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欧民间组织互换项目申请开始啦!
来源:
2016-03-07
1234

第四届中欧民间组织互换项目(EU-China NGO Twinning Exchange Program)

现在正式开放招募申请!

项目简介和申请表在最下方:

·项目申请简介
·中欧民间组织联合申请表
·民间组织单独组织申请表


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Robert Bosch Stiftung)和德国墨卡托基金会(Stiftung Mercator)将在中欧民间组织的网络搭建上紧密合作。

本届互换项目将合并之前由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支持德国亚洲之家基金会(Stiftung Asienhaus)主办的“中欧民间组织互换项目”与由德国墨卡托基金会支持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CANGO)和欧洲气候行动网络(CAN-E)共同主办的“中欧民间组织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主题交流项目”。

如需了解更多联合倡议的信息,请查看:http://www.bosch-stiftung.de/content/language2/html/60024.asp 和 http://www.eu-china-twinning.org/

该项目将提供机会给欧洲和中国民间组织的工作人员去互换组织的国家(中国或者欧洲)工作四到八周的时间,共同发展他们关注和擅长的领域。互换项目的设计是双向结对互换,由中国和欧洲的两家从事类似议题或领域的民间组织各派出一位工作人员,通过交换使两家组织建立起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两大领域 

1. 环境和社会正义(由德国亚洲之家基金会负责)

项目将接受14位(7位来自欧洲和7位来自中国)从事环境和社会正义各议题领域的民间组织代表参与。(如需查看之前的互换参与者的领域和信息,请查阅:http://www.eu-china-twinning.org/2014-twinner/ 或http://www.eu-china-twinning.org/2015-twinner/)。

2.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由中国民促会与欧洲气候行动网络负责)

此外, 该计划还将接受10位(5位来自欧洲和5位来自中国)从事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领域的民间组织代表参与。与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议题的,如: 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国家/国际气候政策、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气候变化适应、碳价和排放贸易体系、低碳城市发展。(如需了解之前的互换参与者的领域和信息,请查阅:http://www.eu-china-twinning.org/2015-twinner/ )。

互换方式 
项目设计为双向结对互换,即两家从事类似议题的民间组织各派出一位工作人员作为参与者。在交换期间,参与者依然能兼职为自己的组织工作

互换时长可以由互换组织单独决定,最短4周,最长8周。
 
互换费用将由项目奖学金支付,包括:往返国际机票、签证费、基本旅游保险、参与工作坊的差旅费以及生活补贴(包括当地住宿、当地交通和伙食)。生活补贴标准是40欧元/天; 每位参与者的生活补贴总额计算是根据他或她在参与项目期间在互换国家所停留的天数。 

请在申请项目前,先深度了解该项目的奖学金资助信息和报销程序: 

时间安排 

2016年7月15日至9月15日:欧洲参与者在中国伙伴组织互换4 - 8周

2016年8月中下旬:为期3天的中国主题工作坊(待2016年参与者选出并确认后将告知确切日期2016年10月10日至2016年12月10日: 中国参与者在欧洲伙伴组织互换4 - 8周

2016年11月的第一周:为期3天的欧洲主题工作坊

请注意:项目参与者必须参与上述两次主题工作坊。项目申请者需要确保上述时间可以来参与活动。

申请流程 
请将申请表发至:eu-china-ngo-twinning@asienhaus.de
2016年将有24位中国和欧洲民间组织的员工名额参加这个项目。

该项目将接受14位(7位来自欧洲和7位来自中国)从事环境和社会正义各议题领域的民间组织代表参与。申请请在邮件中注明主题(In English “Focus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justice”)。 

此外, 该计划还将接受10位(5位来自欧洲和5位来自中国)从事关注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领域的民间组织代表参与。申请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项目请注明主题In English “Focus Climate Change ”)。

申请截止日期:

民间组织单独组织申请截止日期: 2016年3月20日

中欧民间组织联合申请截止日期:  2016年4月17

报名表在最下方!
 
