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流动儿童友好家庭空间建设项目,守护每一个小家
作者:协作者
2024-10-21
457

编者按:

儿童的成长与其所处的环境互相影响。儿童童年时期在家里居住和生活的空间最为长久。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因素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儿童因其家庭经济社会因素和其它外部条件不足而导致其成长所需的基本条件无法满足时,容易产生“生长性贫困”,进而导致儿童成长受阻。2023年4月,国家统计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共同发布了《2020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约占中国儿童人口的1/2(46.4%),这意味着每两个儿童之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对于跟随父母流动到城市的流动儿童来说,他们在城市边缘的生活环境中建构对自身、对所在家庭、对所处社区乃至社会的认知和认同,以获得自身成长与发展。

2023年4月,在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北京市慈善协会支持下,北京协作者发起“困境流动儿童友好家庭空间建设项目”,秉持“儿童友好”理念,以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需要为基础,结合困境流动儿童家庭环境情况进行改善,协助建立更加适合儿童成长的家庭居住和学习空间,并跟进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和行动研究,促进困境流动儿童家庭亲子互动,开展社会倡导,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本期文章,与您分享“困境流动儿童友好家庭空间建设项目”中的部分案例,以及部分服务家庭的反馈,感受项目中的温暖故事,同时期待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到困境流动儿童服务中,传递温暖力量。


项目实施

image.png

开展困境流动儿童居住状况调查,完成困境流动儿童友好家庭空间建设项目行动研究报告。

image.png

开展“儿童友好的家庭空间”参与式小组,了解儿童对美好家园的期待。

image.png

image.png

协作者社会工作者通过家庭走访、链接资源、动员企业志愿者参与、改造方案设计、物资支持和主题小组开展等方式,协助困境流动儿童家庭完成了空间改造。

image.png

收集儿童、家长在家庭友好空间建设方面的经验,总结出一份《流动儿童家庭友好空间建设小妙招分享集锦》。

服务案例

超人父子俩的友好家庭空间

小航,河北籍儿童,今年10岁,上小学三年级。小航在2岁零10个月的时候被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年身型)”,无法治愈,2018年和2021年两次复发,曾造成心脏衰竭,每月只能靠最便宜的进口生物制剂控制病情。小航母亲因为承受不住孩子的病情压力,在孩子4岁时和小航爸爸分开。小航父亲一边给小航治病,一边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同时照顾经常生病住院的小航的生活起居。

在儿童友好的家庭空间小组活动中,小航爸爸分享道:“记忆中,搬过四次家,每次住的地方都不一样。2013年以前在宋庄、通州住过,2014年搬到了大兴黄村,2016年搬到了房山,住了不到一年,2017年搬到了现在丰台太子峪村这里。每次搬家主要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办法,也很无奈。搬家的感受,主要是‘每次都很累’。”

谈到对家的认识,小航爸爸说: “家就是全部,家是孩子的港湾,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小航也说道:“(爸爸)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image.png

小航理想的家


image.png

小航和爸爸对于友好家庭空间建设的期望


同时,在儿童友好的家庭空间小组活动中,了解到小航和爸爸对于家庭友好空间建设的期望后,协作者的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一起走进小航家,与小航爸爸共同测量家庭空间,讨论确定家庭改造方案。

image.png

家庭测量制定友好空间建设方案


结合改造方案,社会工作者进行物品的采购,小航爸爸进行物品的组装,最终完成了小航家庭的友好空间建设。同时,小航爸爸也向其他家长分享自己家庭建设空间建设的小妙招。

                                                                                                                                                                                                                                                                                                                                                                                                                                                                                                                                                                                                                                                                                                                                                                                                                                                                                                                                                           

image.png

小航家的一角改造前后

image.png

小航爸爸作为志愿者分享友好空间建设小妙招

一家人在一起共建温馨小屋

阿文,33岁,高中辍学后外出打工,先后去过青岛、浙江等地,2019年前后和爱人和大女儿、小儿子一起在北京打工生活。阿文主要在家照顾两个孩子,阿文爱人自己打零工,收入不稳定,所以就把二女儿在老家让孩子奶奶照顾上幼儿园。因为长时间的和二女儿分离,有段时间二女儿不接听阿文的视频电话,阿文希望能够把二女儿接到北京一起生活。

