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岁月回响”|赖道来:岁月长歌里的国家脊梁
作者:江源
2025-09-23
41

(通讯员:仁煦)2025年9月17日,江西石城

在江西省赣州市民政局、江西省赣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的支持下,“岁月回响·智美生活”项目依托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乡镇民政服务站,一方面组织社工、志愿者引导老人讲述人生经历及历史记忆,并整理留存,以文字、视频等形式在合规平台分享,既助力老年人强化自我价值认同、提升社会参与感与归属感,也为年轻一代了解乡土文化、增进代际理解搭建平台,推动江西省石城县客家文化传承,夯实社区文化底蕴、增强凝聚力;另一方面通过课程教学、现场辅导、实操体验等多元形式,帮助老年人掌握现代生活必备技能,有效跨越“数字鸿沟”,使其安全自信享受生活便利,共享科技发展成果。

——石城县“岁月回响·智美生活”老年人回忆录与适应性生活技能提升项目


在时光的长轴上,总有一些人以坚韧与担当,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赖道来便是其中一位。他的人生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时代的浪潮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1.webp

赖道来军装照

1942年11月,赖道来出生于石城县洋地石阔龙子下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道来排行第三,三岁丧母,后来几经迁居,很长一段时间只能靠番薯渣充饥,日子过得很苦。但在父亲的扶持下,道来得以跌跌撞撞地长大。

赖道来的父亲因年幼失怙,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即使家中贫苦,他也咬紧牙关供道来兄弟三人读书。8岁时,道来便进入了私塾读书。没读两年,政府停办私塾改开公办学校,父亲便将道来送进公办学校读一年级。这时土地改革正轰轰烈烈地展开,每个村里都有工作队号召大家一起打土豪分田地,道来的父亲也加入其中,因做出了很大的成绩,道来的父亲被区长任命为洋地村村长,日子向好发展。

2.webp

赖道来初中毕业证书

赖道来自幼刻苦,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品学兼优。1961年3月,初中毕业前夕的赖道来应征入伍,踏上保卫祖国的征程。乘坐大巴到达赣州后,他被分到大西北的“特种工程兵”部队,补发了皮大衣、皮帽子等北方服装后,当天晚上就乘坐火车一路向北。

3.webp

赖道来初中毕业合照

刚到河南洛阳龙门附近,就让新兵们犯了难。赖道来以及其他南方新兵们因从未住过窑洞而害怕窑洞坍塌,即使有班长带头、老兵耐心劝说也无济于事,一伙人仍一夜未眠熬到天明。但紧张繁忙的新兵训练却无法停下来等他们适应,严格的训练内容再加上休息场所的不适让他们十分憔悴,为了让他们安心休息,新兵住所更换成洛阳西郊的一座废弃监狱。虽有所好转,但时间一长也让他们有了思想负担,后来还是在伊川县的一个山庄搭建帐篷才安心驻扎了下来。没想到因此救了这个村子的大多数村民的命。

那天晚上,大雨倾盆而下,不出半个小时,水位上涨,小溪周边的村民被卷到了水里,呼救声此起彼伏。在山上驻扎的新兵连的站岗士兵发现不对劲便马上报告,连长立即向空中连发数枪,命令全连紧急集合。远近百米全体官兵听到枪声之后就迅速赶到新兵连住所。弄清情况后,所有士兵立即放下武器,解开背包绳,全力抢救被淹的群众。

4.webp

赖道来与他的战友

一个老兵毅然跳下洪峰中,赖道来则和其他人拿着背包绳,一头拴在果树底部,一头扔下洪峰中,大声喊着让老兵把人拴在背包绳上拉上来。用这样的方法,经过半小时的激战,把全村大部分男女老少都救上岸,但遗憾的是其中一个窑洞倒塌中,一个80多岁老爷爷和2个孙子来不及逃走,不幸遇难。

就这还发生了一件荒唐事,两名下水救人的兵友在救援结束后失联,大家以为他们牺牲了,就开了追悼会,结果两人只是因为体力不支被冲到偏僻村子,再加上不认识路,辗转很久才归来,闹了个乌龙。

新兵连训练很快就结束,赖道来被分到了驻地在洛阳市灵宝县的7011部队4支队3中队当通讯员,道来平时负责收发报纸、书信以及定时给战友上文化课。军营中大家相处融洽,闲暇时还会出门玩耍。

