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会责任家】空缺调查员饭饭:从云山走向理想
来源:社会责任家
作者:李紫瑄 赵赫扬 徐源
2020-09-21
1559
领域 动物福利

 

“对我来说,个体非常渺小,每个个体是没什么意义的。”接受采访的饭饭曾这样说。

 

饭饭本科就读于清华,后来在美国读研,毕业回国后分别在知名快消企业和市场研究公司工作,后又辞职环游世界,现加入云山保护NGO担任空缺调查员的职位。这样一位活出精彩人生的姑娘,却仍在社会的茫茫林海中,找寻着自己这一片叶的位置与价值。

 

云山保护这片致力于守护长臂猿的“森林”不是她的终点,这片渺小的“叶子”还要去往更远的地方,影响更多的人。

 

饭饭在新西兰

 

 


 

 

 01 / 一片叶:寻找人生方向

A leaf: looking for the direction of life

 

 

饭饭在刚上大学时就已经在关注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的方向。出于对动物行为学和生态学的喜爱,饭饭选择在清华大学读生物专业。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前期没有很好的规划和了解,她在入学后才发现发现课程内容跟她预想的完全不一样。毕业后本想再次追寻梦想,但是遭到父母反对,最后赴美读了更好找工作的食品科学专业。

 

研究生毕业回到北京工作,她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知名快消外企的管培生岗位,最初的梦想似乎离她越来越远。公司产品跟饭饭的专业比较相关,但是Marketing的理念却跟她不和。

 

photo by unsplash.com

 

“当初我们CEO的一个观点就是,‘没有什么产品是卖不出去的,所有产品都可以被marketing。’我非常反对这个观念。我会希望产品会有原来的那个用处。”

 

大型商业公司这种单纯追求利益增长的模式和饭饭的价值观起了冲突,她并不想向消费者贩卖消费主义的焦虑。而当饭饭在公司的研发岗位工作时,她才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她希望了解消费者真正的需求。

 

就这样,饭饭的第二份工作选择加入了中国国内的一家市场研究咨询公司。公司的理念——希望通过对中国城市年轻人的了解,然后推动商业去更好地服务年轻人,以及工作中需要用到人类学、社会学的方法,都让饭饭非常喜欢和认同。可她逐渐意识到他们的研究成果无法在实际的商业产品中体现出来,与她的初心背离。于是她再一次离开了公司。

 

这次离开后,饭饭终于开始重新投入到她小时候就有的梦想中去——野生动物和环境保护。在犹豫着要不要读个相关学位的时候,饭饭决定先和老公开启一次世界之旅。

 

新疆、西藏、拉美,跨越太平洋……她一走就是两年。而这次旅行,尤其是她在拉丁美洲的旅行经历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饭饭看到拉丁美洲的人们在生活中少有丰富而花哨的产品,但却依旧过着快乐的生活,这让她更加坚定地走出了消费主义的桎梏,投身于她认可的意义所在。

 

饭饭在墨西哥

 

旅行结束,放弃读书,她直接进入下一份工作。“从毕业之后到现在,工作了这么多年,算是做了一开始比较想做的事情。”她把目光对准了有关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公益组织和社会企业,并且在第一站选择了云山保护。

 

 


 

 

 02 / 叶入林:在云山保护工作

Leaf into forest: protection work in Yunshan

 

 

在锁定方向寻找工作时,云山保护组织中一年期的空缺调查员职位吸引了饭饭的目光。从未接触过NGO的她,准备用这一年的短期工作来了解公益事业。

 

云山保护是一个保护长臂猿的公益机构, 专注于抢救性地研究和保护中国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并且以保护长臂猿等旗舰物种为突破口, 进而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西南森林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图源:云山保护

 

在我国确凿分布记录的六种长臂猿全部属于一级保护动物,但是长臂猿赖以生存的原始森林面临高度破碎化和质量下降,它们的部分小种群面临灭绝风险。

 

曾经“虎啸猿啼”的森林,如今很多却早已听不到长臂猿独特的叫声。曾经长臂猿广泛分布的西南地区山脉密集、交通不便,很多潜在有长臂猿分布的栖息地未开展过系统的摸底调查,一些原始栖息地也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而饭饭的工作就是要去到这些中国边境从来没有人调查过的森林中,系统地布置监听设备,通过监听是否有长臂猿的鸣叫声来判断区域内是否还有长臂猿。再结合详细的社区访问调查,确定实际调查的栖息地范围。最后得出调查地是否可能有长臂猿残留分布的现状。

 

饭饭在安装监听设备

 

饭饭坦言这份工作的难度对她而言并不大。饭饭和队友们主要使用如Google Earth这样的简单工具来判断项目地的植被和生态环境是否适宜长臂猿的栖息,学习监听设备的使用和摆放,并不会用到很多专业的理论知识。

 

虽然原始森林山路崎岖,但是在护林员的带领下,无论走路快慢都可以正常完成安置监听设备的工作。饭饭笑谈说,只要有勇气走下去,体能就不是问题。虽然可能会面对在林子里滑倒的危险,但是因为周围树木很多,就算滑倒也不会滚下山去,并没有生命危险。

 

饭饭在山林间行走

 

而真正的危险反而在于骑摩托车和开盘山公路。盘山公路的一侧就是万丈深渊,狭窄泥泞的山路就意味着打滑不前,饭饭的第一次上山之旅就经历了泥地推车。好在她之前旅途中,有过很多自驾游以及开盘山公路的经验,才得以带着队友们安全抵达前线基地。

 

谈到这份工作的困难,同事和领导担心的都是她会不适应艰苦的食宿条件,比如农村的住宿条件差或者不能洗澡,没想到这些对饭饭而言都不是问题。唯一的不习惯只是借住在当地居民家中,对于习惯了一个人生活的饭饭而言,她觉得有点拘束,没有足够的个人空间。

