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站立于花开岭上
2014年底,我们从北京南迁杭州,在城西小区里一个300多平方米的会所里,野蛮生长,长成了五个板块——乡村儿童福利、乡村生态环境、乡村经济、县域人力和城市儿童公益游学,聚集长三角资源,沿着沪昆高铁西进贫困地区,助力中国乡村有尊严、可持续发展。
七年间我们建立起乡村儿童联合公益集群
花开岭上低丘缓坡,植被茂盛
我们发轫移动互联网,重视借力技术和工具。所以,它需要面向未来,数据化,智能化,保持洞察时代趋势的能力,并能小跑快进。
最后,花开岭一定要有美——这是弥足珍贵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山水风景,我们还要有人文之美,温厚,柔软和善意。
第一个建筑是图书馆,很多书,周边孩子们可以来,也是我们学习、休息和议事的一个人文空间。
其次,我们需要一个食堂。
开荒种菜去!食堂自给自足
办公当然是第一刚需,所以我们要盖一栋3层的楼,100多名伙伴可集中搬动。如有更多一些空间,我们做成共享办公室,方便外地伙伴来杭可以办公。
雨后新山,大地上到处生出短而粗壮的蕨苗,勃勃生气,孩子们回到大自然里,跑上跑下,焕发着野性的力量。
县域公益学习中心
必须强调来说,花开岭将是一个学习中心。
随着社会进步,中国公益快速而蓬勃发展,但大量公益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县域公益组织缺乏筹资、传播和机构治理能力,无法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更无力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一个巨大痛点。
2015年,我们建立青螺学堂,旨在帮助中国县域公益组织提升“1+4”项专业能力(即领导力,筹资力,影响力,执行力和创新力),持续支持县域公益组织更富能动和效率的成长,推动县域公益发展。
过去三年,青螺学堂联合数省团委、妇联和民政系统,在各地培训近千名公益伙伴,并依托沪昆高铁、沪蓉高铁搭建一张县域公益组织互助网络。有了花开岭,我们就可以引导县域公益组织和农业创业年轻人来杭州学习。
青螺学堂特训营
每年几千名伙伴学员,谁做讲师呢?
同时,我们也邀请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伙伴——我们没有成立基金会,而是联合7家基金会发起不同公益项目,多年互助,我们合作愉快。花开岭空间狭小,无法安顿较多公益机构,我们只能建立各基金会在杭州联络处,并支持他们把各自做得最成熟项目搭建模型,进入培训课堂。
我们继续打开边界,邀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奥托·夏默教授和跨界创新行动研究学院U—school落地花开岭。
培训可以带来收入,而它将保障花开岭自我造血,实现它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乡村振兴的“模型中心”
但,我们的梦想不止一个学习中心。
一个优秀的公益项目,其实就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方案,是一个有效模型。而2013年,我进了一家商学院学习,才近距离看见商业组织解决社会问题的精准、有效和可持续——企业不能创造价值,就会必死无疑。一个企业,一定会有一个或多个根本性解决社会痛点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它们正是解决各类问题的模型。
公益联手商业,不能缺了政府。这些年,我们幸运获得一些县域政府打开大门,并安排相关部门大量人手,一起落地、执行和优化该些模型。
二、学界响应,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可以用商业保险公司的方法。
三、我们觉得可以尝试,回到微博动员网友志愿者,建立小团队,邀请商业保险公司,商议孩子病患费用解决方案。
四、商业公司迅速提交方案,但没有经费,他们就不会行动。所以,我们掉转头,去找人民捐款,购买商业保险,免费送给孩子。
五、谁做呢?湖北鹤峰县第一个负责落地执行,我们三方试错纠错,优化进化,形成一个稳健有力的模型,推广到全国11个县。
在这些试点县,一个孩子如大病,不管什么病,也不管哪里治疗,我们最多可以一年赔付30万元,有力支持当地新农合——父母只须支付1万元,如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还可以降至5000元,让当地民众简直难以置信。2018年3月,我们在北京举办论坛,也借助两会供国家参考,争取推广中国585个贫困县,三方再合作帮助2500万名贫困儿童接近“大病免费医疗“。
我们终于发现了社会改革一条崭新路径:从心出发,建立大愿,用社会之线串联政府、商业、媒体和学术多方,形成一个多方混搭的新组织,建立一个跨界合作的模型,更精准、更高效解决社会问题,然后提交中央政府决策参考,引发更大规模改变。
这个生机勃勃的地方,
未来或可成长为一个中国乡村振兴问题解决方案“模型中心”
现阶段,我们只聚焦乡村问题。惊喜的是2017年10月以来,国家正在努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深刻认同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中国乡村正在遭遇巨大危机——劳力外流、儿童留守、老人空巢、土地抛荒、垃圾遍地、河流污染,并渐成破窗效应,恶性循环。我们愿意参与其中,以社会的角度来贡献清新力量。
我们一一电话合作县的政府伙伴,湖南新晃、湖北鹤峰、云南漾濞县、安徽石台县等,邀请他们以后来杭州参与建模和培训,他们将带来政府视角、行政资源和组织网络,令行动模型更为结实,他们获得的回报是:每一个新模型将优先在该些县落地执行,去解决当地问题。
3月21日,清华大学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告诉我们,清华大学公益社创实验室愿意进驻花开岭,和我们做一个公益社创谷。我们是公益行动者、更是探索者,但行动需要学术和理论的支持,淬火磨砺,才能锻造更牢靠模型。
还有一个可能性,新的模型被研发出来,它们不只是被现有公益组织和县域政府使用,它们也可以流向无数年轻人——除了公益组织,年轻人也可以组建社会企业,使用这些模型去解决社会问题,给社会创新创业和社会创投埋下一个大大的伏笔。
成为创造历史的一员
花开岭有18亩土地,我们正在走审批流程申请适度建设用地,但我们可以在之前获批近500平方米土地先行动起来。
一群来自上海和杭州的建筑志愿者,还有湖南大学建筑系校友,做出一个平面设计图。所以,它是这样子的。
花开岭平面设计图
但,我们还是要找一笔钱,用于花开岭基础建设和运营。
我们只能继续寻求众人支持。
但,现实困难是花开岭的法律承载主体是浙江省青螺公益服务中心,是一个社会服务机构,按照法律规定无法对外直接进行公开募捐。同时,也没有一个公募基金会可以用这样一个项目公开募捐,再捐赠给青螺中心用于花开岭的建设。此外,这些年,我们一直得到大家无私捐款支持,这次我们希望可以略表谢意,努力回报大家。
和民政、司法和学界的专家们伙伴们多次商议,我们设计了一个创新模型——我们推出一个“花开岭产品服务包”,通过销售来获得收入。
B.一只菜鸟,也可以做一个令人尊敬的公益项目!
C.没有钱,也没有职务,甚至也没有颜值,但你也可以成为一个领导者!
最后一个重磅福利是:你将获得一个花开岭的限量版手工烧制瓷杯,作为一个非凡纪念。著名书法家王西左老师手书,分男女两款,你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一款,景德镇定制。
我们谢绝了多家众筹平台帮助,我们只想召集心意相通的伙伴。
可以看见的是: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新的历史,花开岭一定会成为中国乡村振兴问题解决方案的“模型中心”,而5000个伙伴,就是这个“模型中心”的一个又一个发动机,虽分布在中国各处,却彼此连接,持续为花开岭赋权增能,一起让一个更美好的中国社会,像花朵一样缓缓打开。
你看,你就是让梦想打开的人。
你,就在柔软改变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