一年后,赖道来调到354部队独立通讯营继续服役,354部队独立通讯营对内是385通讯电台,主要任务是负责周边各部队的通讯联络,上传下达部队军令,收听国内外要闻,任务繁重,保密性强。赖道来很快就掌握了收发报基本要领。然而,初到灵宝他因水土不服,患上阿米巴痢疾,经过两个多月治疗才得以康复归队。

那时全国正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加上又面临苏联逼债,国内外反动势力蠢蠢欲动,民不聊生。不久后,赖道来所在的通讯独立营就接到进藏命令,历经三十多小时颠簸,到达了昆仑山下。此次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由刘伯承元帅任总指挥,赖道来所在部队调配给163团负责战场通讯联络。战争进展十分迅速,先锋部队推进到距离新德里300公里处,毛主席审时度势后撤20公里。这次战争,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与智慧,也让赖道来更加坚定了保卫祖国的信念。

1964年元旦过后的几天夜里,赖道来所在部队登上了西进的列车,移防至甘肃酒泉,赖道来被分配在师部安装营,专门负责安装各类电器、通讯设备。那时候的道来并不知道自己和战友们即将做一件特别伟大的事——修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5.webp

赖道来当兵的时候

1964年3月,部队开始宣传“伟大的任务”之类的字眼,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猴子、兔子、老鼠等动物在试验前几天被带进了试验场。1964年10月15 日,原子弹试验前一天,赖道来与战友们之前的猜测才得以证实,确认自己参加的是原子弹试验。当赖道来与战友们听到起爆的声音时,顿时一片欢腾,这份喜悦一直萦绕在他们上方。两个小时后,身穿防护服、戴防毒面具的士兵与技术人员一起驶向爆心,执行另一个艰巨的任务——爆心附近取样。

驶向爆心的路上,戈壁滩外观如旧,车过才觉土地变松软,且离爆心越近土层越软。沿途,各连队布置的掩体及飞机、汽车等试验品均有损毁。距爆心三十公里时,电线杆倒向反方向,钢铁制品烧熔,汽车成黑铁坨。越深入越惨烈,掩体内试验品有部分留存,掩体外多不见踪迹。见驾驶室快烧没的猴子尸体,方知放置动物用意。

自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地面、地下试验相继展开,任务愈加繁重。试验之前,空爆试验要完成投弹准备,地下试验要打出一两百米深的地下井,装弹回填;在厂区建造用于试验的房屋,挖掩体,安置试验品;试爆之后,地面和空中要完成第一时间的采样,洗消清理工作。并且在试验结束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需要进一步挖掘埋得较深的试验品,最长需要三年才能全部收完。但是试验场里几乎每一项工作都要与核弹及带有辐射的效应物打交道,其中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危险可想而知。

赖道来记得当时有一名战友叫冯立友,短暂的新兵训练后就随技术大队到试验场进行地下取样工作。山洞持续高温,常年在45摄氏度以上,尽管如此,进洞作业的战士还是必须穿帆布防护报,戴防毒口罩,但防毒口罩一渗入汗液便会堵死气口,无法工作,需要卸下防护服。卸下来之后,脚上的一大片肉是没有知觉的,是因为他长时间在高温的洞壁干活而烫伤的。

6.webp

赖道来与妻子刘禾秀的新婚照

1965年初,他返家探亲并与同是初中同学的刘禾秀成婚。假期结束归队后,部队调往青海海宴县,周边都是荒野戈壁滩,毫无人烟,赖道来跟着部队到达马兰新村,安顿好之后,他才知道自己来到了国家特级保密地区——制造原子弹基地。

赖道来被分配去做螺丝钉,每天坐小火车进山洞,工作要求十分严格,对零件精准度极高,只要不合格就必须重新做。当时大山周围有三层铁丝网拦截,外围配备骑兵巡逻队,山顶还有高炮部队昼夜值守,生怕混入可疑分子,没想到还真的抓获过许多外国外境派来的间谍、特务。

马兰基地步入正轨之后,原子弹试验变得越发密集,最多的一年需要试验四次。那时候赖道来与战友们并不知道核辐射,只知道光辐射和冲击波,但每天不停的打井、挖掘施工,就连吃住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核辐射的污染源,脱发、皮肤病成了他们的常见病症,就算这样他们也只是一味的服从命令。

