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资讯 > 资讯详情
世界读书日,这10本与基金会有关的好书不可不读!


领域
教育公平
今天,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
这天下第一好事,便是读书。
这天下第一好事,便是读书。
从古至今,对于读书
各位大家向来不吝赞美之词
各位大家向来不吝赞美之词
宋代黄庭坚曾说
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
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
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
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杨绛也说
三日不读不好过,
一周不读便觉得白活了。
一周不读便觉得白活了。
曾国藩说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
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古之精于相法者,
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古之精于相法者,
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书籍是储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宝库,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
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昨晚,我们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求助帖:
“明天就是世界读书日了,小方想问问朋友圈的各位,在基金会行业工作这么多年,有哪些书你觉得是入行必读或者强烈推荐的呢?”
“明天就是世界读书日了,小方想问问朋友圈的各位,在基金会行业工作这么多年,有哪些书你觉得是入行必读或者强烈推荐的呢?”
留言里除了各位的精心推荐外,还有很多伙伴留言表示“同求!”“想知道!”于是,我们整理了不全但是用心的基金会行业必读书单,分享给大家。
今天
我们不谈工作
只做这天下第一件好事!
我们不谈工作
只做这天下第一件好事!
特立独行的基金资助工作者之实地笔记
《草根慈善》
《草根慈善》

内容简介
本书的作者是全美公认的杰出慈善资助工作者,他结合自己几十年来的慈善资助工作,引用了大量的实例,讲述了基金会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及慈善资助工作快捷有效的做法,将自己的慈善理念和慈善实践的宝贵经验娓娓道来。平实中洋溢着激情,言简意赅又不乏可操作性。本书的引入,有望对蓬勃发展的中国基金会和草根公益组织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美]比尔·萨莫维尔 / [美]弗雷德·塞特伯格
比尔·萨莫维尔(Bill Somerville)是一位全美公认的创新慈善基金发放专家。他曾为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的350多家基金会做过咨询,并传授他在基金发放中的创新经验和有效管理方法。他具有接近50年的在慈善和非营利组织中工作的经验,如他曾在旧金山半岛社区基金会担任了17年的执行主管,在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和社区大学教授有关慈善的课程等。1991年,他创办了慈善风险基金会(Philanthropic Ventures Foundation),并专注于实践应时基金发放的实践工作。其中,最具开创性的工作之一就是他创立了在48小时内办理和发放小额基金的“无纸张”基金申请流程。
弗雷德·塞特伯格获得全国艺术基金创意写作奖和众多记者奖。与他人共同出版两部关于非营利部门的著作:《与咨询顾问成功合作》和《超越利润:管理非营利组织全面指南》。其他著作包括:《走过的路:穿越美国文学景观的旅程》《有毒的国家:从化学污染中拯救我们的社区之战》和《旅游者故事集——美国》。
巴菲特送给比尔·盖茨的智慧书
《财富的福音》
《财富的福音》
.bmp\")
内容简介
2006年6月25日,“股神”沃伦·巴菲特宣布将85%的个人财产(约370亿美元)捐给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委托后者用于公益事业。这一巨额的捐款使巴菲特超越卡内基、洛克菲勒,福特和盖茨,成为历史上最慷慨的慈善家。据说,世界第二富翁巴菲特曾亲自送给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一本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著作——《财富的福音》。而盖茨也常读《财富的福音》,并以卡内基的警句“拥巨富而死者耻辱”自勉。
作者简介
[美]卡内基
安德鲁·卡耐基(1835—1919),出生于苏格兰,美国实业家、慈善家,卡耐基钢铁公司的创始人,被世人誉为“钢铁大王”,被世人誉为“美国慈善事业之父”。
领导者必读的管理小说
《行善的诱惑》
《行善的诱惑》

