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会创新运动击掌叫好
来源:中国发展简报NO.50
作者:宗志国
2011-09-08
1464
 
 


编者按

 


在相关机构的大力推动下,“社会企业”概念进入中国经年,已经从理念传输进入到实践推广阶段。社会企业为处于发展困境中的本土NGO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既为本土组织注入了强化创新的反思和动力,也提醒本土组织,市场化机制是减少资助依赖、提升机构可持续性的一个可资运用的手段。

 


社会企业的概念在本土化运用的过程中,更多地是被强调NGO对市场机制的运用,可能有其特殊的社会环境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是否运用市场手段,采用营利模式,还要因循机构的工作性质、能力和资源,以及具体的工作领域和活动方式而有不同。

 


本文的“社会企业”和“社会创业”之辩,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将创新等同于市场创新,可能存在以偏概全的误区。而社会创新家或创业家群体,也不一定是以创设实体机构的形式推动社会创新运动。社会创新呈现的是更大的多元性。

 


面对多样化社会问题,强调创新而非单纯鼓励市场模式,可能更适合本土组织的发展生态。我们希望作者的“一家之言”,能够引来讨论。

 
 


Social entrepreneur和Social enterprise的称谓是舶来品,现在大陆比较流行的叫法是“社会企业家”和“社会企业”。这两个称谓存在翻译理解和中文语境中使用的不当之处,可能已经在误导一场运动,所以需要辨清真义,采用更准确的称谓,促进这场运动的健康发展以及相关的交流。

 


社会创新家是多么可贵、社会多么需要的一个群体。希望能借着这篇辨析,拨开迷雾,消除讹传,让社会创新家(Social entrepreneur)的真实形象为我们大家所认识和熟悉。随着更多社会创新家的出现,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帮助政府处理好治理和服务不能到达之处,让社会更和谐安宁,人民更安居乐业。

 


真实含义

 


Entrepreneur的意思是创业者。创业者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比如,改革开放后1980年在北京开设第一家私营餐馆悦宾饭馆的刘桂仙,1984年带领10名计算机科技工作者开始创业的柳传志。创业者不一定都会成功,比如加入互联网热潮又在泡沫破灭时失败的许多人,但是他们仍旧是创业者。创业者可以引申为其他领域的开创者,只要他们以创业者的思路、态度去开创,他们也是创业者。这就是Social entrepreneur的来源。他们针对的是社会中的问题,以创业者的思路和态度去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就是Social entrepreneur。

 


几十年前,在大陆对商业、公司、创业、企业等概念还不是很清楚的时候,把Entrepreneur错误地理解和翻译为企业家。直到今天,《中国企业家》杂志的英文名称还是China Entrepreneur。这是以讹传讹。Entrepreneur就是创业者。企业家和创业者基本上是两个不同的群体。1984年以及稍后几年的柳传志和他的团队是创业者;今天的柳传志以及他周围的许多经理人是企业家。用创业者这个名称去指称企业家,或者用企业家去指称创业者,显然都不合适。所以,Social entrepreneur恰当的翻译应该是社会创新家或社会创业者,不是社会企业家。

 


与此相关的是对Enterprise的理解和翻译。Enterprise有企业、公司的意思,但是这层意思来源于它最初的本义,是指一项特别困难、复杂或者高风险的项目或努力。由于不了解这一层,加上Social entrepreneur翻译为社会企业家的干扰,Social enterprise就被理解和翻译为社会企业,并进而延伸和演绎出许多故事。根据对Enterprise含义的全面理解,它在Social enterprise里的意思是指面对社会问题付出的努力,而不是指社会企业。

 


Social enterprise的意思理解了,挑战是如何用恰当的汉语词汇表达这个概念,可以叫社会创新、社会创业。最后叫它什么名字,有赖于使用者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但是一定要根据对它的含义的正确理解。

 


与此意思相近的另外两个名称:Social innovator和Social innovation,分别是社会革新家和社会革新。社会创新家(社会创业者)和社会创新(社会创业)与之的不同似乎在于暗示了更多身体力行的参与。

 


社会创新运动的诞生

 


社会创新家作为一个不断壮大的群体的出现是最近的事情。在中外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比较统一单一,政府对人们的治理相对容易。随着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到来,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被新的更多样化的方式取代,原先的政府治理模式虽然也在更新,但是不可能满足方方面面的新的社会需求。一部分人看到一些社会问题,有应对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热情和想法,于是从我做起,并影响周围的群体,他们就成为Social entrepreneur(社会创新家),他们做的事情就是Social enterprise(社会创新努力)。

 


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感到有必要成立机构,比如基金会、公司、培训学校、传播机构等等,但是这不是社会创新的主体和方向。很多影响巨大的成功的社会创新努力自始至终都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下面就举一些社会创新家的例子,进一步说明社会创新家是怎样的个体,以及他们和他们的努力与大家感到比较困惑的企业形式和盈利模式如何毫无牵涉。

