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社会创新系列沙龙之“社会创新:场域的生成”
时 间:2017/4/27 9:00-12:00
地 点: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428
主 讲 人:徐莉俐,U Lab中国负责人
主 持 人:李 勇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助理、明德公益研究中心主任
主办单位:清华公益社创实验室
支持单位: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活动背景:
“清华社会创新系列沙龙”是由清华公益社创实验室主办、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支持的前沿学术活动,活动举办时间为2017年5-10月,每月2-3期。本系列沙龙邀请当下中国社会创新领域最权威的学者、实践者,通过“社会创新:时代与精神、技术与方法、跨界与融合”三大部分共十五次主题演讲,就社会创新相关的思想源流、概念、技术、方法以及最优实践进行分享,同时本系列沙龙文稿也将被深度整理提炼,编撰付梓。
参与方式:本活动凭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入场,无需报名
本期主题:社会创新:场域的生成
主讲人简介:
徐莉俐 国际教练联盟ICF认证专业教练(PCC)。资深引导师。
MIT U Lab MOOC的核心成员之一,推动了U Lab在中国的开展,以及U型生态圈在中国的生发。支持企业和组织向4.0生态系统进化,服务过工商银行、阿里巴巴、拜耳、真爱梦想等组织。与奥托·夏莫博士长期合作,参与了MIT IDEAS项目和U Lab MOOC课程设计,审校了奥托的著作《U型理论》和《U型变革》。
主讲内容:
科技进步引发了跨界和跨文化的融合与共创。共享经济的大行其道,各类新型社区社群的崛起,和跨政商社学的协同,在召唤一种新型的领导力和组织架构,以及社会协作机制。仅仅向过去学习、向他人学习,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步伐。这个时代召唤的,是向未来学习的能力,拥抱正在生成的未来的勇气和智慧。
“敏捷度、调试性、感知力和反思力” 等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公认的新时代领导力的必修能力;而“系统观”和“架构感”的培养,方能让组织和社会生命体群策群力,集体感知和共创未来。
这些能力已经超越了我们以往的所说的基于“输入输出”的教育和培训的范畴,而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以及组织本身在“内在”这个纬度启动一个自我颠覆,一个内在操作系统的转型升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新的组织架构、形态和社会协同创新。
来自 MIT 的U型理论,在世界范围内被誉为社会技术的操作系统,通过阐述认知的不同层次,和提供跨界创新的方法论,为社会进步、产业升级和组织转型提供了创变的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