内容简介
海因茨·齐默曼神父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20年间,他将圣杰罗姆大学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教区学校打造成为一所声誉斐然的全美知名学府,与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全球领先的研究性大学并驾齐驱。
齐默曼神父发挥基督徒的恻隐之心,想帮一名不称职的初等教员找工作。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在圣杰罗姆大学掀起了轩然大波。20年学校迅速发展过程中埋下的许多隐患都浮出水面,各种冲突和摩擦将学校上下搅得人心涣散、分崩离析。
小说思想深邃、发人深省。故事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有血有肉,他们如何应对危机是这部小说的主题。全书情节精彩、紧凑,峰回路转,结局出乎意料。
小说思想深邃、发人深省。故事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有血有肉,他们如何应对危机是这部小说的主题。全书情节精彩、紧凑,峰回路转,结局出乎意料。
作者简介
[美]彼得·德鲁克
彼得·F·德鲁克,社会思想家,集作家、顾问、教授于一身。1909年11月19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一生著有41部巨作。1939年出版《经济人的末日》,受到丘吉尔高度赞赏。1954年的《管理的实践》则奠定其大师级的不朽地位。之后的一系列著作构建了现代管理学的根基,因而他被尊称为“管理学教父”。但其本人则坚持以“社会生态学家”自居,通过管理的哲学思想贯彻落实“自由而有功能的社会”愿景。2002年获美国总统布什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2005年11月11日辞世,享年95岁。
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百年
《改变中国》
《改变中国》

内容简介
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的经历充满了起伏、矛盾、失败与成就,这与洛氏基金会的文化优越感和中国的时代背景有关,也跟双方强烈的理想主义和人文精神密不可分。作者在研究这段历史时,将西方医学、洛克菲勒基金会、美国教育家、传教士、中国知识分子、改革家和中国政府,都一一置于聚光灯下,探讨不同文明在交往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而身处其中的人们,又如何利用自身和对方的资源,艰难地寻求共识。
作者简介
马秋莎
美国欧柏林大学东亚系教授。北京人。北京师范大学学士、硕士,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历史博士。研究兴趣包括中国社会团体与公民社会、西方传教士史、洛克菲勒基金会史、西医在中国等,就此发表多篇中英文论文。专著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Paving the Way to Civil Society? (《当代中国NGOs:走向公民社会?》,2006年出版,2009年再版),是该领域被引用最多的研究之一。
南都公益基金会公益风险投资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散财有道》
《散财有道》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写给资助者的书:如果你是资助老司机,这本书也许能够给你带来新的思考和碰撞,再度咀嚼反思消化“资助之道”;如果你是资助小鲜肉,这本书更是能够让你在做资助之前打开视野,看到前辈们的探索之路,看到资助的完整过程和背后的理念逻辑。
主编简介
刘晓雪
墨德瑞特联合创办人,专注于为非营利领域提供人员及组织发展方面的内容、咨询及服务。曾任南都公益基金会资助官员近6年,主要通过资助公益机构的组织发展促进其产生更大规模的社会影响。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任职3年,从事社会文化和民意研究,并推行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扶持项目。代表性成果:《基金会工作人员素质能力库1.0》、《散财有道——南都公益基金会公益风险投资的理念与实践探索》、《2010年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
国内最系统最全面的关于基金会评估的专著
《基金会评估:理论体系与实践》
《基金会评估:理论体系与实践》

内容简介
2010年以来,受北京市民政局的委托,北京师范大学陶传进教授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对全市139家基金会进行了评估。本书在系统总结这些评估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反映基金会本质属性、具有创新性的社会组织评估理论架构,并据此形成了系统化的、科学合理的基金会评估指标体系。可以说本书是国内迄今为止最为系统、最为全面的关于基金会评估的专著。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体系、指标、公式,无不给人以认识的启迪和实际工作的指引。
作者简介
卢玮静/赵小平/陶传进/朱照南
卢玮静,女,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
赵小平,男,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博士,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博士后。
陶传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非营利管理专业的负责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后,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非营利组织的功能与管理,社会公益事业的促进与公民社会基础的建设。
赵小平,男,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博士,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博士后。
陶传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非营利管理专业的负责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后,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非营利组织的功能与管理,社会公益事业的促进与公民社会基础的建设。
朱照南,男,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
资助型基金会案例述评
《资助的价值初探》
《资助的价值初探》

内容简介
中国的基金会资助行业正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初生探索阶段,固然在总体上尚未形成成熟的使命定位和相应的逻辑框架,去识别和锁定社会问题,并形成稳定、清晰的资助理念、资助战略、资助模式及资助关系,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基金会资助领域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本书共分十二章。包括序言,以资助促进公益生态发展——资助型基金会价值研究综述,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案例,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案例,福建正荣公益基金会案例,北京市温暖基金会案例,广东省千禾公益基金会案例,南都公益基金会案例,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案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案例,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研究策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资助之道。
作者简介
北京沃启公益基金会课题组
北京沃启公益基金会,前身是北京万通公益基金会,2017年3月独立于原发起企业,成为社会化运作的非公募基金会,并于2017年7月被北京市民政局认定为慈善组织。沃启基金会致力于通过研究、咨询和传播,推动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和公益行业的专业化发展,业务范围包括环保、节能、教育、社会扶贫等公益领域的交流、宣传、研究、资助及相关公益事业。沃启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北京市民政局,业务主管单位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资助者实用指南
《基金资助工作基础指导大全》

