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经过前期周密调研,近日启动雅安震后过渡安置房项目。该项目主要针对地震灾区急需过渡安置的芦山县及宝兴县的贫困村。此举也标志着友成芦山救灾行动已从紧急救援阶段转向灾后过渡安置阶段。友成基金会认为,目前将优先考虑为受灾村民提供彩钢瓦并开展过渡房搭建。
一、项目背景
芦山县宝盛乡、龙门乡,宝兴县灵关镇,均位于420芦山地震震中附近,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这些乡镇村庄的房屋几乎全部受损,无法居住,现灾民全部住在安置帐篷中。6月份即将进入雅安的夏季和雨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降水的增加,帐篷已经无法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的需要,而新房的建设周期至少在一年以上,各地都急需过渡安置房屋。
另据了解,现在有关部门对过渡安置的政策是每户补助3000 元,然后由村民自行通过租房、投亲靠友等方式解决过渡问题。但实际上,村民本身收入就很少,所发的3000 元不够在安全地区长期租房,同时鉴于受灾区域民众亲友也主要在本地区,而且村民还要照顾生产,因此投亲靠友的方式也极难解决灾区群众的过渡安置问题。为此,很多村子都提出希望能够捐助他们彩钢瓦,然后由村民投工投料搭建简易过渡房。友成基金会经过调研后认为,目前工作优先考虑为受灾村民提供彩钢瓦开展过渡房搭建工作。
二、彩钢瓦安置房简介:
彩钢瓦过渡安置房,是震后房屋重建的方式之一,尤其适合一两年之内的短期安置。依据灾区丰富的竹资源优势,以竹子和木头为房屋墙体,以隔热彩钢瓦为房顶,居民经过培训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可以完成建设。彩钢瓦具有一定价格优势,并且运输方便,环保,安装速度快,易操作,并且适宜动员民众参与。这样的安置房可以很好的取代帐篷,它的隔热和保暖性能好,更舒适更有隐秘性。
根据汶川、盈江地震的重建经验可以知道,村民愿意选择实用又负担得起的过渡房模式,希望在芦山县和宝兴县有关村子运用该经验以协助地震安置工作,让更多灾区人民尽快改善居住条件,恢复社区功能。这项工作推广的不仅是灾民过渡安置模式,也是社区互助的模式。搭建过渡房的过程是一个社区广泛参与的过程,村民将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参与、合作、谈判,培养互帮互助的协作精神,从盲目等待援救中走出来互助自救,重归正常的生活状态。不仅使村民的参与能力得到提高,对社区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项目实施步骤与目标
1、样板房建设。投入两个专业的建筑社工和8个义工,对玉溪村整体的安置房建设进行指导和管理。
2、在样板房建设的基础上,并根据村民的意愿和政府的整体规划,我们将安置房建设推广到全村。先是在样板房建设进行同时,村民们可以先行动手砍伐竹子,收集简单材料。然后,在样板房工程结束后,我 们的建筑专业社工将和义工一起,对村民们进行指导和管理,发动全村劳力参与工作,目标是在10-15日左右完成安置房的整体建设。在夏天来临之前,尽快的撤除帐篷,帮助全村村民更好的渡过安置阶段。
四、项目预算:
考虑到当地的受灾状况与基本生活生产情况,一方面房屋受损严重,基本无法使用和维修。另一方面当地雨水充足,家中的所有财产家具和粮食都需要存放的地方。再者,需要考虑到这个家庭的生活起居。 所以我们初步准备按每户32平米左右的建筑面积进行预算和建造。需要单层彩钢瓦(约40元/平米);双层彩钢瓦,具有更好的保温、隔热、隔音、防火效果(约60元/平米) 。
五、捐赠方式:
以百平米为单位捐赠,也可整村捐赠。
芦山县宝胜乡玉溪村 16000平米;
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 48000平米;
宝兴县灵关镇安坪村 10000平米;
宝兴县灵关镇磨刀村 2000平米。
六、捐赠时间
2013年6月15日之前。
七、 联系方式
友成基金会张忠华先生,zhangzhonghua@youcheng.org
13811970977
关注友成救灾行动,欢迎与我们互动。
【友成新浪微博】http://weibo.com/youcheng2007(@友成基金会)
【友成腾讯微博】http://t.qq.com/youcheng2007(@友成基金会)
【友成微信账号】youchangefoundation(公众账号“友成基金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