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NGO资源发展能力建设项目简介
来源:作者惠寄
作者:中国NGO资源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2010-02-01
1211

项目概要

通过建设NGO资源小组平台,开展参与式资源发展能力建设,促进资源供应方与需求方的相互沟通与合作,用能力的换资源,提高NGO资源需求方实现使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资源应用效益。 

项目背景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使得越来越多NGO进入社会发展领域从事社会服务和变革。特别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的公民社会迅速掘起,数以百万计的NGO构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需求方。在社会问题和需求多、缺乏政策支持、公益资源稀少和自身能力缺少的一多三少窘境之下,绝大多数NGO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发展挑战,集中体现在生存资源匮乏,社会资源的需求方兜里没钱。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外部资源环境(资助方)和NGO内部能力(需求方)两方面的挑战。       

在NGO筹资方面普遍存在重钱/轻能力重资助方/轻自我重策划/轻执行重数量/轻质量重表/轻里重项目/轻组织等现象,表现出机构的使命、愿景不够清晰,战略目标不明确,组织文化不够透明与诚信,缺乏项目管理技能和项目创新性等能力。为解决这一矛盾,寻求建立更加匹配的沟通平台及能力建设机制问题,2008年初福特基金会选派NGO代表(郝冰和胡新宇)参加新加坡筹资培训,并开始组织一些资助与需求双方人士进行沟通对话,后形成NGO资源发展筹备小组,并建议开展参与式中国NGO资源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促进NGO用能力换资源

本项目计划先用两年时间,培养资源供需双方的有效沟通和资源整合能力;充分挖掘和运用参与者自身的资源开展活动,共同建设一个小型的资源发展平台,形成一个可持续、可复制和可推广的资源发展模式,为今后的复制推广奠定基础。 

项目目标成果

本项目计划用二年时间(2009.10-2011.9)达到如下目标:

总目标(Goal):提升中国NGO资源使用效益,培育中国社会资源发展理念和文化,使NGO持续地获得社会创新的能力和资源。

成果目标(Outcomes):提升NGO实现使命的能力和筹资能力,促进项目创新与开发,增加NGO与资助方的合作。

产出目标(Outputs):

1) 提升NGO自身筹资能力

20家NGO的资源发展意识和理念有所改善,资源数量增加,项目与资源匹  配度增加;

建立NGO和资助方数据库,使更多NGO方便获得资助信息;

形成系列的资源发展研讨课程和实践案例库(20个);

2) 搭建匹配的沟通平台

成立RD小组,形成局域性RD网络(20家会员),初步形成资源对话与合作的平台,建立运行机制及其规范。

形成一个可复制推广的资源小组运作模式。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