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4年,《为慈善正名》发表30周年。中国基金会在政策引领与社会需求双重驱动下,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夯实信任基石,稳步推动慈善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过往皆为序章。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处编写《2024年度中国基金会行业大事记》,冀望与关心基金会行业发展的同仁一道,增强行业自信,走好未来发展的每一步。 《2024年度中国基金会行业大事记》收录2024年中国基金会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事件,包括: 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层面对中国基金会行业有重大影响的宏观事件; 中国基金会行业较有影响力和里程碑意义的行业/组织/项目/人物事件; 反映中国基金会行业当前挑战和未来趋势的典型事件。
2024年1月
1月8日,民政部公布《社会组织名称管理办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首次对社会组织名称进行统一规定,适用于依法办理登记的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国民政) 1月13日,财政部印发《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办法》,规范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和管理行为,加强公益事业捐赠收入财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公益事业捐赠票据可作为捐赠人对外捐赠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申请捐赠款项税前扣除的有效凭证。(财政部) 1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首次利用“数字关爱券”形式,向京津冀水灾、积石山地震受灾家庭开展个性化帮扶试点探索。5月10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多家基金会启动“数字备灾联合行动”,体系化开展“科技+救灾”新模式。9月26日,“数字关爱平台”正式发布,依托数字连接能力,让受助人与服务资源在助餐、助医等场景中实现精准链接。7月至12月,省级一老一小数字关爱模式分别在川、云、京、粤、陕5个省份落地,与200家公益机构建立深度共创网络。(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2024年2月 2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新的预案要求,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灾害救助协同联动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中国政府网)
2024年3月
3月11日,应急管理部救灾和物资保障司组织召开救灾物资保障政社协同座谈会,肯定基金会参与各类自然灾害应对的工作成效,并与各参会基金会围绕形成救灾物资保障的政社协同合力达成共识。6月至8月,为应对广东、湖南等地暴雨洪涝灾害,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多次启动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协调基金会等社会力量援助大量多样化生活物资,保障受灾群体基本生活。11月1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强化救灾物资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地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动态评估本行政区域风险形势,会同有关部门与有意向的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健全常态化合作机制,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按需开展救灾捐赠活动,形成保障合力。(应急管理部)
2024年4月
4月3日,民政部发布《社会组织基础术语》《行业协会商会自身建设指南》《学术类社会团体自身建设指南》《社会服务机构自身建设指南》等4项社会组织行业标准。该批标准是我国首批国家层面制定的社会组织服务领域行业标准,于2024年5月1日起实施。(民政部) 4月7日,广东省民政厅发布公告称,自2024年4月7日起,省民政厅将冠名各地级以上市(含县)行政区划的新设立基金会的登记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委托各地级以上市民政局实施。(广东社会组织动态) 4月18日,上海市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印发《关于推进上海社会组织协商工作的意见(试行)》,提出加强党对社会组织协商的领导、推进社会组织制度化参与政策法规制定、探索公共政策社会组织评估评价制度等11项主要措施。12月27日,上海市民政局举办首批市级社会组织协商联系点颁牌仪式,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入选首批19家市级社会组织协商联系点。(上海市民政局)
2024年5月
5月6日,《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公布,提出预备修订基金会管理条例;6月3日公布的《民政部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将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列入计划;12月24日,民政部发布关于《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共9章94条,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23日。(综合)
2024年6月
6月11日,民政部通报对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有关问题调查处理情况。该通报表示,柯某孝案件暴露出儿慈会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9958项目操作违规等问题。经进一步调查,儿慈会还存在未按规定的业务范围进行活动、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等违法情形。民政部对儿慈会作出停止活动三个月的行政处罚,并将其列入社会组织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儿慈会相关负责人履职不力、失职失责,民政部已责令儿慈会按程序罢免相关负责人职务,并依规依纪对有关党员失职失责问题进行立案审查。儿慈会副秘书长、9958项目负责人王某涉嫌职务犯罪,经有关监察机关立案调查已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民政部)
2024年7月
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推进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新华社) 7月24日,民政部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的意见建议。会议指出,要深入研究民政工作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应对人口老龄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职责定位,深入研究老龄工作、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儿童福利、残疾人保障、社会组织管理、公益慈善、区划地名、婚姻殡葬等领域改革的思路举措。(中国民政)
2024年8月
8月6日,民政部办公厅印发《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该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88.2万个,比上年下降1.1%;全国共有基金会9617家,比上年增长3.2%,其中,民政部登记基金会213家,省级民政部门登记基金会6333家,市级民政部门登记基金会2028家,县级民政部门登记基金会1043家。全国社会组织捐赠收入1363.8亿元,比上年增长25.7%。(民政部) 8月30日,财政部办公厅向各有关单位发布关于征求《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12月20日,财政部印发修订后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财会〔2024〕25号),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
2024年9月
