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蓝侠”招募计划
来源:
2016-03-09
33

 “同呼吸、共奋斗”是环境保护部发布2015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目的是倡导在同一蓝天下生活、呼吸的每一个公民,为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深入,政府主导型的环境保护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民间环保组织,是政府部门与民众加强联系,增强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和渠道,民间环保组织同时也是配合政府、企业、公众一起有效的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

 

2016年阿拉善SEE基金会发起“卫蓝侠”招募计划,“卫蓝侠” 是运用多种手法,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公众监督污染源等方面开展工作,促进水、空气等环境污染问题解决的公益项目。该招募计划旨在找到和支持更多环境保护公益机构成为“卫蓝侠”,协助建立政府、企业、公众互动交流平台,使各方共同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以民间力量推动污染减排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为止,我们共支持了全国18个省市38家机构成为了“卫蓝侠”,推动了累计2924家企业污染源整改,带动了超过1万名志愿者参与保护空气和水的行动。

 

联系方式:阿拉善SEE基金会 余平 weilan@see.org.cn

 

 

“卫蓝侠”的工作方向:

 

促进污染源环境信息公开。通过有效的污染源信息公开,引导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运用大数据的力量助力污染减排;

在一线监督企业的污染行为。促进企业污染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协力保护环境的环境管理机制和平台;

提高公众对污染议题的科学认识,增强自身环保意识与节能减排观念。

 

申请成为“卫蓝侠”(申请资质):

 

以关注空气,河流,关爱人们的健康为己任;

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公益机构(包括但不限于民非、协会或工商注册的机构以及没有注册的各类公益团体、组织(但需要有财务托管或挂靠机构));

申请机构有项目设计、执行和管理能力;

 

获得支持:

 

资金资助:该计划2016年预计投入总额度为300万元人民币,请每个申请机构根据项目预算如实填写,应确保项目预算的严谨和合理性,最后资助金额以评审结果为准。

专家资源:阿拉善SEE基金会有丰富的企业家和专家资源,为申请机构提供能力建设和工作交流平台。

 

评审的维度:

优先资助在同行业及跨界合作能力方面表现突出、专业能力和传播能力强、能带动当地公众广泛参与的民间机构。

 

资助流程:

3月5日-4月5日填写并发送“项目申请书”和“项目预算表”至weilan@see.org.cn,附件请在文末下载;

4月5日-4月30日工作组对项目进行考察;

5月召开项目评审会,对项目进行评审,并公开评审结果;

6月1日-6月30日,签订资助协议,并拨付项目首款;

12月,拨付项目尾款。

项目资助周期

每个项目资助周期为1年,成效显著的项目可以获得后续支持。

资助款使用的范围

用于项目活动费用及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费用、行政费用。一般不可用于固定资产购买,如项目确有特殊需求,将通过客观审核酌情考虑。

 

卫蓝侠行动回顾:

自然之友:在阿拉善SEE基金会的支持下,联合国内18家环保组织和17个会员小组,全面推动了全国大气污染源信息公开。

图1:自然之友联合多家媒体,公开发布2014年全国各省大气污染源信息调查情况

山东绿行齐鲁:积极协调政府和公众走进排污企业,开展对话和合作,推动山东当地污染问题的解决。

图2: 绿行齐鲁和志愿者们走进金晶玻璃减排设施调研现场

广州绿点清气团: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致力于雾霾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公众教育。

图3:大学生霾科普讲师团培训

上海青悦:挖掘大数据的力量,开放空气质量和污染源工厂级别排放数据,已累计支持项目和科研单位超过100个

图4:使用开放数据的部分机构和项目

 

感谢由阿拉善SEE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能源基金会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的“卫蓝基金”,对“卫蓝侠”招募计划的支持。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