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灾害慈善中心(Center for Disaster Philanthropy,简称“CDP”)认为,相比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减防灾阶段的投入更具价值。在减防灾阶段每投入1美元,就能够在灾害紧急响应阶段少投入6-7美元。
方德瑞信团队从2020年开始关注灾害慈善领域,本次对历年相关报告及行业资料进行了梳理,希望助力行业伙伴了解灾害慈善领域筹款经验,支持灾害慈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行业共识形成。
行业研究
2021年,方德瑞信与基金会救灾协调会联合发布了《灾害慈善领域筹款模式国际观察与本土策略建议》。
报告从解决中国本土灾害慈善领域筹款困境出发,梳理国际灾害慈善领域应对这类困境的可行性经验,并结合中国筹款市场与捐赠市场基本格局、中国灾害慈善领域专业组织筹款的特点与痛点及筹款困境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给予中国灾害慈善组织筹款策略与行动建议。
建议对外:加强灾害慈善领域的价值倡导,强化筹款理由;对内:筹款底层逻辑由项目制转换为品牌筹款;对公众捐赠市场以传播倡导为目标,对B端捐赠市场推广战略性捐赠理念。
这与2019年BBB发布的《捐赠人对灾害慈善的期待》报告(Disaster Relief Donor Expectations)的观察不谋而合,相互印证。
■ 新冠疫情+经济低迷双重冲击下,美国人会选择砍掉家庭捐赠支出吗?
战略性捐赠倡议
2021年7月,河南遭遇极端强降雨,多地遭遇特大水灾。然而,社会资源流向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在全世界灾害响应与管理领域都普遍存在。就灾害慈善领域的资金使用情况而言,灾后恢复与重建阶段所需资源一般是紧急响应阶段的3倍,而在减防灾阶段每投入1美元,能够在灾害紧急响应阶段少投入6-7美元。虽然具体的数值会因为不同的灾害类型与地区而变化,但这一比例是该领域组织普遍采用的测算均值。
但由于灾害只有在发生后才能引发舆论关注,以至于社会资源大量集中在紧急响应阶段,而备灾、减防灾、灾后恢复与重建阶段的资源投入,虽然更具成本效益,却常年难以获得资源。即便是处于同一场灾害中,受到舆论关注更高的受灾地区与人群获取的社会资源富集程度,也远远超出受关注度低的地区与人群。
为更好助力社会资源支援受灾地区与群众,基金会救灾协调会、方德瑞信、资助者圆桌论坛联合梳理国际灾害领域经验与教训,并结合国际经验与中国本土情况,为关心灾害的企业、基金会、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与慈善家们提出战略性捐赠参考建议。
灾害筹款数据跟踪与分析
2020年起,方德瑞信团队持续开展灾害互联网筹款相关数据的跟踪与分析,涉及灾害类型包括新冠疫情、洪灾、地震等。我们希望通过数据呈现,推动行业伙伴更全面认识了解灾害领域筹款现状,呼吁各利益相关方形成合力支持灾害慈善领域可持续发展。
图摘自《2021年河南洪灾互联网筹款数据报告》
■ 2022年夏季洪灾与9·5泸定地震互联网筹款数据跟踪与分析
行业洞察
2020年南方水灾,头部公益机构筹款遭遇“断崖式”下滑,与之相反,2021年河南洪灾获得了公众与媒体的高度关注,互联网筹款金额累计超过15亿元。多位公益机构筹款人员都提到了“媒体报道对灾害筹款的影响之大”。
图摘自《2021年河南洪灾互联网筹款数据报告》
“捐给谁”的问题,在历次国内成规模的自然灾害后都会在社交媒体上浮现,相关的讨论中回荡着对各类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自组织的判断,和信任、不信任。
虽然从联合国机构到国内公益组织都主张公众和企业捐赠现金而非实物,再由这些组织发挥“中介”作用将捐款转化为救灾物资和服务,但对于希望更直接看到效果的捐赠人来说,自行完成有效物资捐赠当然是更合心意的选项。
个人和小型团队想直接捐赠物资时,有效物资捐赠原则是什么?如何促进良性的灾难慈善捐赠?我国灾难慈善领域有哪些核心痛点?灾害捐赠和灾难筹款中面临的难题是什么?个人捐赠在大型灾害中有用吗?本版块结合热点事件,把握行业焦点,对以上问题做出了回复,并探讨了我国灾难慈善领域的核心痛点与可行性解决方案。
■ 我国灾难慈善领域有哪些核心痛点?如何促进良性的灾难慈善捐赠?| 研讨会综述
■ 洪灾当前,筹不到钱!社媒娱乐至死公益机构筹款额“断崖式”下滑
行业联合行动:
灾害解困式报道媒体工作坊
近年大灾频发,但主流媒体对灾害领域的深度报道却比以往少了,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目前,新闻界与公益界的联系不如过往紧密了。
新闻媒体还是否有意愿对灾害领域进行深度报道,是否关心灾害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进行报道,他们缺什么资源,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
针对上述问题,2021年,为更好地帮助媒体记者和灾害公益组织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普及灾害响应报道常识,帮助媒体记者运用解困式报道进行灾害报道,在敦和基金会、基金会救灾协调会、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等多方支持下,方德瑞信联合共益资本论发起了“灾害响应与管理慈善专题解困式报道实验行动”。2022年,基金会救灾协调会联合共益资本论发起第二期“灾害议题解困式报道实验行动”,方德瑞信作为公益支持方持续参与。
今年“2023灾害解困式报道支持计划”拟支持名单已正式公示,更多请查看:
■ 越过山丘:“2023灾害解困式报道支持计划”拟支持名单公示
社会力量参与灾害管理线上课程
《社会力量参与灾害管理线上课程》是基金会救灾协调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益修学院共同打造的一套通识版灾害管理和人道主义救援课程体系。方德瑞信发起人及副理事长叶盈在其中主讲了《灾害慈善筹款的困境与应对策略》,希望为灾害慈善领域公益组织在制定筹款策略与开展行动方面提供更多建议。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
其次是现在。”
对于灾害慈善领域的关注不应仅限于防灾减灾日,灾害慈善领域筹款行动也不应只聚焦于紧急响应阶段,如何回到日常,在非灾时期开展筹款动员也将是公益组织在未来需要持续思考与行动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