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服务对象复吸后,我的一封信让他逃离“毒窟”
来源:上海法治报 2020-06-18
2020-06-22
1424

“我都快90岁的人了,还能不能活着见他出来啊。” 当王仔的老父亲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紧握金婵娟的手时,金婵娟看着年迈而又悲痛的老人,陷入了自责与困扰中:如何帮助阿仔戒掉毒瘾,从哪个方面下手才能触动他呢......

 

金婵娟曾经做过服装工艺老师、出纳,也做过个体户,丰富的人生经历让她对生活有着更多感悟和执着。2008年6月,她加入了禁毒社工队伍,从此便将帮助服务对象逃离“毒爪”的责任扛肩上。

 

她是如何帮助服务对象阿仔戒掉毒品、步上生活正轨的呢?以下是金婵娟自述的帮教故事。

 

 

少年雄心志在四方,一朝不慎落入毒窟

 

 

王仔是我众多服务对象中的一位,当时他在强制戒毒所,我从居委会了解到他离异,家里三位老人都已经80多岁了,还有年幼的女儿在上初中。第一次家访,老父亲说不争气的儿子好久没了音讯,写给他的信也退了回来,最让他纠结的是孙女的户口问题还没有落实,已经初中的孙女要参加中考的问题深深困扰着他。

 

老人的无助和女孩的沉默,让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我便去居委会为孩子申请低保,去派出所咨询落实户口,随后的时间里也定期看望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个家庭找到一份寄托。

 

通过多方面的走访,王仔的基本情况也日渐清晰:王仔已经离异,女儿在上初中,家中有兄妹四人。作为父母的老来子,王仔从小受尽宠爱。初中毕业后,他顶替父亲进当地一家县属企业上班,拿着每月100来块的工资。

 

工作轻松却也乏味,听着机器的轰鸣声,看着办公室一方小小的天地,年轻的王仔雄心蠢蠢欲动。于是,他毅然决然辞去了在当时人眼里的“铁饭碗”,去上海市区闯荡。

 

由于早年在工厂里学过驾驶,很快,他成为那时稀缺的 “的哥”。在做“的哥”的日子里,不止父母,连隔壁邻居一提起他,都是不由自主地翘起大拇指:“这孩子,还真是我们这里的骄傲!”

 

似乎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就在这段时间内,他认识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朋友”。

 

在他们的诱惑下,王仔迷上了赌博,赌场是个无底洞,正慢慢地将他的辛苦钱吸噬干净。他也染上了毒品,当时他认为这是一种时尚,是有钱人的标志,可他万万没想到,后来为了毒资他卖掉了城区的商品房,最终落得妻离子散,从天堂跌入地狱。

鸿雁传书交笔友,无奈复吸

 

我和王仔的帮教故事是从一封信开始的。

 

2009年5月12日,我给王仔寄出第一封信。可是整整四个月,没有收到回信,我便契而不舍地寄出第二封。8天后,我终于收到他迟迟的回信,从此我们二人长达十年的故事便开始了。

 

令我惊讶的是,王仔的信行文流畅,字迹俊秀。我一遍遍读着,不断地猜想,他是怎样染上白魔,走进毒品这个泥潭的。

 

随着书信的不断往来,和我对王仔每周一次的走访,我们之间的隔阂也在慢慢消除。半年后,王仔出所了,我第一次见到了我的笔友,此后,我们便开始了更为频繁的联系沟通。

 

直到2012年5月4日,正值五四青年节,工作站开展小组活动,可是怎么也联系不上王仔。不祥的预感在我脑海里闪现,我立即拨通了派出所的电话,我的猜测没错,王仔复吸了。

 

虽说失败是常态,但我还是难以接受,自己的真心帮教没有得到效果。我不免怀疑难道他在我面前的一切都是假象吗,难道我的真诚和竭尽全力,在他眼里是一个玩笑吗?

