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基金·中国慈善报道高级研修班
来源:
2012-11-19
4618

 

公益改变社会

传播成就未来

10个能力提升工坊针对慈善报道10个核心问题培训

200人公益俱乐部+公益记者网络构建

体验中国公益2.0

“新公益”时代

15位资深培训导师系统地涵盖传媒理念、传播技术、合作策略、项目管理

WEB2.0时代公益传媒与公益组织分享平台搭建

45个小时在资深媒体人和公益行动者指导下运用新媒体实际操作公益传媒


中国慈善报道高级研修班是由壹基金与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主办的公益传媒培训。通过开展培养和提升公益传媒人士的传播能的培训,支持中国传媒机构和公益组织的慈善报道能力建设,提升慈善报道水平,形成慈善报道网络,推动中国公益界与媒体界的互动与合作,从而建设新媒体时代下成熟理性的公民社会。

主办单位: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

 

项目负责人:朱健刚

 

壹基金:

2007年,李连杰先生创立启动了壹基金。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2010123日在深圳注册成立,是中国第一家民间公募基金会,以“尽我所能,人人公益”为愿景,致力于搭建专业透明的壹基金公益平台。壹基金战略模式为“一个平台+三个领域”,即专注于灾害救助、儿童关怀、公益人才培养三大公益领域。

 

2007年,李连杰先生与中国红十字总会合作设立“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以独立运作的慈善计划和专案的形式在中国大陆开展公益事业。

 

200810月,为了保证公益项目更高效地实施,在中国红十字总会、上海市民政局等多方主管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以私募基金会的形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的执行机构,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严格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向“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进行专项的汇报与结算,并接受年度审计。

 

2010123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在深圳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注册成立,拥有独立从事公募活动的法律资格。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注册原始基金为5000万元,发起机构为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老牛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万通公益基金会及万科公益基金会,每家发起机构出资1000万元。

 

“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及“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将清算注销,其项目、资金及工作人员由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承接。

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慈善中心)是201141日经中山大学批准正式成立的一级非营利性研究机构。慈善中心地处慈善事业相对发达的珠三角,立足于大珠三角地区,面向两岸四地,开展当代华人世界的公益慈善研究。中心的使命是通过行动导向的研究,发展公益事业战略,推动公益创新,促进公益事业从传统慈善向公民公益的转变,建设一个多元、公正、可持续的美好社会。

招募对象:公益传媒人

每期人数:每一期共有20个本地记者、40个外地记者,共计60名学员。两期高级研修班共计120名学员。

培训时间: 11.21—11.2312.14—12.16(分为两期,每期两天半,共45个课时)

培训地点:中山大学冼为坚堂117

住宿地址:广州锦堂酒店

培训特点:

n 理论培训

n 社会视野:核心内容包括: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公民社会发展及其对社会转型的影响、慈善报道的媒体环境与社会影响。

n 社会企业:企业社会责任、政府企业合作。

n 公益组织:公益组织的兴起、当前公益组织生存状况及其发展特点。

n 社会(公益)创新:社会企业、社会创新。

n 专业技术培训

n 慈善报道:核心内容包括:传播工具运用,媒体技术掌握,传播事件策划与报道、传播影响评估。

n 理念倡导:健康、环保、助学等公益理念倡导(主要针对公益传媒人士)。

n 组织运作:领导力、组织建设、筹款策划。

n 团队合作与行动:核心内容包括:学员小组团队慈善报道合作项目设计与开展,同政府、企业和学界的对话及合作。

n 项目运作:项目策划、项目申请、项目实施、项目监测、项目评估。

n 打造网络:慈善报道俱乐部、公益记者与公益组织传媒官员的QQ群、地区媒体交流网络与机制。

n 多方对话:与政府和企业进行对话、加深理解、建立互信合作关系。

课程大纲:

该培训项目将从传媒资源整合慈善报道设计传播能力建设三个方面来解决公益传媒和业界的传播意识、设计和技术缺失问题。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第一期:1121日到1123

日期/时间

800

830

9:00-12:00

12:00

14:30-17:30

18:00

11.20

接待入住

晚餐

11.21

早餐

开班仪式

主题培训:社会转型与公民社会

欢迎

午宴

主题培训:社会组织与民间公益

晚餐

11.22

早餐

圆桌讨论:公益报道中的困惑与问题

午餐

分组采访:非公募基金会论坛

晚餐

11.23

早餐

作品点评与颁奖

午餐

离开

第二期:1214日到1216

日期/时间

800

830

9:00-12:00

12:00

14:30-17:30

18:00

12.13

接待入住

晚餐

12.14

早餐

开营仪式

主题培训:公共媒体与慈善报道

欢迎

午宴

圆桌讨论:公益报道案例讨论

晚餐

12.15

早餐

主题培训:公益报道的传播策略

午餐

分组采访:“壹基金·

为爱奔跑”

晚餐

12.16

早餐

圆桌讨论:公民行动与公民社会

午餐

作品点评与颁奖

培训导师介绍:

来自两岸三地横跨传媒、公益、法律、政府等相关领域的业界精英和学者:

主题

培训师名单

社会转型与公益行动

杨鹏:壹基金秘书长

朱健刚:中山大学教授,中大公益慈善研究中心副主任

公益报道中的困惑与问题

李艳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新闻系系主任

社会组织与民间公益

杨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政策研究室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社会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江明修:台湾政治大学公共行政系特聘教授

公共媒体与慈善报道

罗世宏:台湾中正大学传播学系主任,兼任台湾媒体改造学社召集人

张宁:中山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公共传播学系系主任

公益报道案例讨论

江华:南都公益周刊骨干

朱红军:南方周末记者,曾报道厦门PX事件等

公益报道的传播策略

张志安:中山大学副教授,全媒体研究院秘书长

师曾志:北京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公民行动与公民社会

肉唐僧:知名网络意见分子

安猪:多背一公斤发起人

朱健刚:

博士,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副主任,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山大学中国族群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城市社区、社会运动与集体行动、公益组织研究、公民社会与社会转型。

 

张志安: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秘书长。2006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117月起转至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学术兼职包括: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研究员,《传播与社会》(香港)、《新闻学研究》(台湾)论文评审。美国国务院IVLP国际访问学者,英国埃克赛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

……

学员报名条件:

1.工作经验:媒体人士要求,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记者、编辑、评论员、专栏作者、网络达人。

2.个人能力:对于公益组织或媒体传播有一定认识;具有对于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烈学习和分享的愿望。

3.个人承诺:愿意致力于慈善报道工作。

 

报名须知:

1.报名者请先阅读此招生简章,以全面了解壹基金中国慈善报道高级研修班的目的、内容和活动方式。

2.凡报名者需取得工作所在机构/单位的同意。

3.报名者需在限定的时间内递交报名资料,过期者不再得到受理。

4.报名者可以一次性报名多期研修班。

 

报名时间:

2012118-11189点(第一期)

2012年1118-12129点(第二期)

 

报名方式:

请填写附件中的报名表,并根据相应报名时间前发送至civicmediasysu@gmail.com,报名邮件主题请注明“名字中国慈善报道高级研修班第X期报名表”。(为保证招募程序的公正,恕不接受口头报名。)

 

录取通知时间:

每期报名截止日期当天将通过电话通知您(如您在截止日期次日仍未接到电话录取通知,可视为名额已满,恕未能接纳。)

 

报名受理程序:

1.主办方及协办方在限定期间内接受报名者资料

2.组织工作人员对所有报名资料进行审阅

3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