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儿童保护报告与转介机制建设项目基线调研任务书
来源:
2015-12-01
453

云南儿童保护报告与转介机制建设项目基线调研任务书

背景介绍

国际计划

    国际计划是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独立的、非宗教、非政治、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人道主义发展组织。

    从1995年开始,国际计划与中国各级政府合作,在儿童保护、健康、教育、生计、卫生以及灾害风险管理等领域开展项目,目前已经覆盖到陕西、云南、甘肃、湖南、贵州和宁夏等省,共建立了七个地方办公室。云南项目区于2011年成立,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六个县实施了儿童早期养育和发展、儿童保护、安全学校以及儿童健康项目。

项目背景

 援引自联合国儿基会发布的2014年《中国儿童发展指标图集(更新)》调研数据[1],在接受调查的3677名大学生和职高学生中,有64.9%的男生和46%的女生报告在16岁之前遭受过身体虐待;有65.7%的男生和55.4%的女生报告在16岁之前遭受过情感虐待;有22.2%的男生和28.5%的女生报告在16岁之前遭受过性虐待。目前尚未获得云南省的官方数据,但普遍的情况可能接近全国的数据。

[1] 联合国儿基会支持《中国青年人童年时期暴力经历的回顾式调研》北京大学,2005

尽管现有儿童保护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框架较为全面,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连贯性以及资源方面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中国还没有建立正规的、多层次的、跨部门的国家儿童保护体系来保障所有儿童受保护的权利。现有的体系并不完整,主要侧重解决特定高风险群体的需求(例如:孤儿和流浪儿童)。这些服务能够提供应对救援或援助,而非以全面的方式提供预防、早期干预或恢复支持服务。由于缺乏人力资源和财政资源,农村地区往往无法获得这些服务。除了各部门自身能力有限之外,还缺乏一个健全的机制协调各个部门的统筹服务工作。例如,急需建立一个各部门协调的、可以获得的、儿童友好的咨询和报告机制,像该项目中提议的儿童保护热线。此外,还需要建立儿童保护热线服务与其它平台(例如:儿童幸福家园或儿童之家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联系,建立跨部门的转介网络,从而能够有效提供制度上统筹协调的全面回应。

通向保护之路——加强云南儿童保护报告和转介机制建设项目,将会探索两种相互关联又相互补充的方法或途径来加强儿童保护机制。下面将详细介绍两种途径:

        ⅰ. 儿童保护热线及其相关服务,提供一个高效的、容易获取的咨询和报告体系,包括为高风险案例提供服务并提供转介服务。

        ⅱ. 社区儿童幸福家园(CCDN)作为早期干预和预防的平台,在一些项目社区建立基于社区的儿童保护机制;家园也是不断加强的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之间的转介网络的一部分。

   项目的模式都是以所在社区及政府体系中现存的平台、设施和资源为基础,以便能够获得当地人民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参与管理,并确保采用成本效益高的方式,从而避免与主要利益相关者已经采取的措施重复或冲突。该项目既强调政府的能力建设又强调公民社会责任人和服务提供者的能力建设。这两者都是一个综合的儿童保护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儿童理解自身权利、践行自我保护以及参与影响自身福利和保护的决定提供支持。

项目目的通过儿童友好型保护热线的建立与使用和社区儿童保护机制的运作,实现项目区的儿童,特别是有特殊保护需求的儿童受保护的权利。

项目预期成果

结果1:建立有效、易使用的咨询与报告系统(儿童保护热线)

结果2:建立儿童保护转介网络模式,链接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的高质量服务

结果3:通过改变公众意识及提高政策执行水平,提升儿童保护服务的有效性和易获得性

基线调研的目的、内容和范围 

 目的和内容

本次基线调研主要调查、了解以下方面的情况,为项目活动实施的有效性提供有力的依据,为项目监测、评估和最终的总结推广项目经验奠定基础:

1. 针对儿童保护热线需要进行基线调研的主要内容

a. 现有热线拨打和接听流程;现有热线咨询员、员工、志愿者等人数,资质和能力;热线人员接受过培训(特别是针对儿童暴力应对)的内容,形式,频率和效果;

b. 在过去三年内,主动向热线咨询或寻求帮助的儿童和青少年的人数,求助类型及涉及儿童暴力案件的相关信息、来自边缘化群体(流浪、留守、流动、少数民族儿童等)的拨入电话比例:儿童保护案例上报的渠道有哪些,通过各渠道上报遭受儿童暴力或者寻求支持以阻止暴力发生的报告数或个案数量;
c. 专门收录儿童个案的信息系统情况;了解录入信息系统的儿童信息(性别、年龄、民族等)和个案数量;热线系统是否存在转介机制,困境儿童个案获得转介服务的来源和数量,转介个案接案流程,时限及个案管理流程;是否存在多部门合作的机制,利益相关者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服务组织)建立协调工作准则现状;
d. 儿童保护的服务提供者掌握与儿童保护风险、法律政策和解决办法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认知和熟悉程度;现有儿童保护服务网络的情况,项目区合作伙伴处理儿童伤害个案的能力情况,特别是高风险案例处理情况;
e. 知晓以下内容的儿童和青少年比例:i)受保护权和针对儿童的暴力形式;ii)遇见侵权行为时,寻求相关部门帮助/进行处理;iii)使用相关部门已开通的求助热线寻求帮助/进行处理的意愿程度;iv)他们或其他代表他们的人以前是否寻求过帮助,包括拨打求助热线;v) 获取求助渠道的信息来源; vi)12338 的功能及拨打方式;
f. 各社区包括第一抚养人在内的成员知晓下述内容的比例:i)受保护权和针对儿童的暴力形式及致使儿童遭受暴力、剥削和忽视的因素;ii)保护儿童和青少年受保护权的职责(和态度);iii)遇见侵权行为时,寻求相关部门帮助/进行处理;iv)使用相关部门已开通的求助热线寻求帮助/进行处理的意愿程度;v)他们或其他代表他们的人是否以前寻求过帮助,包括拨打求助热线;vi) 获取求助渠道的信息来源;  
g. 了解项目县公众信息传播的渠道、资源;关注儿童事务的主要媒体,对儿童保护事件的报道方式和经验。

