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后的巴黎气候大会,有什么值得关心,他从南极来和我们分享
来源:
2015-08-15
355
气候,联系你我,关乎一切。 气候变化正在使人类、动植物和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科学依据早已十分明确,人类活动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要避免更为极端的气候灾难,全球温度相对于工业化前温度的升幅须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气候问题亟须一个公正、安全并且有效的全球解决方案。 万众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即COP21)将于100天后在巴黎举行,届时各国政府将达成一个新的全球气候协议。无论结果如何,这次会议都将成为一次书写气候历史的关键节点。 目前中国等47个国家已提交气候行动计划,联合国于近日发布了最新谈判文本,为巴黎谈判奠定基础;科学家、经济学家、投资者、企业界、环保组织、宗教领袖纷纷呼吁淘汰化石能源、转向100%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清洁未来;各国民众热切盼望有更多的措施预防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最坏影响。 2015巴黎气候大会,为何值得注目?哪些需要我们关心?丹尼尔·普莱斯(Daniel Price)从南极骑行来到中国,与WWF气候专家邓梁春一起,和我们聊一聊这个话题。 Daniel Price:我为气候骑行世界 为了传播COP21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从2015年4月起,丹尼尔·普莱斯和他的同事分别从南、北极出发,骑车和步行途径15个国家,最终将在巴黎汇合。 在这项名为“两极到巴黎”(Pole to Paris)的公益项目中,几位科学家通过影像记录的方式向公众分享气候变化正在对两极以及途径各国带来的影响。作为致力于遏制气候变化的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WWF支持此项目在中国的传播。 邓梁春:你可以如何期待COP21 遏制气候变化,是WWF的核心工作领域之一。我们相信,国际气候制度是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必要保障。WWF一直保持对国际气候制度构建的高度关注和多层次参与,期望全球能够达成一个公平、有雄心、适用于各国、且能够有效践行的气候协议,并不断呼吁全社会积极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来。 在中国,除了推动中国在国际舞台扮演更关键更积极的角色外,WWF还通过积极开展的政策研究、国际合作、国内实践和公众教育项目,协助中国加速低碳转型。与此同时,协助中国完善气候适应行动、加强气候与能源领域的南南合作。 语言: 中文(部分内容将以英文分享,并配以简单中文解释) 本场沙龙欢迎媒体朋友参与!如有采访需求,请提前联系:黄艳,气候和能源传播专员,WWF中国;010-65116229;huangyan@wwfchina.org 主办方: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来,WWF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在全世界拥有将近520万支持者和一个在100多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 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此我们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wwfchina.org Pole to Paris (从两极到巴黎) Pole to Paris是一项旨在于2015巴黎气候大会开幕之前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倡议。它由一批致力于解决气候变化并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发起。 通过骑车和步行,科学家们将以气候变化对两极的影响为起点,影像记录沿途气候变化影响,传播巴黎大会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意义。 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poletoparis.com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