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法,改善世界——社会企业主题论坛在深圳召开
来源:中国发展简报通讯员
作者:闫迎春
2009-05-06
1055
        2009年4月25日,由中华三农慈善基金会、深圳好人好事NPO等几家公益机构联合举办的“社会企业论坛”在深圳召开。
 
        论坛邀请了“黑暗中的对话(DID)”创办人及首席执行官海尼根博士、“黑暗中的对话”香港公司总裁张瑞霖先生、香港社会创业论坛现任主席谢家驹博士、香港乐施会前总干事庄陈有先生、松禾成长基金的负责人历伟先生、深圳市残联金副主席等主讲嘉宾。他们给大家分享了了关于什么是社会企业、如何创办社会企业以及他们亲身践行慈善公益项目的经验和体会。
 
        海尼根博士与大家分享了他创办DID的心路历程。他过去20多年一直用黑暗作媒介去唤醒人在社交上及个人的觉悟。海尼根博士博士将"对话在黑暗中展览"发展为社会的特许经营公司,展览曾在超过25个国家举办,该展览对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改变了人对盲人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的观感。并且为许多盲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谢家驹博士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社会企业的概念关键在于,其一,社会企业首先是一个企业,它可以靠自身力量发展,并不特别需要捐赠;其二,社会企业,它的发展目的是能够舒缓或者解决一个社会问题。

        庄陈有先生给大家讲了香港乐施会在公益方面倡导的理念,又是如何向进行推广并筹集资金的。乐施会有10万会员,每月都会大量公众捐款,这些是如何做到的?他介绍说乐施会不以传统的推广手法,不用悲惨相片,不以贫穷的苦相说话,而是争取公众们的共鸣。乐施会主要通过三种渠道来募集捐款:邮寄机构相关的信息资料;利用电视台这个以往被认为大众化的信息媒体,来传播乐施会是怎样帮助贫穷人士发展等等的观念;乐施会还会招聘推广员,在街上招募捐款者,这些推广员中很多都是失业的中年妇女,她们会分享她们的命运,让捐款者为了让一个远方的人命运改变而努力。

        历伟先生讲述松禾成长基金主要在做的工作。其两大块主要工作内容分别是:飞越彩虹(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的存留问题) 和 助学关爱(创造条件为深圳的大学生提供了助学贷款)。松禾基金倡导公益理念是,有能力的人,帮助有需要的人。基金为受助对象提供的每一份帮助,都在提倡一种传导爱心的理念,在受助摆脱困境之后,也要去帮助别人,将爱心传递下去。

        大约有60位NGO代表、企业家、社会工作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其中还有几位在深圳的外籍友人。其后,主讲嘉宾与参会人士就社会企业的话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有嘉宾当场拿出了社会企业的创业思路与大家共同探讨,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