协作者的社会工作者走访阿文家时,发现近20平米的家庭空间因为各种杂物的堆放,显得拥挤狭窄。于是,社会工作者与阿文及阿文的大女儿一起讨论空间改造,结合家庭的需要配备了书桌、上下铺的床、收纳箱等。


image.png

家庭友好空间建设前后阿文的家


家庭友好空间建设完成后,阿文进行了自我经验的梳理,并和其他家长进分享道:“感谢你们资助了学习桌、上下床、炒饭锅、隐私帘、还有收纳箱,缓解了我家目前面临的困难。协作者是怎么协助我们改造我们家只有20平方米的空间的呢?我们把学习桌放在了窗户边上,这样孩子学习时,眼睛不容易疲劳,而且守着暖气片,冬天学习时也不冻手。上下床放在了靠墙的那面,这样整体看起来,空间就不显得压抑,且采光也不受影响,最关键的是,大女儿小锦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独立的小床,装了隐私帘,减少了尴尬。女孩子关于隐私还是要从小培养的。


我家老二回来也有地方睡了,两姐妹可以一起睡。说说笑笑,增加姐妹感情,也可以独自睡,保证每人的私人空间。对于换季的衣服,收纳箱发挥了重大作用。之前衣服放在一起乱七八糟,特别是一换季,找衣服成了问题,有了收纳箱的存在,把当季穿的衣服放在各自的衣柜里,换季的整理整齐放在收纳箱,这样就不会为找衣服发愁了。

另外厨房里锅是必不可少的。我家本来只有一个锅,熬粥、热馒头、炒菜都用这口锅,很不方便,每次都是熬粥好了,菜却凉了。有了新的专门炒菜锅,我家再也不用吃凉菜,也不用因为做饭做菜来回倒腾,这样腾出来的时间还可以帮小锦辅导作业。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是,让我们一起把日子过好,把孩子培养好,才不会辜负协作者对我们的帮助。”2024年1月,阿文也将二女儿接回了北京一起生活。

项目受益儿童及家长语录:

流动儿童小垚:“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温馨的家,我家不到20平米,共两小间,住了六口人,两个弟弟和爸爸妈妈住在里屋,我住在外屋,哥哥有时候回来和我挤在一块,而且做饭也在屋里,每天屋里是满当当的,平时穿的鞋子满地都是,看起来很乱,很不雅观。协作者的姐姐和两位志愿者哥哥姐姐来给我们家进行设计改造后,家里看起来舒适多了,鞋子有专门的鞋架,多出来的衣服和放在地上的书包也放进了收纳箱,之前的桌子也换成了折叠的桌子。写作业时,我和两个弟弟在一张桌子上,也不会觉得地方小。协作者和志愿者哥哥姐姐用他们的才华和创意,把我们家改造得更加舒适和温馨了,非常感谢协作者和志愿者哥哥姐姐。谢谢您们!”

流动儿童小灿:“当我看到改造后的家,我觉得小小的家是那么温暖,充满善良的帮助,令我的心里暖洋洋的。记得那是一个温暖的秋天,有些凉意,但我收到了一个计划,那便是协作者带来的‘家庭改造计划’。我看到之后,心里不免升起了一个疑惑,到底是什么家庭改造呢?当我收到一些家具时,我才知道,协作者的姐姐们辛苦为我们挑选了一些家具,一个床,一个柜子,一个书桌,还有一个椅子,当她们把这些崭新的家具运送到我家时,原本空荡荡的小屋里,满满当当,也充斥着温暖的热心。妈妈说:‘虽然安装是很累,但是看到这么完美的家,此时此刻,我们真的要感谢协作者帮助我们!’”

流动儿童小歌:“我家住在昌平的一个村庄里,说是我家,但其实是租的房子,因为原来住的地要拆,所以我们搬了家。这个屋子里有三个窗户,里面很敞亮,刚搬进来的时候,屋里的东西放得乱七八糟,后来,协作者来到我们家了解了情况后,给我们寄过来几个很大的收纳箱,还有一个书桌。我们把东西分类放在收纳箱里,比如说书放在一个箱子里,衣服放在一个箱子里,这些箱子放在双人床的上面,这样一进门看起来宽敞多了。我特别谢谢协作者和各界爱心人士为我们家所做的一切和提供的物资,尤其是寄来的书桌,除了写作业,还可以在上面放一些我喜欢的书。自从有了这个书桌,我就不用在很矮的桌子上,或者趴在床上写作业了,书桌的两边还有挂钩,可以挂我的书包。”

流动儿童小萱:“原来我在家里没有独自的空间,我的东西没有地方放,家庭空间改造后,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小块天地,我的书也有地方放了。在改造过程中,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是柜子里东西有点多,很重,我和奶奶干脆用推的方式来挪地。在平时,我会跟奶奶把被子、书或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堆在桌子上,桌子就显得乱乱的,而且在晚上写作业时,因为开灯要用很多电,所以我一般不开灯,但我知道这样对眼睛不好。家庭空间改造后,这些苦恼都没有了,我有了自己的小床,软软的,也有了自己专门写作业的地方,在晚上写作业或画画时,桌上的一个小灯很方便。”

