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资讯 > 资讯详情
司占杰:公益领导人的自我修炼从搞定自己开始


千里马公益私董会最会写诗的人是谁?
我们并没有做过这样的统计
但是,每一次私董会之后
他总会赋诗一首
如果遇上地点美如周庄
将来自江河湖海公益儿女连接
他更是诗意大作
比如,他为大凉山助学的公益伙伴如此赋诗
我们并没有做过这样的统计
但是,每一次私董会之后
他总会赋诗一首
如果遇上地点美如周庄
将来自江河湖海公益儿女连接
他更是诗意大作
比如,他为大凉山助学的公益伙伴如此赋诗
诉衷情 索玛花
当年执意赴凉山,
身心皆奉献。
高峰低谷踏遍,
学童读书难。
身心皆奉献。
高峰低谷踏遍,
学童读书难。
日影渐,
夜不眠,
血泪干。
今逢同道,
厉色柔言,
重暖心田。
夜不眠,
血泪干。
今逢同道,
厉色柔言,
重暖心田。
是的
高考状元的诗情画意
全部都在司占杰出的字里行间
高考状元的诗情画意
全部都在司占杰出的字里行间
关于私董会与成长
他说——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
不缺乏聪明、有才华有能力的人;
缺乏的是一种
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价值观、
自己的洪荒之力在哪里的人。
我们需要一种不断成长,
不断突破的人。”
他说——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
不缺乏聪明、有才华有能力的人;
缺乏的是一种
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价值观、
自己的洪荒之力在哪里的人。
我们需要一种不断成长,
不断突破的人。”
司占杰,千里马公益私董会教练,云南爱真创办人,常务理事
司占杰先生在公益领域工作15年,专职期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社工硕士,近来专注于以领导力、私人董事会等为切入点的跨界合作。
司占杰先生是银杏基金会银杏伙伴,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健康公正学者/大西洋慈善基金会大西洋学者,福特基金会国际奖学金学者。
01
投身公益
虽然我还算年轻,但是全职进入公益还是有些年头了,算来有15年了。也是藉着在公益领域的努力,我有幸参加了一些领导力的项目,这不仅是对于我们的公益项目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促使我自我反思、发现、生命发生深度地改变。
为什么会投身公益?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可能要从大学时光说起。
我选择来昆明上大学,因为我觉得云南是个神奇的地方,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碰巧当时在云南有很多国际机构开展公益工作,所以就有很多机会接触。由一次,我在朋友家读到了在昆明出版的《中国发展简报》创刊号,了解到还有NGO这个除“升官”和“发财”之外的第三条道路,非常激动。
2002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学毕业之后我就全职投入到一家国际机构,到少数民族族地区里做扶贫、社区发展的工作。
02
麻风病
在2004年我接触到麻风病康复者群体,决定加入另一家机构,结果很快被选派到该机构的仆人式领袖栽培计划,参加了较为系统的、与国际接轨的学习,后来被提拔为部门负责人,带领十多位伙伴一起工作。后来获得福国际奖学金到美国读书两年。
在美国期间,我的生活条件很不错,也学习参观了很多地方。最大的收获是发现美国的课堂往往十分鼓励学生探寻内心深处的动力所在,而不是赶潮流;也非常看重切合具体社会问题、具体机构的实际的、特殊的情况采取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所以我两年来上所有的课几乎都是在考虑如何更好地解决在云南的康复者所面临的问题。
毕业之后我没有一丝犹豫就立刻回国,回到了原来的工作上,因为我知道,拥有这样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不是因为我有多优秀,是因为我所需要服务的群体有多大,有多急切的需要帮助。
03
同伴学习
2011年我们团队本土化,成为一家本地的公益机构。2013年我又有机会参加了银杏基金会项目、2016年入选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的健康公正领导力项目暨大西洋慈善基金会大西洋学者等项目。这些项目都非常地看重公益机构领导者自身的状态和潜能,以及同伴学习的重要性。
我想说的是,我们不是孤单的,是有很多人和我们站在一起的。在这些领导力的项目中,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去学习项目管理、筹款沟通等技巧;而是找到自己、发现自己,和自己沟通,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现在做的什么?我为什么要做?
对我来说,刚开始参加公益时,我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都是希望提高自己在项目管理、服务理念、技巧等方面的能力。但是近两年来,我思考的更多的还是我自身。一个机构发展的瓶颈其实就是负责人自身的瓶颈。
去年3月,我到越南顺化参加健康公正领导力项目的启动仪式,接触到了一个“适应性领导力”的理念,这主要看重个人内心的价值观、理念、身份的认同、忠诚对象等。经过和小伙伴们交流之后,我发现我内心还有很大的障碍需要突破,而且努力了十年还是在这个问题上。我发现了一直以来我身上存在的问题: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特别好的人,而且我总是害怕得罪别人,惯于讨好人,我总是努力工作,什么事都自己扛;我害怕冒险,害怕挫折打击,容易退缩。这些是我自身性格的弱点,但是同时也会影响团队的发展。这些也是近年来我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信息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爆炸性的信息面前,人们却越阅读越空虚,越社交越孤独,问题出在哪儿?徒有广度而无深度,徒有知识而无智慧,徒有朋友而无知己,徒有老师而无师父。这个世界最缺什么?一个真诚、敞开、有深度生命的人,一个真诚、深度、信任、透明、支持、亲密的人际关系。我能成为这样的人吗?我能拥有这样的关系吗?现在让我们共创这种可能性。
现在各种培训机会也越来越多,但多是集中于知识层面,一套又一套的理念、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或是技术层面的培训,比如项目管理、筹款、人力资源管理等,专门针对领导力的培训不多,特别是有深度的、有生命影响力的不多。我们相信,世界的本质是关系,而不是知识,培训不一定能带来生命的成长。人只有在关系当中才能成长,长足的成长有赖于深度的关系。我们相信生命的联接比技能的增长更重要,我们相信,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问题的所有者身上,我们相信,真正的、深度的小组关系会带来生命和事业的复兴。

04
公益私董会
公益私董会
有人问我:公益私董会对公益人能够带来什么?
拿我自身来说吧。去年3月开始,我明明知道我需要找一个导师来聊一聊内心的苦恼;邀请伙伴来监督自己说做还没做的事情。但是我一直就是没有去做这件事。后来我发现其实我内心有一种羞耻感,而且有时候我喜欢那种一个人说了算的感觉。但是我又清楚人是需要有导师有伙伴的,我看到了自己内心的需要和孤独感。所以在参加完越南顺化启动仪式之后,我就立刻去联系导师见面交流。其实之前这样的资源很多,但是我都没有去做。
@司占杰老师在千里马公益私董会重庆场
我也在尽力去营造同辈支持的一个环境,在这样的小伙伴群体中,我们可以进行更加私密的交流、互相支持,不再感到孤独。
相信很多人有时都会感到孤独,无法诉说自己的苦恼;清楚自己需要导师、伙伴一起交流,但是就是从来没有去行动实现过。
现在,公益私董会来了。这样的平台可以很巧妙地让大家互相信任、互相关怀、交流支持,大家可以彼此挑战、成长。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不缺乏聪明、有才华有能力的人;缺乏的是一种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价值观、自己的洪荒之力在哪里的人。我们需要一种不断成长,不断突破的人。有魄力面对现实、面对自己的不完美采取有效行动、做出积极改变的人。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见识,见识转化为胆识,最终产生强有力的行动呢? 私董会就是一个被实践证实的有效的平台。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