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 解决社会问题,还需考虑人的因素
来源:南都公益基金会
作者:李志艳
2023-05-31
184



很多公益组织的变革理论,只关注事,缺乏人的视角。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变革,不能只考虑事的因素,还需要考虑人的因素。资源、方法、流程,只有交给有动力、有能力的人才能发挥较大的价值。


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变革,人们下意识的思路是:


1. 界定和分析社会问题;


2. 研究和设计干预方案;


3. 试点打样;


4. 评估有效性;


5. 提炼模式,流程标准化;


6. 推广复制。


这种思路很有用。如果没有界定清楚问题,没有有效的方案,问题是很难被解决的。


但是,如果只有这个思路,也有一些缺点。它太容易聚焦于事了,关注方案,关注标准操作流程,而忽略了人的因素。一旦忽略了人,很多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一、方案很好,但我就是不干



有些问题,我们是知道干预方案的。比如,如何预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如何预防交通事故;如何改善社区公共空间的卫生清洁等等。


有些问题,也比较容易开发出有效的方案。比如,如何上一堂有趣高效的体育课、音乐课、科学课、心理课;如何促进0-3岁儿童早期发展;如何提升儿童的阅读能力;如何降低老人的认知症风险等等。


这类问题在“事”的方面通常是清楚的。很多公益组织都有一些课程手册,如果没有,找专家学者设计一套,也并不困难。


这类问题的困难在于人。人愿意不愿意做?能不能长期持续做?如何发现、激发、维持以及调动越来越多的人的动力,是很多社会工作的难题。


很多公益组织的变革理论,只关注事,缺乏人的视角。设计好了方案,别人如若不做,就埋怨他人有惰性,意识落后。实际上不一定是别人的错,而是自己的变革理论有缺陷。


也有些公益组织,用钱来激励。你上一堂课,我给你多少钱;你来参加一场活动,我送你什么礼物;如此等等,早期可以起到一定激励作用,但是必须考虑过渡和可持续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公益组织,在显性的公益方案之外,也在做大量的和人有关的运营工作,他们应该是看到了人的改变是社会改变的核心之一。



二、方案其实有问题,不宜推广



提炼标准方案,然后推而广之。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技术性”问题,它是可界定的,可拆解的,是有标准答案的。在一个地方有效的方案,换到另外一个地方,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遍,能产出同样的结果。


这种方法在商业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都有很多应用。商业典型如麦当劳,不同的餐馆,汉堡的味道要基本一样,不一样就是错误。自然科学也特别强调实验可重复,结果可复现。


但还有一类问题是“复杂性”问题。它通常难以拆解,没有标准答案。在一时、一地有效的方案,换个时间、换个地方失效了。


很多问题属于复杂性问题,比如人的发展、社区的发展、组织的发展、股票投资等等。人们总是试图找到可以复制的成功的标准流程,但是得出来的常常只是“部分真理”。在部分场景下是对的,换个场景又错了。


有些父母考上了北大清华,但是辅导自己的孩子却考不上;有的企业家,管理A企业很成功,管理B企业却失败了。因为人的条件、外围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方式方法也要发生变化。


“复杂性”除了空间上的难以复制之外,时间上还具有动态性。你第一年设计一个方案,第二年验证有效,第三年你去推广的时候,问题变化了,过去对的做法,现在需要调整了,而你进入到了大力复制推广的思维定势。问题的动态性,相信经历过疫情的人,都有过感受。


“复杂性”问题,如何解决?只能依赖人的活性、创造性。


我们所谓标准流程,其实不是一套流程,而是一些大的原则框架。我们要让具体的人,在原则框架的指导下,在具体的环境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因地制宜地应对、学习、改进、创新。



三、人与事,二维联动



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变革,不能只考虑事的因素,还需要考虑人的因素。资源、方法、流程,只有交给有动力、有能力的人才能发挥较大的价值。



我不是把“事”和“人”对立起来,这两个因素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公益组织的变革理论,要从只关注事的一维,变成同时关注“事”和“人”的二维。


人们常犯的一种错误是只关注事的一面,因为方案是分析型、是静态的,是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可以“想”出来的,可控性强一些。而人的一面,则是互动性的、博弈的、迂回的、反复的,是无法一个人完成,又必须走入田野,可控性要弱很多。


“事”和“人”的思维,在流程、方法、节奏上,都有很大不同。这一点需要仔细体会。


我们要有意识地拓展做人的相关工作的意识、方法和能力,其工作思路包括但不限于:


发现人:发现有意愿、有动力甚至已经采取行动的人;


沟通人:和他们建立联系,沟通信息、建立关系,建立信任;


支持人:了解他想做的事情,遇到什么挑战,需要什么支持,陪伴支持其动力和能力的成长;


取关人:一旦发现某人有严重的品德问题,或者长期无法胜任,适时取消合作;


联结人:将具有共同志向和价值观的人联结起来,让一个人的力量汇聚成一群人的力量;


扩散人:找到方式和渠道,让更多人受到感染,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有些朋友说了,这些也太麻烦了。你是我什么人啊,又不是我的家人,爱干不干、不能干就别干,我凭什么在你身上花那么大的精力?


很遗憾,很多很多事情,如果没有找对人,如果人的动力没有出现,人的能力没有增长,事情就做不成。


发现人、沟通人、支持人、联结人、扩散人以及必要时取关人,都是我们逃脱不了的工作。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