:南都观察和公益好声音。这一版块旨在向公众解读社会公共议题和传播公益的价值,提升公众对公益的理解、认可和支持。
研究和知识生产版块希望完成部分中国当代公益发展的重大事件、思潮和实践的记录,建立起公益系列基本问题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并在基金会内部建立经验总结、知识生产和创新试验的工作机制。

南都基金会2021-2023战略业务框架
2021-2023年,南都基金会希望通过四个业务版块的有效配合,完成四大关键任务:
第一,更有效地向企业、政府、公众和公益组织呈现优质公益项目,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提升公益组织的能力。
第二,通过深化对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资源方要素和执行方能力要素发展,以及两项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三,通过向公众解读社会公共议题和传播公益的价值,提升公众对公益的理解、认可和支持。
第四,促进公益组织在所属议题领域和特定区域内的协同。
彭艳妮表示,南都基金会一直以“支持民间公益”为使命,以“社会公平正义,人人怀有希望”为愿景。中国公益整体的力量相对而言比较薄弱,南都基金会期待与伙伴通过更多的探讨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公益向前发展。
浙江省慈善联合会总会副秘书长郑壹零就《社会组织要学会创造慈善价值》进行了案例分享。他提出慈善价值是多样性的,只要我们勇于去探索就会发现、创造更多价值。乐仁乐助社会创新机构联合创始人魏晨教授分享了他对区域公益生态的观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邓国胜教授作为观察员,指出南都基金会很善于把握行业的热点和痛点,新战略找到了问题,但后续具体怎么做,怎么破圈、协同,还有待探讨。
在互动环节中,南都团队就“机构管理”“员工成长”“如何和南都达成合作”“如何看从0到1的创新”“如何看待公益组织协通和竞争的关系”“公益好声音项目下一步的计划”等伙伴们的提问,进行了交流。

今天也是敦和基金会生日,祝敦和基金会9周岁生日快乐!同做行业支持,同“庆生”!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