1965年,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取消军衔制,恢复红军时代佩戴的红五星和红领章,以示官兵平等。部队迎来了新兵,赖道来被选派为新兵连排长,对新兵进行“兵”的基本知识教育。

在这之后,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家讲课。让赖道来没有想到的是,这场讲课竟是聂荣臻元帅主持,由邓稼先院士讲课,讲授的是“等离子体课程”。邓稼先教授在讲课中夸赞了解放军官兵,其实他们才是实干家,很多事情都得靠他们完成,像试验场的各项设备硬件建设、爆炸后水、陆、空需要防化兵进行收集污染程度并做好记录汇报等。此次讲课,让赖道来受益匪浅。

1966年12月28日,我国在罗布泊试验场百米高塔上进行了首次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进行了全当量飞机空投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是党中央毛主席高度重视,聂荣臻、邓稼先、于敏、周光召等老一辈科学家精心研究的硕果,也是千千万万官兵的辛勤奋斗。

中央组成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慰问团去看望全体官兵,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但当时为了保密,只能让整个部队分期分批乘坐火车到西宁看演出。慰问演出结束后,文工团留出半个月时间,专门为各部队培养一批说、唱、拉、打、吹的文艺骨干。赖道来也被留下学习了山东快书和数来宝。

虽然赖道来告别了马兰,结束了在试验场所有工作,但他有一个任务永远无法停止——保密协定,从入伍开始一直到死,“保密”需伴随他走完余下漫长的人生。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这段尘封的记忆被重新提及,赖道来以及所有战友们的“秘密任务”才终于可以被世人所知晓,他们作为核试验不可或缺的执行者,正是用他们的躯体和意志,连接了中国核武器从梦想到实现之路。

1966年6月5日,全国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全面展开。赖道来部队接上级指示,开赴四川,执行“三支”“两军”任务。赖道来所在连被分配到剑阁县商业局开展各项工作,经过数月的奋斗,该县的经济效益蒸蒸日上,谱写了一篇军民鱼水情的亮丽篇章。

任务完成后赖道来所在部队来到了绵阳,继续搞国防“三线”工作,也就是核武器研制基地。1968年,精兵简政治国方针已定,军队要实行大裁员,赖道来的名字也在其中。1968年,赖道来回到家中就参加了生产队里做秧田,在父亲与兄弟的教导下,学会了如何种田。不久公社廖书记、李部长找到赖道来,安排其到“三查”办公室协助做些外调工作。他出色完成任务并得到赏识,之后他接任广播站工作,又承接文化站,还兼食堂管理员,就这样赖道来身兼数职,但都做得很好,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成立石城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各县各领队开启了为期十天的汇演,赖道来因节目优秀被抽调为其中一员。后来县武装部黄先辉政委看中了赖道来,请他当武装干部,但因编制问题赖道来便先在农机厂工作,于1971 年秋,调往横江公社武装部。1973 年秋,他调往龙岗负责民兵组织建设。1975 年末,为照顾家中老人,他与同事对调回到老家洋地,实施军事联防。

7.webp

武装干部证

1981年,农村实行包产到户,赖道来家分得田地和茶山。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年便大获丰收。1984年,他当选洋地乡长,在任期间修复公路、接通电路、硬化街道、保护资源、发展造纸业、编写社志、改善人居环境,切实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之后调任为水利电力局工会主席,组织抢修重建垮塌的灌水渡槽,给岩岭水库加固,并做好移民搬迁。1988年,赖道来被调往龙岗乡任人大主席团主席,为当地修建了一条靓丽的龙岗新街。1990年,他调往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任工会主席,勇排阻力建新房、智斗恶势力、力镇横行霸道风、建章立制改旧习……直到2003年3月,赖道来光荣退休。退休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

8.webp

赖道来退伍军人证明书

回顾赖道来的一生,是与时代紧密相连的一生。他在苦难中成长,在奋斗中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他用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跨越了一个又一个挑战;他把青春和热血投入国防事业,默默付出,竭尽所能守护国家安全;他用一生的足迹,勾勒出一幅壮丽的人生画卷,诠释了何为责任,何为忠诚,何为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

9.webp

赖道来八十二岁全家福

赖道来的故事,是对家国情怀的生动诠释,是对奉献精神的深刻传承,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0.webp

赖道来在向志愿者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

文中所述文字源于真实故事,仅作部分艺术加工处理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
NGO发声热度榜
榜单说明
我要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