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丨全国社会组织89.2万家,吸纳专职人员1100万人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
作者:人民日报、新华社
2023-07-19
416




全国社会组织89.2万家



记者从民政部获悉:截至2022年底,全国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各级各类社会组织89.2万家,包括社会团体37.1万家、社会服务机构51.2万家、基金会9316家。截至2022年底,全国社区社会组织超过175万家,其中,约10%的社区社会组织符合社会组织登记条件,在县级民政部门登记;约90%的社区社会组织由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或社区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等进行指导管理。


社区社会组织是由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为主发起成立,在城乡社区开展为民服务、公益慈善、邻里互助、文体娱乐和农村生产技术服务等活动的社会组织。

近年来,各地民政部门积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在提供社区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21年以来,各级民政部门积极开展社会组织“邻里守望”关爱行动,超过9万家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开展各类社区服务活动26.3万项,服务受益群众9336万人,积极为社区内困难群体提供亲情陪伴、生活照料、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社会融入等各类关爱服务。同时,各地社区社会组织主动参与社区环境、治安、物业、文化、养老、托育等群众身边事,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据悉,2021年以来,民政部已连续3年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培训示范项目,累计实施86个培训项目,培训约8.7万名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及工作人员。



共吸纳专职人员1100万人



记者从民政部获悉,根据初步统计,2023年1月至6月,全国社会组织实际招聘高校毕业生7.3万余人,设立就业见习岗位约10万个、实际招收就业见习高校毕业生5.7万余人,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2.5万余场,推动近10万家会员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达68万个。

记者了解到,社会组织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登记的89.2万家社会组织共吸纳专职人员1100万人。同时,社会组织还在开展课题研究、公益项目、志愿服务等活动时吸纳了大量的灵活就业人员。


近年来,各地民政部门不断加强政策引领、搭建人才对接平台、引导开发就业岗位、加强人才技能提升,持续推进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是发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作用的具体体现,也是解决社会组织人才发展和自身能力建设的重要机遇。下一步,民政部门将指导各地持续谋划好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就业政策和先进事迹宣传力度,对稳岗就业成绩突出的社会组织予以优先奖励,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贡献。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