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支教老师招募
来源:
2016-04-22
669

上海杉树公益基金会支教志愿者招募书

上海杉树公益基金会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布拖县两地教育主管部门合作,计划于2016年9月启动开展在两地所辖彝族乡镇中心小学支教项目,以志愿者代替本地代课教师形式配合解决当地师资不足问题。现面向全国招募支教志愿者,支教服务期限为一学年(2016年8月20日——2017年7月学期结束)。

 

一、支教地点情况简介                                 

凉山彝族自治州属高海拔山区,平均海拔2500-3000米,为中国最大彝族聚集区。由于交通、气候、历史、本民族自身习俗等原因,多数彝族居住地区一直处于闭塞、原始落后的境况。

近几年随着国家和当地政府投入的加大及诸多公益慈善组织的援助,彝区生活和教育硬件都有了较大改观。

但目前彝族居住区的乡镇、农村生活条件相对依然艰苦,一些已经被当地录取的公办教师在听说分配教学地点环境后直接放弃赴任,能够留下来的教师也在尽力争取机会向外面条件好一点的地方考调。这样致使多数乡村学校师资匮乏:部分学校教师实行包班制(语文、数学、班主任、副科全部一个人),教师工作负担重不说且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而聘请的本地代课教师一般素质不高,流动性也大。部分彝族村寨里至今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能读完高中或技校的学生也寥寥无几。

 

二、当地合作开展支教的目的

1、通过支教老师和学校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温暖、开心的成长环境和氛围,在学生成长阶段帮助他们建立起相对健全的世界观,弥补因为家庭教育缺位造成的伤害。

2、当地老师教学负担,给学校教师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活跃教学氛围。

3、基金会在凉山设立初中杉树班和高中杉树班,希望通过支教项目,帮助小学毕业有能力继续读书的同学更好发展,即使读书天赋差的同学也不会因厌学而辍学,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外出打工或学习技术积累更多文化知识,提升学生普通话水平。

4、支教项目开展后,支教教师可以协助基金会开展更多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及扩展学生视野的项目,如图书馆计划等,提升当地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帮助当地改变教育观念的目的。

 

三、想要报名杉树支教,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1、提前与家长沟通,确认父母父母同意。

2、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且在2016年或以前毕业。

3、能考取教师资格证最好。

 

四、通过这一年的支教,能收获些什么?

1、一段难忘的成长:支教老师将有机会参与当年“杉树成长夏令营”,并参加基金会精心准备的支教前培训。

2、一群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在共同的事业中收获青春的友谊。

3、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美丽的环境中,养成早睡早起热爱运动的生活习惯,近距离感知真实的生活。

4、一年在山区农村的工作经历:支教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支教不仅仅是教学,更涉及到人际关系、环境适应、临机应变、班级经营、规划课程、设计活动、带领活动,虽然这些能力是在学校里对小朋友去施展,但其实在任何一个企业、团体,这都是非常需要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基金会固定的培训能够帮助老师更好成长。

5、一份高含金量的工作机会:支教结束通过基金会考核的老师,将获得基金会推荐就业机会。

6、一段讲不完的故事:支教经历将成为你人生中永远的勋章。

 

四、基金会及当地政府提供

1、每名志愿者由基金会和分配支教点所属教育局共同提供每学年十个月,每月2000元工资性补助;表现优秀者每学期末发放2000元奖金。

2、伙食补助每人每学期2000元,在开学入校前以现金形式发放给志愿者。

3、基金会提供一份支教时限内有效的最高50万赔付额保险:

(1) 意外伤害50万元(包括身故、伤残),交通意外50万;

(2) 意外医疗2万;

(3) 意外住院补贴50元/天。

4、基金会为志愿者在一年支教服务期内提供四次交通补贴,每次500元。

 

五、我们的支教点情况:

硬件设施稍好的乡镇中心校,部分学校有音乐教室和图书馆等。

学校距离西昌市相对较近,两小时车程以内,便于联系。

学校校长教学理念较先进,能够接受新鲜教育方式。

3-5位支教老师一所学校,每所学校一位领队。

在支教期间基金会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以教学方式和职业能力提升为主),保证支教老师在一年期间有较大的个人成长。

 

六、杉树支教,我们是认真的:

本土化。为了改善“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状况,杉树支教将通过支教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当地教育观念转变,最终实现自我造血。

可持续。为了保证支教效果,杉树计划将持续性开展支教计划,巩固支教成果。

系统性。引入企业管理元素,系统设计规划支教全过程,实现科学管理。

注重支教老师个人成长。通过前中后期的培训和资源支持,使得支教不仅是奉献之旅,更是收获与个人成长之旅。

 

七、审核流程

1、审核流程:

提交报名表——初审(电话审查)——二审(试讲)——三审(视频面试)

2、时间安排:

2016年4月30日:报名截止,基金会工作人员会在收到报名表之后的一周内进行电话面试,通过初审之后进行二审和三审;

2016年5月10日:完成审核,确定支教老师人员名单;

5月:基金会再次前往凉山,对支教学校做最终确认;

5月到6月:4到5次线上培训,帮助支教老师提前做好支教准备;

7月:支教老师参加杉树成长夏令营(上海),之后进行暑期支教培训。

 

报名方式:

下载附件填写支教报名表,并发送邮件至teaching@cedarcharity.org,基金会工作人员会及时与你取得联系。

 

常见问题:

Q1:支教地点会有安全问题吗?

