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苗医务社工培训第四期(儿童医务社工)开始招生啦!
来源:
2017-05-10
725

项目背景:

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于2010年10月份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成立,简称“春苗基金会”。为推动医务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高全民医疗素养,提升全民就医体验,春苗基金会于2016年4月启动“春苗医务社工培训项目“,项目第一阶段计划在5年内培养1500名实务型医务社会工作者。春苗医务社工培训已在去年成功举办两期,第三期针对社区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培训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项目已汇聚了来自40多家医疗机构、社会服务机构的近两百名医务社工实践者一起学习成长。

第四期培训(儿童医务社会工作)将于6月底开课,如果您关注儿童群体的健康与发展,想要投入儿童健康服务,即刻报名吧!

你将获得:

儿童医务社会工作相关专业知识+健康促进与维护工作能力+一群志同道合的社工伙伴+一个资源丰富的平台+与两岸三地学者和资深督导面对面交流。

课程安排:

课程结构:理论课+实习+团体督导。

实习:学员可选择在项目指定的机构实习,也可以选择在本机构实习。实习期间,学员需按要求提交实习报告。

团体督导:实务经验丰富的医务社工督导带领,通过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方式教授实务技巧。

具体课程表及讲师请见文末

授课时间:

理论课:6月26日-30日、7月10日-14日。

实习期:7月3日-9日、7月17日-8月4日。

团体督导:7月22日-23日、7月29-30日、8月5日-6日。

培训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国际商业中心F座A406。

培训费用:本期培训不收取培训费用。教材、食宿、交通由学员自行承担。

证   书:主办方将向完成全部培训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实习机构:

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北京暖杉社工事务所、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等

就业方向:儿童医院、儿童康复机构、儿童救助机构等。项目将为优秀学员提供就业指导与推荐服务。

特别机会:

机会一:项目将资助3-5名优秀学员赴台湾进行为期一周的参访学习。

优质机构: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高雄荣总医院、彰化基督教医院等

优质督导:由台湾医务社工协会推荐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社工和督导老师带领。

费用支持:资助参访学员往返机票费、参访费、住宿费。

机会二:项目将筛选3-5名经培训后新进入医务社工服务领域的优秀学员,资助为期6个月的生活补助。

*(未能完成全部课时及作业的学员不具备参选条件,最终解释权归项目方所有)

学员责任:

按时参训,完成全部课程;

认真学习,遵守课程秩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配合项目组完成各项调研与培训反馈。

报名条件:

学历:高中及以上学历。

年龄:18周岁至55周岁。

专业背景:

儿童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包括:儿童救助或保护机构、儿童医疗机构、儿童康复机构。

应届毕业生: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健康管理等相关专业。

志愿者:从事儿童健康相关志愿服务满一年。

报名流程:

本次培训计划招生60人,招满为止。为保证培训品质,项目组将依据报名申请表对学员进行筛选,录取结果将在开课前一周以邮件通知。

1. 学员报名。学员点击链接下载报名表,填写后发送至li.yun@dt-health.com。

注:报名申请表是筛选和录取学员的重要考量,请认真填写。

项目组审核与录取。项目组对学员提交的资料进行初步筛查,向通过初筛的学员进行电话面试。

录取与入学。项目组将提前一周向通过录取的学员发送录取通知书。培训开始当天,学员携带身份证明、服务证明等材料入学。

报名咨询及项目合作:高老师、陈老师,电话010-64752199 (周一至周五 早9:00-晚17::00)

主办单位: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

执行单位:北京礼韵天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课程模块

课程名称

    基础课程

全人健康模式下的医务社工

医务社工的起源、发展与实务现状

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医疗保险政策

疾病的社会心理反应

医务社工实务方法:个案、小组、社区

专业课程

认识新时代的儿童

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常见疾病的治疗、预后、费用(先天性疾病、后天意外、多发疾病)

以家庭为中心的医务社工服务方案设计与实施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与保护策略

医疗环境下的资源链接与整合

与病童和家庭的沟通技巧

病童与家庭不良情绪处理与哀伤辅导

病房儿童游戏设计

助人者的自我成长与照护

成为优质的自己-生命教育工作坊

实习

在岗实习或在项目制定的机构实习,实习期22个工作日。

团体督导

个案工作技巧(会谈、建立关系、搜集资料、方案策划、评估)与案例讨论

小组工作技巧(沟通与互动、小组讨论、治疗与评估)与案例讨论

社区工作技巧(建立发展社区关系、发展社区支持网络、社区教育、动员群众等)与案例讨论

 

 

主要讲师介绍

莫藜藜

东吴大学端木恺讲座教授、社会工作学系兼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医务社会工作、妇女福利、儿童福利、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团体工作、家庭暴力、婚姻暴力、儿童少年保护工作、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主要著作:《医务社会工作》、《医疗福利》、《全民健保与医院社会工作》等。

 

刘继同

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系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中国健康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法规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社会立法、社会政策、社会福利、卫生财政学与福利财政学、中国医务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主要著作:《医务社会工作导论》、《社区就业与社区福利-劣势妇女需要观念与生活状况》等。

 

刘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理事长,北京鼎泰义合健康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暖杉社工事务所理事长。2013年被中国医师协会评为全国60名大医精神代表之一。2016年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NGO全球峰会,在会上做了《整合医学与人类健康发展》的发言,被大会授予“世界医学与人类健康杰出贡献奖”。主要研究领域:人工心脏、六处方疗法、全人健康模式下的医务社会工作等。

 

张一奇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社工部主任。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在读博士。2014年度中国十大社会工作青年领袖。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考评员、民政部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命题组成员;复旦大学社工系校外实务督导,纽约大学(上海)社工系兼职讲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常委。历任上海市东方医院社工部主任、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工作者协会理事兼医务社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张志坤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教研室主任。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理学学士、硕士。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生命教育、仪式教育、道德教育等。研究成果:近几年来,先后出版译著《教育人类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英文专著《Chinese Initiation Rituals》(德国Waxmann出版社,2010年)。在《中国教育学刊》、《当代教育科学》、《思想理论教育》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更多信息可扫描关注下方春苗基金会官方微信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