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听说百度“血友病吧”被卖的第一时间,我立即点开“圆锥角膜吧”看了看(笔者是圆锥角膜患者),好在圆锥角膜吧人少利薄,并不能为百度带来太多流量,似乎暂时安然无恙。
于是我继续密切关注“血友病吧”被卖的相关报道,毕竟相较于日前火热的“快播受审”案来说,病种类贴吧被卖的后果也颇为严重。两者同为网络平台,快播为淫秽信息传播提供了便利,而病种类贴吧出售则为骗子“谋财害命”提供了便利。如果说快播“做技术并不可耻”、“所有视频、无论好坏都需要播放器打开”重点陈述了快播并无主观传播淫秽信息之意,那病种类贴吧被卖则一定是明知其后果而为之,且买主是谁本身就由百度决定。
但事实上该事件的热搜仅维持了一天,就被百度“病种类贴吧停止商业合作 只对公益组织开放”的声明所覆盖,瞬间实现了商业牵手公益,一片和谐共生,其乐融融之态。
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是民意的胜利,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公益组织(尤其是疾病领域的公益组织)在风口浪尖中获得了一个发展的机遇。然而机遇的背面是挑战,公益组织如何预判这些挑战并积极应对,才真正的决定了这究竟是机遇或是挑战。
百度声明总共六段,除了第一段、第五段、第六段呼应着声明了病种类贴吧将停止售卖,改由公益组织和吧友共同管理外,剩下的三段全部用来为自己辩解。其声称“由于病种类贴吧具有很强商业属性,存在个别吧主和吧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发布商业信息,谋取个人利益的情况”,所以百度于2015年创新尝试了“专业机构+吧友”的管理模式,目的是“规范具有明显商业属性贴吧的运营管理,并提升贴吧的内容质量和用户体验”。
我们不否认个人吧主在管理贴吧时会因个人情绪和利益,给百度带来了管理上的风险。从管理的角度看,寻求专业机构合作让贴吧更规范是没错的。但百度在声明中却罔顾了他们通过竞价形式,将大量疾病类贴吧卖给无资质的医疗机构、制药企业及江湖郎中的事实。
所以从这份毫无歉意但快速反应的声明来看,如果公益组织急于接受百度抛出的合作橄榄枝,减轻了对其社会责任的问责,疏忽了双方合作规则的制定,那公益组织被拉出来的最大意义或许就是别人危机公关的工具而已。
百度声明病种类贴吧“只对权威公益组织开放”、“要与更多病种类公益组织机构合作”,但“开放”与“合作”只是一种类似外交声明的措辞,我们并不能从中看到双方在贴吧运营及管理上的权责明晰,其所谓“公益组织+吧友”的管理模式,也似乎并不能赢得患者的更多信任。“专业机构”可以等同野鸡医院,公益组织中同样也不乏鱼目混珠者。什么样的公益组织有资格去管理这些病种类贴吧,是自己号称某领域就可以吗?是只要在民政注册过就可以吗?如果公益组织不在事前和百度制定好合作细则,其只是作为受邀的“吧主”,或许并不能避免前任“个人吧主”遭遇的各种掣肘。如果公益组织不督促着百度在监管方面有所作为,那未来或许也会出现不少假公益之名而行昧心之事者,那时需要做危机公关的恐怕就是公益组织自己了。
最后,听闻百度要召集公益组织共同探讨疾病类贴吧的管理标准和方法,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一系列实实在在地寄托着患者信任、承载着公益使命、践行着企业责任的管理细则出台!
(以上所述,仅为个人言论,不代表任何组织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