2. 针对社区儿童保护机制需要进行基线调研的主要内容:
a. 儿童和青少年:i)对儿童基本权利的理解,对儿童受保护权的理解,对儿童暴力四个形式的理解;ii) 参与儿童活动团体的人数与比例,活动内容和形式;iii)对儿童保护问题的报告途径和解决办法; iv)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v)获取有关儿童保护知识和信息的来源和渠道;vi)参加社区或学校内儿童保护主题活动的内容,形式,频率和效果
b. 主要照顾者及教师:i)对儿童基本权利的理解,对保护权的理解,对针对儿童暴力的四个形式的理解;ii)平时照顾孩子的基本状况(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对孩子主要活动与心理状况的了解,发展性活动);iii)对待孩子的行为方式,是否有正面积极管教的意识及运用情况;iv)对孩子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技能;v)孩子受到伤害怎么办,是否知道在哪里以及如何报告儿童保护问题;
c. 村委会/社区居委会:i)如何开展儿童保护与其他儿童相关工作的;ii)是否有社会组织在社区/村开展儿童保护工作;iii)社区内儿童活动中心的数目和管理指南;iv)已经成立的社区或者学校的“儿童活动团体”的数量;v)如何与有儿童保护需求的儿童或家庭工作,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困难;vi)社区存在哪些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有害习俗或做法;
d. 县/州市/省妇联及其他政府部门:i)已经开展的儿童保护方面工作及效果;ii)儿童保护与其他相关方面的工作规划;iii)负责和参加儿童方面工作的工作部门和人员;iv)是否有开展儿童保护工作的其他民间社会组织及相关服务内容;v)如何与有儿童保护需求的儿童或家庭工作,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困难,如果有多部门参与,是否形成协调工作机制。

• 调研范围
        此次调研将在昆明市,文山州,禄劝县和砚山县进行。样本包括生活、工作在这些地方的儿童、青少年、教师、家长、社区成员、社会服务组织和政府工作人员,并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调查方法
        定性和定量的数据都要求收集,可以采用焦点小组访谈、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等方法。

产出
• 最终的中英文报告;
• 调查问卷; 焦点小组访谈和深入访谈提纲;
• 完整清晰的数据表格(电子版)、数据库(SPSS或EXCEL);
• 条件允许的话,为国际计划和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做一个简短完整的陈述。

报告及相关要求
合同签署后60日完成调研和报告的提交。调研方负责所有差旅和访谈的安排,国际计划和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提供必要的后勤协助和支持。

时间表(初步计划):
工作内容 具体活动 完成时间
项目背景信息和文件收集 查阅项目设计和计划要求 2015年12月15日
设计调研方案 1、具体方案;
2、双方讨论、听取意见反馈;
3、确定最终方案和日程安排。 
2015年12月20日
现场调研 学校和社区调研 2015年12月30日
提交中英文初稿 统计分析,撰写初稿 2016年1月31日
反馈意见 国际计划和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的意见 2016年2月5日
中英文最终稿 根据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和完善 2016年2月25日

付款
• 合同签署后支付总款30%;
• 最终报告提交之后支付剩余的70%。

投标资质要求
• 顾问公司/研究机构/个人:儿童保护、社会性别、教育等相关领域,对开展入户实地调研、定性和定量研究、数据分析和报告书写有丰富经验(最少5年);
• 在针对知识、能力态度和实践方面的入户调查有丰富经验,能采用定量研究工具和性别方法;
• 熟练使用相关统计软件:STATA, SPSS, CSPro, SAS 等;
• 具备良好沟通技巧,可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问题或概念;
• 熟练掌握和运用中英文(口语和笔译),会讲调研当地方言优先。

申请要求
• 机构或者个人(主要参与者)的简介;
• 机构的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 调研方案(中英文)、工作计划和预算;
• 投标截止时间是2015年12月15日。
联系方式
投标文件请以纸制形式或者电子邮寄形式同时发到以下联系人和地址:
联系人:云南省妇联权益部--张金龙        
地址:昆明市西坝路33号
电话:133 88765653, 0871-6399 5536
邮箱:ynflqyb@163.com(抄送: 287731291@qq.com, 1055200342@qq.com)

联系人:国际计划(中国)云南项目办公室—木雄       
地址:昆明市金碧路云铜时代广场B座602室
电话:186 8783 4210, 0871-6315 1771 转810
邮箱: Xiong.mu@plan-international.org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