 

 


 

 

 03 / 一片林: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现状

A forest: current situation of wildlife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经过在云山保护中五个多月的工作,饭饭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公益行业有过很多感触和思索,她个人的经历也反映出了公益行业的很多挑战。

 

首先是筹资问题。当被问到国内野保组织面临的挑战时,筹资困难是饭饭几乎脱口而出的答案。国内野保NGO的资金渠道并不通畅,其资金主要依靠社会捐赠以及政府采购,但是社会捐赠并不稳定,而且政府又有海量的其他工作内容和重点,投入给野保、环保的人力、资金支持都相对有限。

 

公益组织的很多设想和计划,都在资金的限制下只停在了设想和计划。尤其在今年疫情的压力下,这种困难被更加放大,筹款变得更加艰难。想做的事情太多,能做的事情太少”是饭饭口中对于野保困境的总结。

 

其次,饭饭还提到,野保NGO必须要与政府展开密切合作,很多工作离开了政府的支持,几乎难以展开。

 

以饭饭空缺调查的工作为例,在她们去到项目地时,当地的林业草原管理局会派护林员带云山保护的调查员一起进山。如果是更大的项目地,比如在盈江的社区工作中,从云南省德宏州一级的政府一直到乡上的政府,也都与云山保护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积极的配合。

 

饭饭在观察长臂猿

 

除此之外,野保NGO的另一大挑战是人才流失。饭饭就表示,她准备在空缺调查员一年期项目结束之后就离开云山保护。这不止是个人选择,更是国内地方NGO共同面临的困境。NGO对于项目管理、筹资、公共传播、科研等等各种类型的人才需求都很旺盛。资源相对充裕的基金会以及与官方关系密切的NGO倒能够获得专业人才,但国内地方的小型NGO则不然。在各种条件的限制下,员工的工资待遇低、岗位要求高、工作强度大、上升空间小,因此本地NGO的员工流动性还是较大。

 

在种种挑战之下,饭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NGO必须借助媒体传播工具,让更多的资源和关注倾斜到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在云山保护的工作中,传播对于公益行业的重要性也远超饭饭的想象。无论是身为空缺调查员的她,还是做栖息地调查或者社区调查的同事,都在自己的工作之外大力支持云山保护的宣传工作。

 

 


 

 

 04 / 叶与林:个体的渺小让我难有价值感

Leaf and forest: the smallness of an individual makes it difficult for me to have a sense of value

 

 

抛弃高薪的工作,舒适的生活环境,只身来到人迹罕至的山林,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个轻松的选项。

 

我们本以为支撑着饭饭走下来的是她这份工作带给她的价值感,但是我们却得到了出乎意料的答案。

 

“我觉得这份工作带给我的价值感并没有很高,因为对我来说,个体非常渺小,个人对于整个领域而言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可能这种观点会影响我的价值感。”

 

对于饭饭来说,做动物保护这件事情只是她自己的兴趣,只是出于自己对动物的热爱。但她却很难对这件事产生价值感,因为她没有办法把自己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这种个人的想法作为普适价值观,去要求所有人都必须重视野生动物保护。

 

“以整个社会的底层逻辑来讲,这个逻辑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没有环境保护的位置。”饭饭无奈地说。

 

图源:云山保护

 

其实饭饭是带着这一疑惑加入云山保护的。“我知道一定有一个小圈子的人是一直在重视这方面的,但绝大多数人就是会觉得和自己无关。我就想看看这个领域里大家在相信什么,大家的价值能不能让更多的人去相信,但做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觉得它还是一个小圈子人关注的事情,仍然不能被广泛的大众所重视。”

 

在拉丁美洲的旅行让她意识到,世界虽然宽广而多样,但很多社会问题却是相似的。她不想再做点对点的,沧海一粟般的努力,而是想结构性地解决社会问题,也就是寻求由制度或政策引发的社会问题的根本改观,能从根本上影响或者改变整个群体的境遇。饭饭认为,如果不从结构化的角度努力,那么个人渺小的力量只能影响一小圈人,社会问题无法根本解决,因此她想要做得更进一步。

 

而且饭饭并不喜欢地方小型公益机构这种需要筹款的模式和项目制运作方式,能做什么样的事情完全取决于能申请到多少的资金和怎样的项目。所以空缺调查的工作结束之后,饭饭打算进入社会企业,并且也有自己开办社会企业的创业想法。

 

当我们问道她是否还会接触NGO的工作时,饭饭表示不论是公益行业还是社会企业,它们的初衷都是想要解决社会上的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这两个行业的区别,对她来说不太重要。

 

此时,饭饭的心思终于明了地展现了出来:她希望追求更加有效获得资金资源的方式达到相对自由,从而为社会做出真正的贡献。回顾曾经走过的路,从在商业领域中试图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到在公益领域中为动物保护做出贡献,再到经过对公益事业的反思后,决定投身社会企业,饭饭这片小小的“叶子”,一直试图走向更广大的“森林”。

 

photo by unsplash.com

 

载着一车同事在高黎贡山惊险的盘山公路上前行;在墨西哥买了辆车自驾环游拉美;一拍脑袋决定英年早婚;放弃高薪工作转投野保NGO……这个不走寻常路的cool girl,正在走向她越来越精彩的人生。

 

饭饭在玻利维亚

 

森林中,每一片叶的存在构成林海,每一片叶的震颤构成林涛。正是如饭饭一般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的“叶子”,才能构筑出广袤的“森林”,也正是这片森林,才没让这个社会晒秃噜皮。

 

 

图源:云山保护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