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 者 按
“残障人士融合就业”项目由国际助残联盟(法国)北京代表处与北京朋辈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共同发起,项目旨在通过就业服务创新促进残障群体就业。项目已在此前3年内实施五地(湖南、陕西、辽宁、安徽、北京)为10家以上组织提供雇主支持就业服务能力建设,形成了社会组织与雇主企业融合就业工具书。识别并分享不同企业的融合就业实践与社会组织就业服务良好案例,供就业服务组织与雇主企业参考。
近期,发展简报推出《残障人士融合就业项目识别良好案例》系列文章,每期发布1-2篇案例,为致力于残障融合的企业和公益组织提供参考借鉴。
案例一:通过有效沟通打破障碍:陕西圆通的包容性职场之旅
案例提供企业
陕西圆通速递有限公司
就业服务实施单位
西安市联众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圆通速递成立于2000年,业务遍及多个省份,自2015年开始,陕西圆通一直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每年为残障人士创造300个就业岗位。基于这一承诺,公司自2018年以来,一直积极倡导融合就业,通过持续每年拓展15场线上和面对面残障人士招聘会,和陕西省残联建立合作关系,联通省、市、县三级就业中心,共探融合之路,加强区域覆盖,支持和加强当地残障融合。
人力资源部门根据残障员工的情况优化匹配和安排业务员、客服、操作员、门店店员等不同种类工作,不仅提高了工作选择空间,还确保了残障员工的工作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此外,公司每月开展3种以上的员工关怀活动、比如日常生日会、座谈会、节日活动、运动会等。通过组织这些引人入胜的活动,陕西圆通增进员工的福祉,促进员工之间相互支持和凝聚力的文化氛围。
但是社会上就业歧视情况还是很严重,残障员工无法深入周边的圈子,生活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寻求合法的途径保障自身权利的能力较弱。由此工作中对管理者与残障员工沟通上也存在一些挑战,比如有时情绪反应激烈或不稳定。尽管公司在融合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目前还未形成有效的残障融合工作场所的支持体系。
在残障人士融合就业项目与联众力的支持下,陕西圆通成功实施了三项有意义的包容行动,以应对这一挑战。这些行动包括为管理团队提供培训,以提高与残障员工有效沟通和管理的技能。
培训的主题包括解决与残障有关的无意识偏见和固有观念,分享实用的沟通技巧,促进残障友好语言的使用,并提供合理便利的例子,以满足不同残障员工的具体需求。培训还强调了征求残障员工反馈意见的重要性,以确定和实施简单而有效的解决方案。此外,在举办了针对非残障员工的残障意识提升活动后,随即开展融合活动,以鼓励残障员工和非残障员工之间积极互动,并相互尊重。
陕西圆通将继续与联众力保持联系,积极寻求指导和支持,以进一步提高工作场所的包容性,并营造一个既能确保残障员工工作效能,又能促进长期留任的友好就业环境。
项目执行负责人吕飞工作手记:
圆通公司有46万名员工,在31个省区有分公司,总公司立下目标3年要为2万名残障员工提供就业机会,现在已经招聘残障员工及家属超过了一万名。我最初与圆通联系是华北转运站,由北京仁爱社会工作事务所向北京圆通开放提供项目服务,作为技术支持的一部分,项目组给北京圆通“员工关系管理制度”和“宿舍服务与管理制度”两项制度提供了残障融合视角建议,为管理者与员工分别提供融合培训与活动。在收到圆通总部的需求反馈后,继向安徽、湖南、辽宁和陕西的四地圆通公司提供就业服务机构对接自选服务支持。
项目组对五地圆通实施的融合就业支持行动帮助圆通进一步实现对包容性支持的承诺,使整个公司能够形成一致的残障融合文化来培养有利于所有员工发挥效能的工作环境。
联众力也秉持包容、开发、支持的理念,积极为有需要的企业开展融合就业服务,联接残障伙伴、企业、社会组织打造多方参与的就业服务友好环境。
案例二:广恒照明:与社会组织合作助力残障人士获得工作
案例提供企业
湖南广恒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就业服务实施单位
长沙爱弥尔残障人士服务中心
湖南广恒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公司创建于2009年,是一家生产灯饰照明、灯具电线的专业厂家,2019年在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工业园建成生产基地。
公司现有员工58人,其中残障职工28人(包括正式在岗及职训的残障员工)。公司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积极开放残疾人就业岗位,结合本公司实际,把公司的生产流程进行分解,采取以人定岗,根据残障员工的身体状况来安排工作岗位,为就业困难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
为了更好地帮助精神残障、智力残障和重度肢体残障者就业,公司创办了岳阳市君山区优成残疾人辅助就业服务中心,通过对他们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职业康复训练、简单劳动技能训练,帮助他们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参与残疾人辅助就业。
由于岳阳园区成立时间较短,而残障员工所占比例较高,存在无障碍设施不完善,非障碍员工对障碍员工存在一些心理排斥和不理解。同时,企业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没有适应残障员工管理的制度、工具和方法来支持,完全依靠管理者自身的意识及要求。
我们公司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作为残障人士融合就业项目的参与企业,我们与爱弥尔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这一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实施了三项重要的包容性举措:无障碍评估、员工融合活动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指导。
第一项举措是无障碍评估,重点是评估和改善工作场所的无障碍性。这包括识别可能缺乏无障碍的领域,并讨论必要的改善,以确保为残障员工提供一个包容性的环境。
第二项举措是开展员工融合活动,增进非残障员工与残障员工之间的理解和包容,通过团队建设和宣传活动,缓解可能出现的心理压力或沟通误解,促进一个更加和谐和包容的工作环境。
第三项举措是提供指导并帮助企业建立残障融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全面的政策和实践,以解决残障员工的招聘、雇用和管理问题,提升残障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能力,从而减轻企业管理者的压力。
通过这些举措,为企业将来雇用更多的残障员工打好基础。
项目执行负责人吕飞工作手记:
广恒照明是爱弥尔在项目内服务的第三家企业,这也是项目参与就业服务组织中唯二服务了3家企业的组织。同时爱弥尔也是为服务的3家企业中的2家提供了全面的人力资源服务手册支持的组织。
企业本身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我们希望能在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基础上给予残障融合视角的建议,但由就业服务机构来建构企业的某些管理制度我认为是艰难的。但在广恒照明与爱弥尔的良好合作之下,实现了基础框架的构建,加强了企业的雇用信心与合作信心。而这与湖南本地就业服务支持政策的良好实践也是分不开的,不论是支持性就业还是辅助性就业,都应倡导普及融合就业的理念与支持技巧,为不同残障类别的伙伴获得更多就业机会而努力。
来源:北京朋辈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供稿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