内容简介
《基金资助工作基础指导大全:资助者实用指南》是基金会精英们的必备工具书。本书针对资助工作者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提供独特视角、分享经验、给予有效建议,使其不断思考并将学到的方法应用于实践,实现自我和团队的不断提升。
作者简介
[美] 弗雷德·塞特伯格 / [美] 柯尔邦·S.威尔伯
弗雷德·塞特伯格获得全国艺术基金创意写作奖和众多记者奖。与他人共同出版两部关于非营利部门的著作:《与咨询顾问成功合作》和《超越利润:管理非营利组织全面指南》。其他著作包括:《走过的路:穿越美国文学景观的旅程》《有毒的国家:从化学污染中拯救我们的社区之战》和《旅游者故事集——美国》。
柯尔邦·S.威尔伯,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大卫-露西儿·派卡德基金会荣休理事、前任总裁和首任首席执行官(1976-1999)。他用23年时间带领派卡德基金会从厨房里的家庭基金会转型为在创新和有效做慈善方面有行业领导力的顶尖基金会(年度基金资助从800万美元升至5亿美元,资产额从700万美元升至130亿美元),是美国慈善界享有声望的领袖人物,也是本书的灵魂人物。他和弗雷德·赛特伯格还著有《满怀信心地给予——理智型慈善指南》。
为非营利组织量身定做的领导管理理论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内容简介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只涉及明天的"热点"问题,即关键性的。决定性的、生死攸关的和明天肯定会成为主要挑战的问题,将从以下6个方面深刻分析2 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1.管理的新范式2.战略——新的必然趋势3.变革的引导者4.信息挑战5.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6.自我管理。我们生活在一个意义深远的转型期,现在的管理学思想仍然沿用20世纪的那些基本假设,很少有人去注意它们是不是“事实”。但实际上,它们都已经过时了。如果用不正确的假设去制定战略,那将不可避免地把组织引向不正确的轨道。
作者简介
[美]彼得·德鲁克
彼得·F·德鲁克,社会思想家,集作家、顾问、教授于一身。1909年11月19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一生著有41部巨作。1939年出版《经济人的末日》,受到丘吉尔高度赞赏。1954年的《管理的实践》则奠定其大师级的不朽地位。之后的一系列著作构建了现代管理学的根基,因而他被尊称为“管理学教父”。但其本人则坚持以“社会生态学家”自居,通过管理的哲学思想贯彻落实“自由而有功能的社会”愿景。2002年获美国总统布什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2005年11月11日辞世,享年95岁。
美国百年公益发展的启示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

内容简介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是第一本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综合介绍和分析美国公益事业发展的著作。作者探究美国一百多年来公益事业与公益基金会组织的起源与发展,深入本源,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如何把资本引向对社会有益的事业,为“唯利是图”的资本找到有效的驾驭和引导之道。作者根据最新的考察和研究,发现一种新的公益模式正在兴起,主要是利用资本的特性,寓公益于商机,不仅授人以渔,而且要掀起一场渔业革命;不再视穷人为单纯的捐助对象,而是潜在的创业伙伴。毫无疑问,这种“致力于改变游戏规则的革新”的成败,不但是对美国以及资本主义制度自我纠错的革新机制的考验,而且将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本书为《财富的归宿》最新增订版,除了美国最新公益趋势之外,更增加了关于中国公益事业的起源与发展的内容,是中国读者了解和研究美国与本土公益的极佳读本。
作者简介
资中筠
资中筠,1951年清华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资深学者、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美国研究》主编、研究员。参与创办《美国研究》杂志和中华美国学会,创立“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并任第一、第二届会长。
主要著作:《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二十世纪的美国》(主编《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之一)《资中筠集》(学术论文)。随笔集:《斗室中的天下》《锦瑟无端》《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学海岸边》(与陈乐民合集)《资中筠自选集》(五卷)《美国十讲》《老生常谈》等。翻译有巴尔扎克(法国)、薇拉•凯瑟(美国)、阿兰•德波顿(英国)等人的著作。
据说大部分书单
对于99.99%的人不过是转发与收藏
希望从这里开始
我们都能成为那0.01%
对于99.99%的人不过是转发与收藏
希望从这里开始
我们都能成为那0.01%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