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会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是基金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基金会的资金来源越来越多元化。不同性质的基金会可以采取多种筹资策略。本篇我们侧重于讲述非公众筹款的筹资方法。
影响筹资的重要因素
捐赠人的需求
基金会在制定筹资策略时须考虑捐赠人的需求,既包括捐赠人当前的需求、也包括捐赠人潜在的需求。如果基金会符合捐赠人的某种特定需求、有明确的目标,捐赠人更乐于提供捐赠。
基金会的内部治理与管理
筹资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有很多外部因素是不可控制的,如环境、政策改变和重大社会事件的发生等。但基金会可以控制内部管理。基金会内部系统的有效运作,是项目顺利开展、合理运用财务等资源的重要保障。
清晰达意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及时明确的战略宣传,有效的治理与决策,清晰有效的各类管理制度,规范透明的财务管理机制,有能力的筹资人才,运作规范与标准化的项目体系......构成了一张形象优质的基金会名片。
基金会的公信度
基金会的公信度、透明度与遵守道德是维持公众信任和鼓励人们继续捐赠的重要因素。
制定筹资策略的流程及方法
制定筹资策略时,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 精炼基金会的使命
基金会的使命陈述是迈向潜在捐赠人的第一步。它是基金会工作价值的表述,也是筹资工作的基础。通常使命陈述能使捐赠人对基金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精炼基金会的使命,并且准确、恰当地陈述使命能够影响潜在捐助人对基金会的认识和态度,可因此增加吸引捐赠人的机会。
基金会的使命陈述一般3-5页,描述其使命、历史和正在进行的活动。专为筹集资金而写的使命陈述不同于其它宣传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详述基金会的使命;
论证基金会为什么是唯一有资格应对某一特殊挑战(解决某一社会问题) 的机构;
说明基金会的活动如何代表潜在捐赠人去满足社会需求;
解释如何通过基金会的项目活动使捐赠人更富有社会影响力;
将基金会构建为一个可信任的合作方和资金管理者。
2. 评估基金会的形势
评估基金会形势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考虑基金会的内部形势(优势和弱势)和外部形势(机遇和挑战)。与其他策略一样,基金会制定筹资策略的目的就是补充资源,以持续推动基金会的项目活动开展,以及保证使命的完成。
3. 回顾基金会过去的筹资经验
当基金会考虑未来的策略时,应该对过去和现在的筹资方法进行评估,以便调整将来的工作方向,提高基金会的筹资成功率。基金会进行过哪些筹资活动?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不成功的?另外需要考虑的问题是:
是否根据不同的捐赠人调整筹资方法(如政府机构、企业)?
资金分配到哪里去了(正在进行的项目、应急项目、一般管理费用)?
怎样才能增强现有能力、资源、合作方、志愿者?
哪种资金正在增加或减少?现有的资金来源可否持续,能持续多久?
哪种筹资活动最难获取资源、最难管理?哪种最简便?
与所付出的努力比较,获取了多少资源?
4. 评估基金会的需求
需求评估有助于区分优先次序和制定筹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基金会也可能发现以前没有考虑到的新的需求和潜在的捐赠人。基金会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估:
需要什么不同种类的资源?
需要何种捐赠资源,如技术、办公场所、设备?
是否有足够的员工进行筹资活动?
是否有需要资金的新项目?现有项目是否需要继续维持的资金?
过去的经验,管理费用是怎样来的?现在管理费用的资金来源有变化吗?