 


社会创新家举例

 


按照对社会创新家的理解,回想中外历史和现在,我们发现有许多这样的人。

 


印度的甘地是一位社会创新家。他1869年出生于印度,在英国获得律师资格,被派到南非工作时,面对印籍工人遭受不公正待遇,他亲身参与并带领大家采取非暴力的抗议方式,实现公平。为了获得印度的独立,他亲身参与并带领大家纺棉布,抵制英货;在发生英国军队枪杀和平集会的印度平民后,他亲身参与并号召大家抵制英国学校和政府职位,拒绝缴税。为了抗议英国殖民政府实行的食盐专营,他亲自参与并带领大家步行400公里到海边自行取盐、卖盐。面对统治者的强权,他采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迫使当权者或者对违反者采取行动,或者改变不当的规定和做法。

 


英国的南丁格尔是一位社会创新家。1820年,她出生于英国的上流社会家庭。对于南丁格尔这样的身份,社会和家庭期待她成为贤妻和良母。但是,她1844年宣布要做一名护士。当时,护士的声誉很差,是社会下等阶层女性才肯做的工作,还要奔赴战场,工作十分辛苦、危险。1851年,她到德国接受了为期四个月的护理培训。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南丁格尔分析文件,指出大多数士兵死亡并不是阵亡,而是由于在战场外感染疾病,以及在战场上受伤后没有适当的护理,伤重恶化致死。她1854年带领38名护士到克里米亚野战医院工作。为表彰她的贡献,1855年还在战场上的时候,大家就成立了一个南丁格尔基金用于培训护士。1859年,她撰写了《护理笔记》,1860年成立培训学校,后来她致力于倡导改善护理和英国医院的条件。她培训了Linda Richards护士,后者把护士培训和护理学校传播到美国和日本。

 


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是一位社会创新家。2003年10月,他被内蒙古阿拉善的环境状况所震撼。阿拉善沙漠不仅是沙尘暴的源头,每年还在不断向东南方向快速扩张。四个月后,他联合其他企业家,成立了一个生态公益基金,一起治理沙漠。从2004年到现在,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也成为宣传环保的先锋,培养企业家公益意识的基地,并带动他们践行公益。

 


云南农民张正祥是一位社会创新家。为了保护滇池,他巡查并举报制止破坏滇池生态环境的行为。他把采石场破坏环境的情景拍成照片,写成材料,向政府部门反映举报。他每周绕滇池走一圈巡查,一圈就是126公里,他坚持了32年。在此期间,他花光了积蓄,妻子离去,子女受到恐吓,自己更是遭到毒打报复。2003年,滇池风景区内的33个采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全部封停。

 


拍摄《北京蓝天视觉日记》的白领卢卫薇和摄影师范涛是社会创新家。从2009年6月1日到2010年5月30日,他们不间断拍摄了365天。其中拍摄到北京蓝天180天,与北京官方公布的285天有较大差异。两人都热爱北京,希望北京的天空是蓝的,空气的质量越来越好。他们用一个简单的想法和做法,身体力行地记录和推动每个公民对环境的关注。

 


《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是社会创新家。他在采访过程中,接触到1942年到1945年赴中国云南、缅甸作战的原中国远征军士兵,现在仍流落在缅甸。这些老人已近垂暮之年,大多生活困苦,想回家不知道家在哪里。孙春龙付诸行动,通过文章、博客和纪实文学,引起国人对他们的关注,他自己和许多志愿者一起提供物质和精神救助,慰籍二三十位老者以及更多位类似经历的中国军人及其家庭,并提醒人们不容忘却的中国远征军以及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抗日的历史。

 


总结及意义

 


社会企业=公益事业+盈利模式?这应该是个伪命题。但是,目前大多数人是这样认为的。症结就出在对Social entrepreneur和Social enterprise理解不透。请大家参照以上七位社会创新家的例子,他们和企业、企业家没有关系,他们和商业模式、投融资、盈利模式等统统没有关系。

 


如上所述,仅有一小部分社会创新家为便于实现社会创新的使命和目标,成立了实体机构,这是社会创新运动大河中的一个小支流。如果我们只看到这个小支流(成立实体机构),就会把社会创新运动引入歧途,它本身也会遇到瓶颈。而以创业者的思路和态度解决社会问题的这场社会创新运动,以及没有内外实体机构支持和支撑、仍旧锲而不舍努力的社会创新家、创业者群体,更值得我们尊重、关注和支持。为社会创新运动击掌叫好!

 


(作者系北京风举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关注社会企业在国内外的发展。联系:ben.zong@yahoo.com)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