9月5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施行。同日,民政部公布新修订的《慈善组织认定办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并会同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制定《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三部规章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民政部) 9月10日,持续十天的2024年久久公益节正式收官,公众互动人次突破7亿,捐款人次近4600万,5500多个项目参与活动,近2/3的善款关注乡村振兴领域。根据《2024年久久公益节数据分析与洞察报告》披露,2024年久久公益节的公众捐款金额为10.8亿元(2023年九九公益日为38亿元),捐款人数1966万人(同比下降14%),人均捐款额为历年最低。报告提及,配捐规则改变、监管要求和社会环境变化等对捐款人数的下降有影响。(综合) 9月10日,亚洲公益慈善研究计划正式宣布启动。该研究计划与10家亚洲顶尖基金会携手合作,致力构建“植根亚洲、惠泽亚洲”的慈善生态系统,以加强亚洲慈善业界的能力。亚洲公益慈善研究计划为期3年,创始合作机构包括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陈江和基金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等。(综合) 9月25日,民政部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该意见包括依法严格登记审查、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强化管理和监督、积极引导发展、加强组织领导等基本部分。(中国政府网)
2024年10月
10月14日,民政部发布《关于遴选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公告》。12月25日,民政部发布《关于指定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公告》,指定水滴筹、轻松筹、暖心惠民为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期间,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于11月28日公告微小爱个人求助平台结束运营;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于12月19日发布《关于中国大病社会救助平台工作调整的通知》,表示即日起中国大病社会救助平台将暂停个案网络募捐。(综合) 10月25日至26日,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各级民政部门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新华社) 10月30日,中共苍南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优化营善环境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该实施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试行1 年。苍南县以建设浙江省山区海岛慈善事业发展试点为契机,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打造优化县域“营善环境”体系,探索建立慈善生态“系统化”政策体系和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着力营造“守信受益,慈善惠民”的浓厚氛围,为全国提供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苍南经验”。(综合)
2024年11月
1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开始施行。该法规定,国家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组织动员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各方力量依法有序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应急管理部) 11月15日,民政部印发通知,就会同财政部、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起草的《关于慈善信托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澎湃新闻) 11月23日至24日,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4年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本次年会以“信任与高质量的慈善”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台地区的千余名伙伴参会。(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
2024年12月
12月18日,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假借慈善名义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提示》。12月28日,央视新闻频道“真相来了”栏目10分钟专题报道:“红头文件”上的“共赴小康项目”到底啥来头?该报道详细解析假借慈善名义的诈骗套路,呼吁社会公众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引发广泛报道。(综合) 12月19日,“中国民政”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民政部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加强慈善组织检查和执法工作。通知指出,各地民政部门要对慈善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检查,对与慈善组织关联、涉嫌存在违法违规情形的有关社会组织进行延伸检查,对以开展公益活动为宗旨和业务范围的其他社会组织进行延伸检查。(中国民政)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增值税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扶持重点产业、鼓励创新创业就业、公益事业捐赠等情形可以制定增值税专项优惠政策,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中国人大网) 12月28日,中国慈善联合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民政部原副部长张春生当选为新一届中国慈善联合会会长。为推进慈善行业治理现代化,新一届中国慈善联合会拟实施慈善标准化、慈善信息化、慈善智库建设、慈善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慈善文化传播、慈善组织治理创新等六大工程。(人民政协网) 12月31日,“CFC恩玖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基金会中心网的运营主体将变更为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将更名为“CFC中心网”。原运营主体北京恩玖非营利组织发展研究中心正在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有序推进在北京市民政局官网上的注销登记业务流程。(CFC恩玖中心) 12月下旬,多家公益机构发布公告称,其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合作开展的筹款项目因公开募捐备案未能顺利完成延期补正,将于2024年12月31日之后暂停筹款。(综合) 是年,民政部深入实施“阳光慈善”工程,加强慈善组织及慈善活动监管。7月、9月、11月,民政部先后三批次对13家基金会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列入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综合) 是年,是人民日报刊发《为慈善正名》一文30周年。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安徽省慈善总会、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等先后举办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综合)
感谢以下对本年度大事记编写有贡献的伙伴: 刘婉茹、虞嘉葳 审校:谭红波、史成斌
*特别说明:本文由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处整理编辑,选编自政府部门、媒体或各社会组织公开发布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爱德传一基金公益慈善纪事。如有转载、引用或分享,请予以注明。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难免挂一漏万,敬请谅解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