流动儿童小杰妈妈:“我和孩子俩人租的房子,里面空荡荡的,临时买了一张床和简易布衣柜,当时我孩子坐在床上一脸的郁闷,我看他那个表情闷闷不乐,我心里面五味杂陈,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言语来表达我当时的内心……冬寒夏热的感觉,让我特别的苦脑……但是现在我和孩子生活有很大的改变,因为有北京协作者的关注和关爱,我们家得到了慈善的资助,家庭环境都慢慢变好了。原本家里面有一张床,现在变成了两张床,还有孩子的隐私帘。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事,是因为这个房子常年不住人,老鼠也特别多,被子上面就有老鼠窝,协作者的社会工作者听说后,又帮我们买了几个收纳箱,现在好了,被子也干净了,不穿的衣服可以规整的放在收纳箱里,看着也像个家的样子。现在我和孩子走进出租屋,心情豁然开朗,也感到很温馨,孩子也变得开心快乐,有时也听到孩子嘴巴里面哼着小曲。因为这个社会给了我们希望,给了我们信心,我会更加珍惜,努力地生活,和孩子过好每一天。这个冬天我和孩子也不再寒冷。”

流动儿童小怡爷爷:“我是小怡的爷爷,不太会表达,但我还是很感激协作者和爱心人士给我们一家的帮助,在家庭空间改造计划之前,我都不知道是啥,孩子给我说了之后,我也是非常期待家里的改变。协作者的社会工作者非常耐心地询问关于柜子书桌的尺寸问题。物流也很快,到了之后我也不知道怎么安装,好心的邻居帮了我们,柜子很大,可以把小怡的书都放下。我现在看着大变样的房间,心里感到特别温暖,同时特别感谢协作者和各界爱心人士的付出。”

流动儿童小峰妈妈:“我们家在没有接受改造之前,空间还行,就是进门第一眼就看到了两张床,显得特别别扭,光线也暗。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比如说孩子会穿衣服睡,换衣服都去卫生间。由于光线暗,孩子做作业也会戴眼镜,这次协作者帮买了隐私帘,他回来也有自己的一个私人空间了。

还有每次放假或开学前,孩子都需要打印好多试卷和资料,协作者就为我们配置了多功能打印机,收到后,孩子就迫不及待地去收了一张试卷打出来做题,这个还可以打印好多证件。他爸爸高兴地说,以后用个啥证件不用再去掏钱打印了,有了这个可太方便了。

还有每次放假或开学,都会大包小包地搬东西,有时还用床单包回来,收到行李箱后,孩子第一时间打视频给我看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行李箱。以后去学校方便多了。还有在宿舍晚上想睡觉,孩子会因为有的同学说话而睡不着,包括晚上想看书,但熄灯时间到了就断电,协作者还给配置了耳塞和台灯,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协作者将继续针对流动儿童尤其是困境儿童的家庭居住学习空间环境条件差,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问题,开展流动儿童居住状况调查和倡导活动,并通过对困境流动儿童家庭环境进行改善,协助家庭建立更加适合儿童成长的居住和学习空间,促进家庭亲密关系的建立,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希望您也想支持和参与到该项目中,可以联系我们开展合作,提供资金、物资,空间改造指导等支持,帮助流动儿童一起建设温馨有爱的家。

合作渠道/方式

我们相信每个“弱者”都有力量,每个生命都有尊严,因此以“团结协作 助 人自助”为组织服务理念,团结社会各界,协同合作,致力于成为赋权“弱 者”、增能“草根”,推动社会融合的“协作者”。

我们通过服务创新、教育倡导和专业支持,协助包括流动人口和草根组织在内的服务人群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进而在服务中总结提炼本土经验,推动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发展。

欢迎成为协作者战略合作伙伴:为协作者提供非限定性的运营经费资助,支持协作者围绕愿景使命和战略规划,专注于回应服务对象最紧迫的需 求,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开展服务。

欢迎成为协作者项目合作伙伴:以项目化方式合作,委托和支持协作者发挥其分布全国的服务网络和三位一体的战略服务体系,开展包括困弱群体服务、公众教育、调查研究、政策倡导和专业支持等服务项目。

image.png

扫码支持

让每个人都可以怀抱着尊严和梦想自由地行走在大地

联系人:刘倩

联系电话:010-84043576

电子邮箱:qian.liu@facilitator.org.cn

为保护服务对象隐私,文中服务对象名字均为化名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
NGO发声热度榜
榜单说明
我要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