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17年10月美国反性骚扰运动“me too”到国内很多大学教授爆出性侵学生,再到这几天的公益领袖强奸及强奸未遂事件,有人问为什么很多年前发生的事,今天才说出来?是有阴谋么?
不!只因为有人站了出来,给更多人勇气让埋藏在心底,压抑多年的事件浮出水面。
十几年前看过台湾一部偶像剧《战神》绮罗(大S 饰)是一位被继父性侵的高中生,达也同学(修杰楷饰)调查后对零(周渝民饰)说“她继父口碑超好,对人谦恭,在别人眼中是好好先生”(台词大意)。这也是为什么被性侵的绮罗从没对人说起的原因,因为没有人相信,这么好的人怎么可能强奸女儿。
《战神》剧照
台湾已故作家林奕含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描写的是幼年被家教老师诱奸,却一直催眠自己说那是爱情,直到身患抑郁症自杀,引起公众惊觉。
林奕含生前接受采访
诱奸、强奸并不多发于临时起意,而大多数时候都是有预谋,有计划的,熟人作案。
因2013年前后爆出众多恶劣未成年儿童性侵案件[1],国内成立了如“女童保护”“爱成长”等未成年学生性教育机构,也有机构开设了性教育项目,五年过去了,情况有所好转么?
事实证明性教育与自我保护怎么重复做、不停在说都不够。因为我们常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却没有教他们如何不去伤害别人。
- “ 今天长辈抱了我一下,说‘你长大了,真是越来越懂事了’,ta还亲了我一下,夸我懂事。但抱我的时候压到胸了,我觉得不舒服。”
- “与同事一起吃饭时,坐在那里,腿时不时的被碰到,ta应该是无意的吧?”
- “今天开会后,上司拍拍我的肩膀说,‘越来越有想法了,加油干’,但拍我时候还捏了捏我的肩。”
- “外国人见面是拥抱的,我是不是想太多了?”
- “客人握手时挠我手心是什么意思?”
- “和朋友聊天时说起最近膝关节有些疼,ta突然捏了捏我的膝盖,说’还行,没什么大事儿’”……
人是群居的,要与他人打交道,这尺度如何把控?
常有崇拜的对象,如老师,ta知识渊博;如长辈,ta待人接物得体;如上司,英明神武,紧急的事都能处理得当;同事前辈好厉害,什么都知道,等等〜我们尊敬,敬仰的人,如果获得这类人的认可和喜爱那真是太美好的一件事了。
可上面那些发生的事,貌似没什么,但总是有点不舒服或是不知道如何反应时,请当即拒绝,坚定的表明自己不舒服的态度,不要在意是不是“小题大做”。
为什么上文用的是ta,而非“他”?是因为这些事一样会发生在女老师,女长辈,女同事,女上司身上,这与性别无关。
“Yes Means Yes”请列为重要知识点。在我们有肢体接触时,需要明确对方是否愿意的。
对待小朋友时,我们会问“可以拥抱你一下么?”为什么对待成年人就不用询问,而是“一切尽在不言中”“一般都是这样的”。
请彼此尊重每个人的底线不同,请不要用“肢体接触有助于增加亲密关系”这类言论迷惑人心。
愿所有人都有勇气面对自己身体提出的抗议,愿所有人都不会在深夜后悔当时为什么我没有拒绝。
[1] 2013年中国儿童性侵事件报告
http://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20374181
作者:张晓玲:,十年教育公益从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