单独申请VS联合申请

理想的申请应由中欧各一位民间组织代表共同合作完成一份有主题和活动的互换项目申请书,联合申请比单独申请的成功率高。

联合申请:中欧民间组织联合申请填写联合申请表(用英文填写)

单独申请:如果你想申请,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在对方国家/区域的伙伴组织,我们可以帮助你找到合作的组织,这种情况下,,请填写单独申请表(用英文填写)

组织方将为您寻找合适的伙伴组织,并提供详细联系方式,请与他们联系并共同完成一份有主题和活动的互换项目申请书。

申请要求 
参与组织应该:

能够为互换者提供一个可以与员工用英语互动的工作环境或安排一位可以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联系人。

能够提供办公桌、电脑和电话,以及在互换期间为互换者提供支持和协助的联系人。

帮助互换者准备旅行所需文件(签证申请的邀请函), 帮助互换者找到住宿的地方

参与者应该:

能够在工作中用英语交流。

至少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有在民间组织的工作经验优先考虑。

可以参与在时间安排里提到的两次主题工作坊。

联系方式 
 
如果你需要更多的信息,请登陆:
http://www.eu-china-twinning.org/也可以联系:
环境和社会正义领域
Inga Gebauer 女士 :inga.gebauer@asienhaus.de

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领域:

Mathias Claeys Bouuaert先生: mathias@caneurope.org 

或者王香奕女士:wangxiangyi@cango.org。

学员分享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净滩
 
参与中欧民间组织互换项目,让我感到欧洲的社会文明开化的程度很高,公民社会发展得很成熟,欧洲NGO的筹款能力也非常强。当地NGO关注的议题很有深度,也有专业的积累。她们让我体会到了解决社会问题需要地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去思考,很多社会问题背后折射的是经济链,我们需要调动各方利益相关者一起行动。
                                                                                                               ——第三期互访学员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茹懿
 
2015年NGO交流项目让我受益良多,在罗马尼亚伙伴的安排下我和当地志愿者一起参与了志愿者培训和交流活动、志愿者的培养方式、合作流动儿童学校教育等活动。同时和德国NGO伙伴一起参与了德国的NGO联合发起的活动,还学习了儿童生态教育的方式和经验。在志愿者管理、NGO合作和儿童生态教育领域,都学到了很多的经验,非常宝贵。
 ——第三期互访学员 北京市西城区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李方方
天津绿领的董剑在与德国环保组织DHU 气候变化项目同事 了解目前欧洲如何降低冰箱中温室气体排放工作。
 
我是2015年中欧NGO互换项目伙伴董剑,通过参加项目,增进了我和欧洲环境NGO对相互的环保工作手法和项目设计的学习和认知,在也进一步让我了解欧洲在公民社会建设、环保公众参与上的状况,极大地增进我的视野和格局,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项目。
—— 第三期互访学员 天津绿领 董剑
第一、二期的中欧民间组织互换者在北京的合照
 
参与 2014年的中欧NGO互换项目,有欧洲 NGO伙伴的帮助让我快速融入了爱沙尼亚的NGO 工作,拜访了国会议员、环境部长、废弃物研究教授、废弃物回收体系公司...虽然只有一个月的互访时间,却从上到下全面的了解了这个议题在欧洲国家的运作系统。
—— 第二期互访学员 芜湖生态中心 岳彩绚
 
与Sandbag小伙伴的合作非常愉快而又收获颇丰。最重要的是,互换项目促进了我们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了解,给了我们相互学习的机会。
—— 第二期互访学员 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CLAPV) 朱炳成
 
两个多月时间匆匆而过,先是法国伙伴来北京学习,之后自己到法国学习一个月,收获非常多:在国际化视野下,感受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对公益有更多更深入的理解,学习了很多专业志愿服务的经验,也让我更有信心在公益路上前行。 中欧民间互换项目值得你拥有!棒棒哒! 
——第二期互访学员 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 叶颖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