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international volunteer day)”缩写为IVD。
它是联合国大会于1985年授权举办的国际纪念活动。
在这一天,地方、国家和国际各级都会表彰志愿人员,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值此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之际,我们向全世界正在为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安全、更有爱心与和平的世界而贡献自己的时间和技能的10亿多人致敬。”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表示。
“ 如果人人都志愿 ”
今年国际志愿者日的主题是“如果人人都志愿”。如果每个人都做志愿者,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想象一下,超过80亿的志愿者,可持续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人人享有食物和教育、清洁的环境和良好的健康、包容与和平的社会,等等。
当世界需要支持来应对日益增加的挑战时,志愿者是第一群提供帮助的人。志愿者在危机和紧急情况中处于最前线,他们往往身处非常严峻和可怕的局势中。
“今年的主题‘如果人人都志愿’强调了集体行动、合作和以人为本的解决方案对于解决贫困、不平等、冲突、气候危机、粮食不安全等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性。在地球上的每一个社区,志愿人员都在采取行动,支持最脆弱的人群,包括在冲突和其他人道主义紧急情况中这样做。年轻的志愿者们正在加入气候行动的战斗,敦促政府、企业和政策制定者作出必要的决定,结束地球的这一紧急情况。”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说。
目前,世界各地正在开展志愿者日活动,包括阿塞拜疆、玻利维亚、伊拉克、爱尔兰、坦桑尼亚、泰国和多哥政府共同主办的七次高级别活动。
从多哥的全国志愿服务大篷车到阿塞拜疆具有气候意识的植树活动,再到泰国残疾志愿人员的轮椅之旅——每一项活动都增加了全球志愿服务的多样性。
各国和志愿者团体将与社区、学术界、涉及志愿人员的组织和联合国机构一道纪念志愿服务精神。波恩总部的联合国志愿人员也将参加纪念国际志愿人员日的志愿活动,并在当地居民中展示志愿精神。
联合国志愿人员执行协调员托利·克班里诺夫表示:“今天,我要对全世界所有的志愿者说:谢谢你们,选择改善世界,寻找行动的灵感,创造解决方案,让我们的希望永存。对全世界来说,我们要传达的信息是:想象一下,如果所有人都加入进来,我们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我们都是自愿加入的。”
“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让我们再次承诺,确保所有人都贡献出自己的精力,为所有人和我们共享的地球塑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与各地的志愿者携手并肩。”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说。
“国际志愿者日”的由来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志愿者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在重建家园、发展经济、增进民生福祉和推动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为此,1985年12月17日,第40届联合国代表大会通过40/212号协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定为“国际志愿者日”(IVD),亦称“国际义工日”。
在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通过庆祝活动来唤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活动。
中国倡导志愿精神开展和志愿活动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政府曾经对亚洲、非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进行大量的国际援助,派遣了大批志愿人员到国外参与相应的项目。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政府积极参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的全球性活动。
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最早的志愿者就来自“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当时“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向中国派遣了包括地理、环境、卫生、计算机和语言教学等领域的志愿人员来中国工作。
如今联合国志愿人员与中国卓有成效的合作已近二十年,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将向中国提供更为广泛的援助。
1997年
联合国大会宣布2001年为志愿人员国际年。在这一年发起了帮助实现国际志愿人员年的四项目标:加强认知、便利、促进和志愿人员网络。
2001年
国际志愿人员年,大会通过了关于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如何支持志愿工作的各种建议,建议各国政府创造有利环境,进一步支持志愿行动。
2011年
纪念志愿人员国际年十周年,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被指定为十周年纪念活动的协调机构。
2022年
“国际志愿人员日”的庆祝主题是“通过志愿活动,促进团结”,其凸显了人类通过志愿服务推动积极变革的集体能力,志愿者们参与社会性活动要以人为本、帮助他人、奉献力量、传递爱心。
也许,人们已遗忘你的模样,
但一定会记得你绽放微笑的脸庞;
也许,人们已记不起你何时来过,
但一定能回味到那温暖的芳香。
没有豪言壮举,风雨之中挺起脊梁,
没有薪金报酬,危难关头道义担当,
你们,来自华夏各地,
你们,奔赴四面八方,
你们,在青春号角声中前进,
你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志愿者!
你们用日复一日地奉献散发光芒
凝聚爱心力量,点燃梦想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