A:绝对安全,尤其是基金会为大家选择的学校,都是乡镇中心校,均是当地基础设施较好的学校,也有自己的生活老师,距离西昌两个小时以内的车程,基金会西昌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会定期到山里探望大家,而且每个支教点均3到5位支教老师。

 

Q2:毕业后就去支教好还是工作之后再去支教好?

A:很多的事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演变过程,由于这是基金会的第一期支教项目,它享受到的资源和关注一定是最好的最多的。而如果在工作之后的话,一旦踏入了企业,有很多事情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鼓励大家更多的去挑战自己。如果你报名了,请好好的整理一下自己。要展现你是一个值得栽培的人才,你是一个有能力做好这件事的人,你是一个头脑很清楚我而非盲从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你就在不断地成长,有很多的收获,所以我会鼓励大家,既然有这样的机缘能够接触这样的事情,那么你就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尽快的付诸行动。对于条件并不具备的同学,鼓励大家持续的关注这件事情,从中认识到哪些是你自己所欠缺的,以便尽早的补充、强化自己。许许多多的研究表明,学习只有十分之一来自于课堂,有90%是课堂外,特别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得到的。对于暂时还不具备条件参与的同学,各位可以做志愿者,后勤支援团队志愿者,这样你可以接触到整个过程,乃至于可以从中成长。(杉树支教策划师 曾恩明博士)

 

Q3:对于很多家庭条件一般的同学而言,好不容易考上大学,父母他们也希望我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选择支教他们很难理解,该怎样去协调?

A:我想首先应该过自己这一关,也就是你自己怎么想,它就好像是一个研究所,在我们学习之后,这样一年的时间,可以让我们将过去所学在支教中得到运用,具备更高更专业的职场能力。从物质角度来看,可以让我们的身价更提高,从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绝对相信我们会比一个大学毕业工作一年的人身价还高。我曾经和好几个老板沟通过,这样的人才他们会首先要,甚至会预约,因为他们深知人才的培养过程,知道这样经过了层层选拔和培训的人才是多么难得。我们再用我们父母所能接受并能听得懂的语言和他们沟通。他们的想法是很正常的,因为很多支教团体是自生自灭的组织,但是像我们这样的支教团体,这个经历是很难得的。所以如我所说,首先过你自己这一关,再用合适的语言向父母沟通,这是一个通过你的努力争取到的一个难得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得到的结果是绝对远超他们的预期。让他高高兴兴地鼓励你去支教。(杉树支教策划师 曾恩明博士)

 

Q4:支教需要准备些什么?如何适应当地的环境?需要注意些什么?

A:人对物质的适应能力很强,到了山区没有水没有厕所,一两个月很快会习惯。所以更需要准备的是心理上,是否真的下定决心想做这件事,是否可以坚持做下去,为什么想去支教,通过支教想达成什么,需要你去前期花很多时间去想清。一旦你有了非常明确的目的,接下来就会水到渠成。

适应的最好方法是,首先是尊重,因为所有东西的存在是有它的原因的,然后尽可能去融入,融入当地的生活中来,多理解观察,去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在参与式观察当中看到不一样的问题,更有包容性,再跳出来,重新审视这些问题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案。(美丽中国2013-2015届支教老师,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硕士刘拓)

 

Q5:在支教中是否想过放弃?支教两年遇到最困难的问题是什么?

A:毕竟支教不是最主流的道路,肯定会遇到很多压力,来自家庭、同届学生等等方面的阻力,所以在去支教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去支教。

虽然没想到过放弃,但真的有绝望失望过,在偏远的山区很明显的感觉到社会的不公平,在山区排名第一的同学也没有办法接受像你我这样的教育,这是这个社会让人很绝望的一点,你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办法彻底的改变他们的命运,尤其当地老师自身素质很差,他们的存在没有激发出学生心中的善,在老师的打击下,学生会越来越讨厌上学,学生身上闪光的地方,谁都看不到也不会有人去看。但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希望在我们的推动之下,有生之年看到国家教育体制的改变,社会资源更公平的分配,让我们为偏远山区为那里的人为那里的孩子,带去更多有意义的帮助。

这真的不是学生的错,当地那么偏远,没有人愿意去教书。即使有老师,也是把它当作一个跳板,一年两年之后立马跳到更好的地方。有时候会觉得这条路很难走,觉得自己做了很多却带不来更多地改变,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的无力感,会让人绝望。但一旦你坚持过去最难坚持的阶段,你就会给自己更多前行的动力,带着问题重新出发,重新思考你能带来哪些改变,思考哪些是改变不了的哪些是你能做的,所以你的行动会更有效。(美丽中国2013-2015届支教老师,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硕士刘拓)

 

Q6:我现在是一名大一的学生,我想毕业之后参与支教这项活动,那我应该做一些什么准备呢?

A:恭喜这位大一的同学这么早就接触到了支教计划,我鼓励你持续关注支教的进行,以后我们如果我们有志愿者招募的话,把握机会报名,这样你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相关的事情,同时了解到很多前线的师兄师姐的经历,你可以更好更早的准备。同时,基金会也在不断地精进,不断的经验积累也会让它越来越好,会让我们的计划不断提升。看到这个支教计划成长的全过程,我相信到时候你参与进来也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另外就是,如果你提早关注,将来你会更有机会获得名额。就我推测,将来一定是会有更多人想要投入支教(像很多公司企业的主管级人物都对支教计划很感兴趣),那以后的录取比例是会降低的,这种情况下,你因为长期关注和参与,是更有机会的。(杉树支教策划师 曾恩明博士)

 

                                      上海杉树公益基金会

                                        2016年3月31日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