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折翼天使助飞” ——心智障碍人士艺术训练项目
来源:
2015-11-23
396
一、 项目概述 心智障碍者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长期以来,由于自身或外界的多种因素影响,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社会处境之中,无法正常的参与社会的生活,实现社会融合。在自身残疾的条件下,在社会生活中容易遭受其他人的贬视、歧视。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在经济、文化、交往等方面极易形成孤僻的状况。这不仅对个体及家庭造成了极大的困惑,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甘肃慧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近有60名心智障碍者学员,机构为了帮助他们平等的参与社区建设,共享社会文明成果,让他们参与社区服务,实现社会融合,专门成立了绘画及陶艺工作室。 绘画工作室根据学员的能力差异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各种小组,如平涂装饰画小组、肌理画小组、粘贴画小组、剪纸小组等,利用非语言工具,将学员们混乱的心、不解的感受导入清晰、有趣的状态。可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抒解与满足,从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效果。陶艺工作室将开展软陶和陶泥两种陶艺活动,根据心智障碍人士的需求参加不同的活动,可以以陶艺过程中对他们自身情绪的调节变化为主,也可以以制作出精美的陶艺作品为主。柔软的泥土可以被动接受人为的任何改变、挤压、拍打、捏捶等等。一个人可以通过手掌,手指的活动,将内心的压力释放到柔软的泥土中去。陶艺过程具有很大程度的即兴因素,可以较好地释放内心的压力,从而达到心灵上的平静。在这里,陶艺教学将着重从大脑到双手,从双手到陶土,从而达到心情疏导的作用 二、项目背景 有时候,我们以为智障人士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可以不用理睬生活中的烦恼或忧伤,但实际上他们都需要被关爱。他们不懂欣赏优美的歌曲,说不出心中那份或浓或淡的感伤,却能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或鄙视的目光。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很多不公的待遇,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遇到比常人多很多的挫折。我们不了解他们的世界,但我们可以为他们的世界增添一份精彩。据调查兰州市有15600多名心智障碍人士,参与艺术活动的却只有约1%的心智障碍人士,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大多数心智障碍朋友对艺术类课程和训练非常感兴趣或有天赋,许多心智障碍者梦想成为一名画家、一名陶艺家等等。心智障碍者们可以通过艺术表演、绘画、陶艺熏陶达到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提高生活品质和身心放松。 三、受助对象分析 心智障碍者与一般人一样,有物质及精神方面的需求,他们需要衣食的基本保障,也需要别人的关怀和接纳,需要展现自我的机会,以确立自信心。但在某些方面与常人还是存在很大差异,具体表现为:第一,在学习能力上,他们的学习持续性较短,记忆力差,应用能力低,学习的动机出于自发,领悟力及理解力薄弱。但如果我们加以长期培训,这些方面的欠缺都会改善。第二,在感情方面,他们的思想比较单纯,很愿意与外界人士交流,给别人以热情的回应,所以应该让学员多接触社会,与更多的人去交流。第三,在沟通方面,他们的表达能力差,一些学员不能用很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我们应该多了解他们,在他们借助手部动作表达时可以快速反应他们的表达需求。第四,在兴趣方面,他们爱好特别广泛,我们要加以培养,让他们在某一方面的天分得以充分发挥。 四、项目实施目标 (一)提升社会各界正确对待、接纳智障人士的意识; (二)学员对绘画及陶艺艺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三)学员的动手能力及手部协调能力有一个较好的提升; (四)在活动过程中对学员的自身情绪和心理有一个较好的疏导,使学员们的身心得以更加健康。 五、项目执行计划 (一)成立项目团队,做好活动分工安排,指定绘画、陶艺负责人,并组建专业的评估团队; (二)项目负责人在活动举办前购置好活动所需用品; (三)在活动前协调好志愿者并给与相关培训; (四)将60名学员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每周分别进行绘画及陶艺训练3次; (五)项目执行中对学员的训练指导工作由专业老师及活动负责人配合完成; (六)一个月活动结束后评估团队对学员进行全面评估,撰写评估报告,在评估报告的基础上总结不足。 六、创新性或项目意义 (一)向社会各界人士传达关爱心智障碍者的理念,让社会以和谐、 以高德为主旋律的向前发展; (二)项目的实施可以引起社会多数人的关注,为他们争取到更多 的社会资源; (三)有助于学员融入社会,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丰富他们的生活; (四)学员的自信心得以提高,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有助于学员的健康成长。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