 

当我们匆匆赶到王老伯家时,王老伯像拉着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握住我的手:“小金啊,这个逆子不争气,竟然拿着我的养老钱去吸毒。”王老伯伤痛地说,“我都快90岁的人了,还能不能活着见他出来啊。”   我明白,王仔此次戒断的艰辛将非比寻常,不仅因为他心瘾难除,更重要的是,家人好不容易对他建立的信任轰然崩塌,重建谈何容易。

 

此后我便开始打听王仔的下落,可整整2个月仍了无音讯。

 

心急如焚时,我突然收到王仔的信。在他的信里,我读出了他的愧疚、悔恨,更多的是他自我放弃、破罐子破摔的消沉。父母对他灰了心,兄弟姐妹对他失望透顶,更重要的是女儿——这个他最令他牵挂,对他最重要的亲人对自己这个失败的父亲,连提也不愿提。

 

 

父女亲情化心结,消沉父亲重振信心

 

 

王仔很清楚自己在家人面前孤立无援的处境,如果年迈的父母没有等到他出所便撒手人寰,无助加上悔恨,他会做出什么事,我不敢想。整理了思绪后,我突然想到,既然女儿是心头肉,那么如果女儿的态度有所松动,势必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虽然可能会碰壁,但我还是找到了他的女儿。拒绝、冷漠,咆哮、痛哭,经历了一系列情绪释放后,这个十五岁的小姑娘浑身颤栗。看着眼前这个泣不成声的孩子,我心疼地紧紧抱住她,“哭吧,金阿姨在”。

 

我也是一位母亲,能体会到一个15岁女孩对亲情的渴望。待她渐渐平复后,我问她:“想爸爸吗?”她点了点头,我说:“爸爸也很想你,想听听你的声音,要不然我们给爸爸写封信吧,你是他的精神支柱,我们一起帮助爸爸摆脱毒魔,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好吗?”小姑娘答应了。

 

万念俱灰的王仔怎么也没想到,这个连电话也不愿接的女儿,会主动给他写信,这封来信就像黑夜里的一束光,重燃王仔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两年后,王仔出所了。他像变了个人,在照顾父母的同时,积极参加站里的小组活动、各类公益活动和演讲比赛。

 

由于表现优秀,王仔成为了一位同伴辅导员,还加入了“涅槃重生”巡讲团。他走进学校、社区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告诉大家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2015年10月,我和王仔参加总社开展的“我的助人故事”主题演讲比赛,真实的帮教故事和精彩的演讲得到了评委老师的认可,荣获一等奖。同年,上海法制频道《禁毒视窗》栏目组专程来王仔家拍摄记录片。

 

王仔的故事打动着许多人,他虽然是药物滥用人员,但他对父母照顾得无微不至,是村里出名的个大孝子。2018年6月,在全国禁毒演讲比赛上海赛区的比赛中,我和王仔代表自强总社再度登台讲述我们的帮教故事,真情的演讲最终帮助我们获得了上海赛区三等奖。王仔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改变。

 

 

人生多艰,好友相伴共渡苦难

 

 

王仔的生命试炼还没结束。2018年12月,正当一切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上天又和他开了个玩笑,一场车祸让我们再一次失联。王仔突然几天没发朋友圈了,联系不上。会不会是他老父亲病了,会不会他家发生了什么,会不会……

 

百感交集中我们赶到了王仔家,被告知王仔因车祸住进了医院。我们直奔医院,见到王仔的那一刻我一阵心酸,他的头上带着淤青,脸色惨白。看到我们他很感动,我却从他的眼睛里看到生命的坚强。

 

紧接着,在他还没有完全康复时,96岁的老父亲被查出膀胱癌。2019年5月30日,王老伯永远离开了他陪伴50多年的儿子王仔。

 

如今,王仔最依赖的双亲都已离他而去,相依为命的女儿也在外工作很少回家。一个人的生活除了寂寞,更多的是艰辛,但王仔没有那么脆弱。他告诉我们,虽然父亲走了,但还有许许多多的亲人在关心着他,包括社工。他会过好自己的生活,他会懂得感恩,不再让社工和亲人们失望!

 

王仔的故事还在继续,我禁毒社工生涯也还在前行。2019年8月,我受邀参加央视《心理访谈》节目录制,我们社工的帮教故事打动了在场的嘉宾,也让嘉宾对服务对象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接纳。

 

一路走来,我愿意成为一双手,把吸毒者拉出泥潭,牵引、搀扶他们走过毒品沼泽。我们见证了一个个服务对象从“地狱”爬上人间的艰辛,这些故事让我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生命能够影响生命。

 

在帮教过程中,我与服务对象共同成长,感受自身的价值。我愿意用真心唤回一颗戒毒心,用耐心陪伴风雨禁毒路,用热情修补破碎家庭的伤痕。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和更多的服务对象一起并肩努力。绽放生命的华彩,谱写人生全新的篇章……

 

整理 | 谢钱钱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