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成长,困惑。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年会,期待,学习。
这也是我做儿童阅读公益三年多以来,第一次以如些严肃的文体思考这件事情本身。
多阅公益旗下的品牌项目苗苗阅读成立于2012年,彼时还是银行高级风险经理的我和一群热爱阅读的职业经理人朋友们发现上海农民工小学读书利用率不高,孩子们没有阅读热情的情况,决定做一个公益项目来专门帮助孩子们建立阅读兴趣。在自我学习探索及专家指点下,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即主要以朗读与提问,和孩子针对一本书进行伙伴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导读活动。我们教育公益的起点是阅读,初心也是将阅读作为一个生命礼物送给孩子们。苗苗阅读从一开始就明确的将长期、专业、身边、有效、合作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在阅读领域选择了最难的软产品做起,并基本保证每周五下午都到校服务。
这三年的发展经历了很多个阶段,从单一班级到年级到学校,从只做文本书到加上绘本,从导读课到体系,从业余兼职团队到注册机构、招募全职员工。回首看时,苗苗阅读除了初心没变外,已经成长为在三年前我们都无法的图景。
大致分来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差不多一年:
第一阶段:形成导读课程方法论,形成了志愿者培训的讲师体系;
第二阶段:伴随规模成倍数级扩张,形成了志愿者招募、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并建立了社会志愿者与大学生两头并举的方式。
第三阶段:向更多专家、机构学习阅读方法论和实施经验,苗苗从单一学校变成多点运营,并提出了苗苗阅读的2.0版本,即弱势群体儿童阅读生态建设。
今年以来我们在建设2.0的路上不断奋斗,在一所学校里尝试除了导读课外,将图书管理、日常行为、家长辅导、教师影响等做一体化的设计执行,并拓展了社区项目。苗苗阅读希望以小学、社区中心作为两个标准点,以专业的儿童阅读方法、先进的志愿者运营和IT系统作为一个中国弱势儿童群体阅读的可复制解决方案。
三年公益路,有这样几点重要的心得:
首先要保持初心,爱心与敬畏心。初心是你想做这件事情的初衷,苗苗就是要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滋养他们未来的生命。爱心是我们对各参与方的同理之心,不仅是孩子还包括老师家长、志愿者及员工。敬畏是对教育这一事业要不断提醒自己可能会错,要保持审慎之心。
其次要运用正确的方式,商业运营体系、It先进技术的支持,寻求高效运营之道;
最后作为公益的发起人,要做好守门员和精神上的支撑者。公益创业并不比商业轻松,守门员需要在任何环节出问题时可以顶上去,同时也要不断用激励团队。
这三点都是三年无休的学习与修炼路上的成长,本质上公益路上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自己,每位受益人、每位志愿者也都是自己人生路上的助益者。
再谈三点困惑:
一是规模与发展之惑。教育不可以短期见效,但机构却需要发展。有时追求短期规模增长过快会保证不了项目质量,失去初心;但另一面很多时候又会失去机会,因为另一个提法是业务才能推动团队成长;我们选择了保守与极致,也放弃了不少项目机会。
二是专业与人员之惑。教育项目必须走产品极致化的路线,我们一直追求是即使商业机构一起比也优秀的项目质量,但专业的兼职团队,核心志愿者数量毕竟有限,如何有内部造血机制,才是问题的关键。
三是联合与发展之惑。苗苗阅读希望在建立自己2.0标准生态产品后,能和不同机构共享成果,共同发展。但公益机构间的交流多,联合少;自成长多,外合作少。我们希望走出阅读生态共建共生之路。
三年成长,三个心得,三点困惑。做了苗苗阅读很久才敢说自己是一名教育公益人员,希望用三十年的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公益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